分享

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作品选登·评委笔谈(一)

 海涛书屋 2023-10-19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王丹:要摒弃过于表面化的夸张、匠气的技法

      从来稿情况及评选出的参展作品看,本届展览风格多样,工稳印风和写意印风大致相当,总体呈现出各种印风百花齐放的状态。而秦汉印与流派印结合,对将军印等的关注与探索明显增多,以及对边款创作的重视与投入等,都体现出了本届篆刻展的一些特点。自然,这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当今印坛的整体情况。

      “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是中国书协提出的创作理念,是建立在对当前书法篆刻发展现状的思考之上推出的矫正时弊的有力举措。

      秦汉印是中国古代篆刻艺术的高峰。而“印宗秦汉”是篆刻艺术中提倡通过取法秦汉优良传统,入古出新,促进篆刻艺术健康发展的一种印学理念。纵观明清流派篆刻的发展,大多数篆刻风格都是依托秦汉印形成的。当今的印坛非常繁荣,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在印坛的健康发展之下,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少数写意印的一味贪大、解构篆书、形式猎奇,少数工稳印的极端工艺化、技术化、美术化……在这样的背景中,“印宗秦汉”的印学理念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重提“印宗秦汉”,是重点提倡对秦汉印醇古雅正艺术风气的回归,摒弃当代篆刻中过于表面化的夸张、匠气的技法,通过对秦汉印深层次的挖掘,对秦汉印创新精神与出新模式的再探索,让当今的篆刻作品更加有品位、有内涵、有人文性。

      在评审中,我明显地感到三点:一是来稿中“印宗秦汉”的作品数量、比例都在增加。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作者的创作作品既有秦汉印的基础,又有流派印的痕迹,显现出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大的拓展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现象。因为这其中的有些作者,如果再往深或往前走一步,可能又是一片新天地。二是来稿中对秦汉印中比较急就一类的如将军印等属意的作者明显增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作猛厉爽健,痛快淋漓,这既是取法的再加宽,也是审美的更深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的博大与丰厚。三是来稿整体上在大胆创作的同时增加了对篆刻优良传统从深度到广度的取法与参照。这都是对此主题的体现。

      另外,此次篆刻展的初评采用了线上评选,中国书协展览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由工作人员将全部来稿按照风格分为工稳、写意两组,对每件作品编号,拍摄高清照片,并且对印屏的题签、边款的署名进行了遮挡,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作者信息的暴露。这一举措是第一次在篆刻展中使用,提高了评审的效率,有力地保证了评选的公开、公平、公正。

图片
                        胡 裔 涛 ( 北 京 )      民惟邦本 

 
      所有评委在评选中对这种评审的新方法适应很快,并且准确高效地完成了评审。当然,因为篆刻艺术的特点,采用这一方法评审也会有一些小的不便,比如看图看不出印章原来的大小,这样在判断某些风格的作品时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初评只是对来稿的第一轮评选,下一步进入复评后采用对投稿印屏原件评审。而进入复评的数量超过了投稿数量的一半,后面还有几轮对投稿印屏原件的现场投票,所以这种小的不便并不会对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产生影响。

      1988年,中国书协举办“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35年间中国书协共举办了9次全国篆刻作品展览。这9次展览清晰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篆刻艺术发展的状况。

      总体而言,当今的篆刻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各种风格均衡发展,不断进步,对传统的开掘也更加深入,更为全面。比如写意的古玺印创作,现在任何一件参展作品拿到35年前的“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上都会引人注目,这其中巨大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又比如工稳印中的汉玉印风格、细朱文等风格的作品,也比以前的同类作品数量多、质量精。还有一点特别让我高兴:我们看到年轻又有才华的新作者层出不穷,不仅遍布各个地区,而且颇多高校的在校学生。高校的专业书法教育已经成为新作者涌现的重要来源。从地域上来看,虽然仍然存在着地区差异,比如传统篆刻重镇浙江与江苏、书法大省山东与河南在本届展览中依然在参展数量上领跑,但是其他地区也在快速追赶,特别是一些篆刻艺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涌现出一些很有才华的年轻作者,为这些地区的印坛带来了活力,值得关注!
                       
