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肺癌”病人是哪个医院检查诊断有误还是中药确实有效?

 寿世保元中医馆 2023-10-20 发布于贵州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李沛金

9月26日晚上18点43分,一朋友微信咨询“一个侄儿(50多岁)最近无故消瘦得厉害,前几天在福州某某肿瘤医院检查说是肺癌,又没有任何咳嗽等症状。有点啥办法没有?医院还说要去做啥子穿刺”,并发来影像检查报告单(截图),报告单内容如下:

肺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MPR重建:

左主支气管及左肺部上叶前段支气管开口处管壁明显增厚形成肿块影,病灶最大截面约为1.6cmX2.4cm(srs307,Img25),平扫CT值为32-38HU,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CT值为57-74HU,肿块与不张的肺组织融合,边缘毛糙,见条索影与之相连,周围肺野内可见小片絮状及条索状、栗粒状密度增高影。余双肺影散在直径约0.1-0.3cm的微小结节影,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IMACE308:31),左肺上叶尖后段见条索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查纵膈各大血管结构显示清楚,左锁骨区、纵膈血管间隙见数牧肿大淋巴结,最大者最大截面约为2.3cmX1.3cm(310.90),余血管间隙内、右肺门区及双侧腋窝见数牧小淋巴结,直径小于1.0cm。

双侧胸腔内未见明显胸水征。

影像诊断:

1、考虑左肺中央型肺癌可能性大并左锁骨区、纵膈淋巴结肿大及左肺部分不张、阻塞性炎症

2、双肺多发微小结节,建议随访

3、左上肺陈旧性病灶,考虑结核,请结核临床

我说: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等,可以采取保守疗法,先吃1-2个月中药,然后再去检查,就是肺癌也长不了多大。肺癌的影像学检查经常有误诊的,再说,如果去做穿刺检查,还很容易“惊醒癌细胞,更容易造成转移——癌肿转移不外乎三个途径,一是淋巴系统转移,二是血液系统转移,三是脱落细胞转移”。

如果要来吃中药,就抓紧时间来,最近我也要去一趟福州转转。

患者夫妇及儿子9月30日9点多钟就来诊视,详细讲了情况后,给予中药汤药(先吃2付整体调理)和药丸(每天三次,每次12克左右),10点40分就开车回去了。

患者家属始终放心不下,还是于10月8日前去某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检查(见图2)

检查所见:

左肺上叶多发地图样稍高密度影及间质性微小结节;双肺增强未见异常强化影。气管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征,双肺门、纵膈结构清楚,纵膈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及肿大淋巴结显示;纵膈少许淋巴结显示。心脏及大血管形态未见异常。双侧胸膜未见增厚,胸腔未见积液。扫及肝内囊状低密度影未强化影。

诊断意见:

1、左肺上叶多发炎症;纵膈少许淋巴结显示;余心脏-胸部CT增强未见异常征象。

2、肝小囊肿。

这个患者用药前后10多天(服药10天)的检查结果为啥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哪个医院检查报告有误?还是服用中药的变化?

疑问一

9月20多号检查的“左主支气管及左肺部上叶前段支气管开口处管壁明显增厚形成肿块影,病灶最大截面约为1.6cmX2.4cm”的这个病灶,在10月8号检查没有不见了,是到哪里去了?

疑问二

9月20多号检查结果“考虑左肺中央型肺癌可能性大并左锁骨区、纵膈淋巴结肿大及左肺部分不张、阻塞性炎症”,而10月8号检查结果是“左肺上叶多发炎症”,“左肺中央型肺癌可能性大”怎么10天时间就变为“左肺上叶多发炎症”、也没有“左肺部分不张、阻塞性炎症”了?

疑问三

一家是专科的肿瘤医院,一家是知名的三甲医院,难道是哪个医院的检查报告有误?

疑问四

中药再好,应该也不可能在10天时间内就把“病灶为1.6cmX2.4cm的可能性大的肺癌”化为“多发炎症”的呀?

但愿能够继续跟踪察——有些患者是不愿意再提“癌症”这两个字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