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水》与《红烛》互文性教学设计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0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感谢haru,智慧,dongmei,c,娟,小袆的猫咪只喝牛奶,学不够,江海归客,冬日暖阳,明建伟,暮雪蓝冰,素衣白沙复蒹葭,晓柒,永远经过,你是我的小布谷,韩林甫家长,肖,田园闲客,云淡风轻,风采,转角处,点滴,清河赴野,曌的关注。

感谢红尘过客,伊梦,关雎的分享

《死水》与《红烛》互文性教学设计

【摘要】

     互文性是克里斯蒂娃在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流变,已是一套系统的理论。克里斯蒂娃曾说:“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互文性理论就体现了这种文本交叉出现的特点,文本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指涉的关系。

    主题联系是常见的互文本,《红烛》写了在特殊年代下,诗人对于青年的期待与奉献的主题。在深度挖掘《红烛》象征意义中,关于闻一多先生对于生命的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利用《死水》对这一生命观念可以进行有效解读,两者形成交互学习的文本。

【关键词】《红烛》《死水》 生命观  互文性 教学设计

【引言】

      互文性是克里斯蒂娃在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流变,已是一套系统的理论。克里斯蒂娃曾说:“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

  克里斯蒂娃曾表示,互文性是指“一篇文本中交互出现其他文本中的表述。”其中,“交互出现的其他文本”即“互文本”。也就是说,“互文本”是指与某一特定文本有关的其他文本。不管是前人作品、后人作品,或是同时代的作品,甚至是读者和研究者的解读分析,只要与特定文本有关,都能纳入“互文本”的范围。

    在文本解读中,如出处、意象、主题、题材等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搭建互文本解读教学网络,为实现多样化文本解读教学做好准备。以往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常有互文教学模式的出现。本文以《红烛》教学解读为例,尝试在现代新诗中搭建互文性教学网络。

一、教材分析

   《红烛》是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延续“青春”这一主题的同时,拓展了生命的意义。

   “青春”不止意味着宏图大志、激情与梦想,还意味着有更多的使命与责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

     其中关于奉献的主题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并由此引出闻一多生死观念的探讨。

     《死水》是诗人看到国内腐烂不堪的局势之后的痛心之作,也是一篇真挚的爱国诗篇,其中对于祖国命运的担忧萦绕纸上,对清风一类的青年给予了深切的厚望。

        两篇之间有极大的相似性,利于形成交叉解读。

二、教学目标

  1.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2. 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

  3. 了解新诗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三美”。

  4. 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知人论世

  •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在创作诗歌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曾参加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后来加入中国民盟为民主而奔走呼吁。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毛泽东曾评价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这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闻一多生平年表

1912年,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19年,积极参与五四运动
1922年,美国留学,学习艺术
1925年,回国,办刊物,当教授,民主爱国活动
1927年,创建“新月派”
1932年,清华中文系教授。
1938年,带领学生一起转移到西南联大。
1946年,《最后一次讲演》后,被特务击杀。

3.细读意象,体会高尚情感

红烛的“红”

第一节,凸显红烛的颜色,并联想到诗人自身。

红烛的“红”象征什么?

(将红烛的红,类比为红心的红。红烛的红色代表赤诚、热烈、忠诚。)

把“这样红”换成“鲜红”,“吐”换成“掏”,哪个更好?

     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吐”字,逼真地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红烛的“光”

红烛的“光”象征什么?

     “光”象征着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

红烛的“泪”

第5、6节,是诗人大悟:红烛流泪是因“残风”的存在。

“侵”象征邪恶的行径,残风象征邪恶的势力。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
“着急”刻画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无私奉献为的高尚灵魂。
“泪”象征着因拯救祖国、拯救世人的理想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体现了诗人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故而痛苦流泪。

红烛的“灰”

    “灰”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出花果的脂膏。诗人勉励红烛流泪,并培出花儿,结成果子,实际是勉励自己为争取人民的幸福快乐无私奉献。

   《死水》中的物象是否也投射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1)第一部分(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破罐子破摔态度的动作和破败肮脏的意象,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

(2)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用美好灿烂的意象写肮脏的死水,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这一部分的头两句,诗人以十分断然的口吻,对黑暗的中国社会予以了彻底的否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在彻底否定之后,“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在绝望之中的一丝期望。

3.比较两首诗的绘画美

两首诗在物镜、情境中都展现了绘画美,哪首诗更美?

    为什么认为《死水》不美?它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美丽的词汇来描绘“死水”,这些色彩鲜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难道不符合美的标准吗?与死水的相关在哪里呢?死水的罪恶、绝望、沉寂、腐朽等象征意义不会改变,也就是说“这里断然不是美的所在。”《红烛》红烛的燃烧是热烈的,激情的,是富有生机的,与死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两者中风意象的比对。

死水中,清风意象是新鲜势力,是相对旧势力的新势力。最可能喻指的就是青年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人,被寄予厚望的青年人。是正义,善意的。《红烛》中风的意象,是残风的代表,是守旧势力,与《死水》中风意象形成了对比。

四、作业

   结合初中学过的《最后一次的演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闻一多的事迹,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