图片
           王 琼 瑶 ( 浙 江 )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刘洪洋:篆刻艺术创作的瓶颈与突破

      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以“印宗秦汉”为主题,融入了“与古为徒、化古为我”的新思考,体现了对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信。全国篆刻同道高度关注,应该说盛况空前,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

      从入展作品看,入展作者对传统的挖掘、吸纳更为自觉,思维更加开阔、思考更加理性,在作品取法上保持了较高的敏感度,更加注重多元化,再现能力也很强,在用刀技巧的锤炼上颇见才情,整体作品的表达更为精准细腻。评委们坚持多元化的评审理念,使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在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中得到不同程度地呈现。相比近年来的一些展览,盲目跟随时风的作品大大减少,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从整体投稿作品看,也还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突出表现在有些作者对传统的深化、内化、转化能力不强。

      工稳印在“形”上着力多,“神”上着意少,甚至停留在“像”的层面,亦步亦趋地复制古印的形质,作品之间的面貌拉不开距离,在刀法、篆法上缺乏创造性的个性表达。

      写意印趋于雷同,特别是大古玺和魏晋南北朝以及将军印来稿比例较大,整体气息、格调、品味不高,一是变化的丰富性不够;二是细腻性不足;三是统一性欠缺。灵光闪烁让人怦然心动的佳作不多,缺少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风格。个别作者的边款过长,有的达到一两百字,有的是三面款、四面款,甚至是一篇文章;有的边款与印文内容毫无关系,可谓喧宾夺主。

      在深入学习古人、前人创立的刀法、字法、章法等范式的基础上,如何打破思维固化的藩篱,形成自我表达的艺术语言,走出一条“新我”之路,始终是篆刻艺术创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坚持深入传统,扩大取法范围,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深入传统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一是传统是“进步的阶梯”。回望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家,其独到的个性语言虽然属于篆刻家个人,但其个性语言的内核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而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积学所为。艺术创新的根必须扎在丰厚的传统土壤之中,根深才能叶茂。篆刻艺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想怎么创就怎么创,必须置身于传统的基因链条之中,体现艺术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保证篆刻艺术走向未来的大方向。所谓“其来有自”,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往哪里去。想要完全跳出传统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谈创新,犹如缘木求鱼,徒劳而无益。“印宗秦汉”的思想是历代印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形成的,作为篆刻展的主题也是首次提出,具有开创性、开拓性。通过提出这样一个主题,为以后的展览奠定一个学术先行、主题鲜明的导向,体现了印人人文意识的觉醒和高度凝练的学术思想,凸显出篆刻艺术创作理论指引、学术指导的重要特点,进一步推动篆刻艺术学术性、思想性和人文精神的确立,真正使篆刻艺术做到彰显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二是传统也是“压在头上的大山”。传统一方面提供了学习的良好范式,另一方面一旦进入固定的取法模式,容易局限于传统的某一家或某一种流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走出新路,必须有摆脱传统桎梏的自觉,取法的范围必须不断扩大。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深刻把握传统的艺术语言,深入理解艺术创作规律,也才有可能形成个人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的个性表达。否则,想要出新也无从下手,而是“盲人骑马”,走一步算一步。许多离开传统、自以为是的创新,要么最终的方向走错了,要么最后发现不过还是重复古人、步前人的后尘。

      艺术创作是没有止境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作者刚刚开始入门,就误以为达到巅峰,不停地重复自己、消耗自己,根本地还是深入传统不够,导致最终艺术成就有限。中青年篆刻家是篆刻艺术的生力军,增强积累十分重要,要以“读千碑”的毅力锤炼技法,让手上的功夫更加过硬,真正把前人的技法融会贯通,在入古与出新之间不断地打进去、再打出来,循环往复,在形与神、博与精、古与今的关系中反复涵泳生化,厚积薄发,百炼成钢,总而成之。

      二、坚持守正创新,大胆探索,以熔铸古今的胆识造就新我

      篆刻艺术要坚持以文化人,在坚持理性睿智的学术立场的同时,应当融入作者个人感性富有激情的创作冲动。我们既要不断地在传统中吸纳,又不能一味地沉醉在前人世界里,更不能跟随时风,迎合展览一时的趣味,丧失出新的锐气和对艺术的坚定,为古法所困、为成法所缚。

      从篆刻艺术的发展角度看,无论是取法、技法、风格、审美都应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正本清源”,从创作和评审两个方向发力,把握好篆刻艺术本身的规定性和开放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守正创新、大胆探索,既不能破坏了篆刻艺术本体的规定性走向“野狐禅”的路子,也不能僵化保守,食古不化、泥古不化,甚至依附某家,不敢越雷池一步,变成“印奴”。要有独开新境的勇气,从传统深处开掘升华,力求创造出与古人不同的风格,刻出当代人的情感与个性。

图片
                    魏 野 ( 吉 林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从创作者来说,一是要扩展资料积累,兼收并蓄,避免在用字上出现“自以为是”。篆字是篆刻表达的基础,必须力求准确。可以扩大字源,吸收不同时期、不同体系的篆字用于创作,但不能随意造字、拼字。二是把握刀石特性,突出线条的金石意蕴,避免“工艺化”。篆刻毕竟是以刀为笔,以石为质,篆刻艺术的本位应该建立在表现金石的独特性上,即便是工稳印也不能一味求粗细均匀、分布平均,毫无金石特性、寡淡无味。三是坚持多元化,克服投机观念,避免作品风格过于单一。现在很多作者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准备展览上,几件作品反复雕琢、反复投稿,日常的艺术探索反在其次,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所谓博观约取,在日常的创作中多探索、多尝试,广泛取法,反而可能在展览作品的创作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一味在几件印稿上重复创作,很容易陷入“匠气”,导致“俗不可医”。从评委来说,我们既是评委也是创作者,更应该在艺术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提升个人的艺术水平,避免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本届篆刻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办展模式,创作学术融合体现导向性、信息手段评审体现精细化、匿名评审保障公正性、分风格分组评审体现专业性。同时在展览评审时更多地兼顾艺术风格,树立“多元化”的评审导向,而不仅仅从技法、形式等层面考虑,尽可能让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出现在同一届展览中,从而鼓励作者在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持续探索,最终能够形成个人的艺术语言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达,不断拓宽当代篆刻的艺术边界,推动当代篆刻艺术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思想引领,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以理念创新带动艺术创作

      艺术家要重视思想的引领,善于站在哲学和文化的高度进行艺术创作。认识与实践交替推动艺术的进步。没有脱离了认识的实践,也没有脱离了实践的认识。艺术创作手段只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思想的表达传递美的享受。我们常常讲,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气象是大千气象,是艺术家个人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独特认知,阐述的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视角。我们所谈及的传统,不仅仅是书法篆刻艺术的传统,更核心的是审美、情感、思维、辞章、哲学等相互渗透、融汇一体的思想精华。艺术家个性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技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和文化修养的陶蕴更为重要。艺术是篆刻家心灵流泻出来的生命迹象,直指人心,篆刻家的怀抱、人格、情操、学养等都会对审美境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杨守敬谓学书:“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

      古往今来,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其所需要的物质变化是极小的,书写环境的变化也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艺术家思想的变化。技法有时而尽,思想无时不变。所谓书如其人,不过是如人之思想,艺术只能是思想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说,所谓“自唐以后,笔法尽失”,不过是笔法在技术层面到唐人为止已经穷尽了。但书法并未停止前进,“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正是因为人的思想仍然在变化。还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对传统的认识同样需要现代意识。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同样有了长足的进步。以现代和科学的意识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同样十分必要。艺术家不能脱离时代生存,同样不能脱离时代创作。艺术创作没有广博的现代科学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和底色,必然会走向浅薄、狭隘和极端自我。只要思想在变,篆刻艺术就永远充满生机,我们的文化就永远充满活力。

图片
                   魏 井 春 ( 黑 龙 江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许雄志:全国性的专业展必须体现出百花齐放与风格多样

      5月28日至30日,历时3天的“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览”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在本次展览评审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作者在“印宗秦汉”创作理念的提倡引导下,把目光又重新审视秦汉南北朝这个历史时段。所以这次展览较之以往几届篆刻展的艺术风格而言,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秦汉印风格的作品投稿与入展数量大大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记得在“全国第八届篆刻作品展览”中,秦印风格的作品数量有所上升,但汉印风格的作品仍然比较稀少,而这次在“印宗秦汉”的创作理念倡导下,秦印、汉印、南北朝将军印风格的创作都有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也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汉玉印、缪篆、隋唐官印、宋元楷书印、甲骨文印等风格的作品数量却在锐减。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展必须体现出百花齐放与风格多样。将“印宗秦汉”作为创作理念,就是要强调篆刻创作的路子要“守正”,是要在审美、修养、精神和境界层面上汲取秦汉印中正大、高古、和谐、自然的风骨和精神,真正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在这次展览中,写意类古玺印风格仍是众多作者的选择。工稳印风入展比例明显下降,这类作品仍然有,“工艺化和炫技化”的倾向。有人问,面对工稳类的作品,如何区分匠气和精雅?其实,当你看到一件工稳类作品时,一瞬间就能判断出它是精雅还是匠气。为什么如此说?因为它除了有技法与篆法的技术层面外,它有一种气质在里面,这种气质代表了一个作者的综合审美与修养。在电子印章没有出现以前,私人使用的图章,包括一些商业店铺用印,都是手工刻制的,其目的是要让普通人群能看的懂。所以对它的要求就是工整排叠,可识性强。所以对刻工的要求,并不一定必须具备良好的篆书功底和艺术审美,只需具备一些纯技法层面的功力即可,故而刻出来的印章中规中矩,多呆板匠气,称不上是艺术品。由此可见一件优秀的工稳作品,既要有精雕细琢的技法,同时还需要有深厚的艺术修为和审美能力,达到技术与艺术的高度合一。

      一般来说,大家会把古玺和南北朝凿印这类创作归为写意类。写意是一个笼统的形容词,并不是简单的追求字法上的扭曲变形,章法上的大开大合以及刀法上的纵横粗放。像黄牧甫的篆刻,很多人认为它属于工稳一路的,而实际上黄牧甫有些金文类的作品也很有写意性;而有些三晋小古玺作品看上去是写意的,实际上它是介于写意与工稳之间交融的产物。

      从这次“全国第九届篆刻展览”的来稿与入展作品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印屏的制作过分突出了展厅效应的设计感。边款中的博古装饰图案过多,而显得莫名其妙,很无厘头。

      除了缪篆、汉玉印、隋唐蟠条及清代流派印等风格以外,晚清篆刻三大家——吴昌硕、黄士陵和齐白石,除了黄士陵风格的作品有7件入展外,其余两家的印风鲜有人问津。这些数据值得思考。

图片
                江 阚 阚 ( 江 苏 )     五十弦翻塞外声


     孙慰祖:避免同质化风格,摈弃跟风趋势

      这次评审见到的作品,无论写意风格,还是工稳风格的,整体水平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在地域上,南北印风的区隔在明显地淡化。不少经典的风格样式出现变异和转精两种走势;一些具有更多创意元素的样式,经过不少作者多年的探索实践,呈现出更为稳定、成熟的面貌。在传统基点上“创造古典”的意识,在这些作者身上强烈地表现出来。当代篆刻创作的风格谱系、形式谱系逐渐拓展的强劲张力,在这些年的来稿和展览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同时也表明各个展面的篆刻专业展览实现了创作观念更新、技法语言交融、风格样式催化的价值。1988年开始举办“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到现在的第九届,最鲜明、集中地反映了三十多年来当代中国篆刻群体扩张和创作活力蓬勃向上的走势。

      这届展览来稿作品在印屏的制作以及命题创作的内在质量方面,都受到作者的充分重视,花里胡哨的外在装饰有了显著改变。这也是一个良好的风气。

      来稿作品的水平提升而入展名额有限,如何评审出更好、更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成了对评委眼光和心理的一个挑战。

      “全国第九届篆刻展览”确定创作取向的主题以及命题创作,这对推动当代篆刻群体重视传统,发扬传统,在更高的起点上认识和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不得不看到有一部分作者对“印宗秦汉”主题的理解略显狭窄。风格意义上的“秦汉印”是一个外延宽泛而内涵深厚的系统,存在多样的风格类型,完全可以开拓更多取法的路径,加以延展、强化,引申出更多风格或者样式

      从来稿中我们也注意到,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风格取向,摈弃对“热门”样式、风格的跟风甚至复制的创作思路,仍然是一部分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图片
       




           张 志 超 ( 黑 龙 江 )     丹青次第与花开   



      杜延平:篆刻之外,亦须用功

      今年5月底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九届篆刻展览”的评审工作。对本次展览采取的线上初评方式个人认为非常好,是对以往篆刻评审方式的一个突破,虽然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我认为利大于弊。因是线上初评,把印屏中有关作者的所有信息全部涂抹掉,只呈现作品内容,避免了因作者的姓名对评审工作产生的干扰,更加体现出了中国书协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虽然印屏中选取的印花有个别不清晰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今后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另外篆刻分写意印和工稳印两组进行评审,前两轮评审,互相看不到对方组的投稿作品,也更加体现出了评审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从本次展览的投稿作品来看,篆刻作者群体在逐年增加,并且涌现出大批年轻的优秀作者,这是篆刻艺术延续的基础,也是将来篆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次展览投稿作品取法风格多样,对传统印风的继承比较好。写意印中古玺、秦印、将军印风格占有一定比例,均能把握好取法风格上的特点,在用刀和视觉冲击力上都有良好表现。但个人认为,从整体上来,看风格上略感趋于雷同,有个性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并不多。个别作品虽大刀阔斧,有展厅视觉效果,可少了些许书卷气。工稳印中多取法陈巨来、王福庵、汉玉印风格,用刀精准,技法娴熟,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功底。其中几十字的圆朱文印美轮美奂,从技法上来讲,不失为优秀作品。众多作品中,朱文印缺少吴让之及赵之谦“印从书出”一类的作品。这也说明一部分篆刻作者对篆书的研习和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本次展览也可以看到,很多作者还是很重视边款创作,从所刻书体的多样性到形式上的丰富性都有不俗表现。当然这也是展览中的加分项,可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边款文字繁简混用、繁体字用法错误等问题都是硬伤,也直接影响作者能否入展。在最后审读时因文字错误导致落选,非常很可惜!

      本次展览让我们体会到了当代篆刻艺术的繁荣,当然也看到了当下篆刻创作上的不足。展赛中出现的流行趋势,导致很难出现有个性的优秀作品,这是功利心所导致的结果。网络的盛行和便捷,虽是获取资料的快捷途径,可也容易让人动摇,不能专心对某一风格进行长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就出现了什么风格容易入展就学什么风格的问题。可以有功利心,但功利心太强对作者的长期发展不利。

      篆刻的创作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也是对篆书体系的梳理和学习过程。年轻印人对篆刻类字典的过度依赖,导致出现用错字和随意造字的情况。篆刻类字典不是万能的,它告诉我们这个字的正确写法和有几种写法,但不会告诉我们一个字繁简之间的区别,也不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篆法和风格上的统一问题。所以,我认为还须认真对待印章以外的学习,如加强对古文字学、篆书、古典文学等与之相关知识的获取,这样我们的篆刻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通过全国篆刻展的评选方式,对发现篆刻优秀人才和篆刻的创作以及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事!



监制:杨   超   
编辑:水   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