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crobiome | 西北农大揭示瘤胃关键菌和微生物代谢组对成年奶山羊泌乳性能的长期影响

 宏基因组 2023-10-20 发布于北京

利用多组学揭示瘤胃关键菌和微生物代谢组对成年奶山羊泌乳性能的长期影响

Multi-omics reveale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ruminal keystone bacteria and the microbial metabolome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in adult dairy goats

Article, 2023-09-29, Microbiome, [IF2023 = 15.5]

DOI:https:///10.1186/s40168-023-01652-5

原文链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articles/10.1186/s40168-023-01652-5

第一作者:Dangdang Wang(、)

通讯作者:Shengru Wu(武圣儒);Le Luo Guan;Junhu Yao(姚军虎)

主要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Key Laboratory of Livestock Biology,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Xianyang, 712100, Shaanxi, China)

阿尔伯塔大学(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Alberta, 116 St. and 85 Ave, Edmonton, AB, Canada)

摘要

生长速度快的青年羊在成年期具有更高泌乳性能。但瘤胃微生物如何影响青年羊生长性能,以及生命早期瘤胃微生物对奶山羊生长和泌乳性能的长期影响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平均日增重(ADG)青年奶山羊的微生物组及其对初产奶山羊生长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对99只奶山羊进行从青年期至初产期的追踪,从中选取15只平均日增重最高(HADG)和15只平均日增重最低(LADG)的奶山羊进行瘤胃液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学分析。HADG羊和LADG羊瘤胃宏基因组比较结果显示,HADG羊瘤胃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功能增强,表明HADG羊瘤胃微生物群具有更高的饲料发酵能力。共现网络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treptococcusCandidatus SaccharimonansSuccinivibrionaceaeUCG-001与青年羊生长速度及一些在HADG羊体内富集的糖和蛋白质代谢产物(如丙酸、丁酸、麦芽酮糖和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而Prevotella和产甲烷菌的部分属种与青年羊生长速度呈负相关,并与瘤胃乙酸盐及甲烷等在LADG羊体内富集的代谢物有相关关系。此外,青年羊瘤胃中的一些功能性关键菌群,如Prevotella,与泌乳羊瘤胃中的相同菌群有显著相关关系。Prevotella也在LADG泌乳羊中富集,对泌乳羊瘤胃发酵效率有负面影响。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羊的瘤胃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如Prevotellaceae UCG 003、乙酸/丙酸比值,可能是区分奶山羊高低平均日增重潜在的微生物标志物,其预测准确性在81.3%以上。同样的,青年羊瘤胃中Streptococcus丰度可以准确地预测泌乳羊的产奶量。

本研究确定了影响成年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并调控瘤胃微生物群结构的关键菌群。关键菌群及其在生命早期对瘤胃微生物群和代谢物的影响可提高成年反刍动物的泌乳性能。这些结果表明,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对动物饲料效率和生产性能有长期影响。该研究阐明了关键菌群影响瘤胃微生物群结构及动物生长性能的机制,为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提供科学指导。

- 介绍 -

与牛奶相比,羊奶中含更多的中、短链脂肪酸、维生素、β-酪蛋白和微量矿物质,α-酪蛋白和过敏原较少,更适合婴幼儿饮用,因此人们对羊奶的需求日益增加。此外,羊奶及其乳制品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磷酸盐和钙来源。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都能影响奶山羊的奶产量和乳品质。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够消化复杂的植物纤维和多糖,并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s)、微生物蛋白质和维生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对奶牛饲料效率、甲烷产量和产奶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瘤胃微生物影响奶山羊泌乳性能的机制尚不清楚。

生命早期的瘤胃微生物在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进一步影响青年期反刍动物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瘤胃微生物产生的VFAs对促进生命早期瘤胃组织代谢和上皮发育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移植可以改变犊牛和羔羊的内源性微生物群,从而提高生长性能。据报道,犊牛或羔羊的断奶前平均日增重与泌乳期的产奶量高度相关。同样,一项研究表明,犊牛的初始菌群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成年牛瘤胃微生物组成有长期影响。尽管最近的研究极大拓宽了我们对生命早期瘤胃微生物群的认知,但对在山羊生命早期与生长性能相关的瘤胃菌群是否会影响瘤胃微生物动态演替,进而影响宿主泌乳性能尚不了解。本研究以6月龄不同ADG奶山羊为模型,使用16s rRNA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其瘤胃微生物组成,旨在(i) 确定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对青年羊生长性能的影响;(ii) 研究青年羊瘤胃微生物是否会对泌乳羊瘤胃微生物群定植产生长期影响,进而调节奶山羊泌乳性能;(iii) 探索青年羊瘤胃微生物中可用于预测产奶量的生物标志物。

- 结果 -

1. 青年奶山羊生长速度和瘤胃发酵程度不同

Young dairy goats had differential growth rates and rumen fermentation

99只青年羊中有84只产羔后继续泌乳(图1)。相关性分析显示,瘤胃丙酸和丁酸浓度与体重和ADG等呈正相关(图2A),丙酸摩尔百分比与体重和ADG呈正相关(图2A, C),而乙酸摩尔百分比、乙酸/丙酸比与ADG呈负相关(图2A、B、D)。ADG与瘤胃液中总必需氨基酸、His、Trp、Arg、Val、Gly和A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图2)。

图1 本研究流程图

1,2 本研究从99只6月龄奶山羊中选出平均日增重(ADG)最高的15只山羊作为HADG组,平均日增重最低的15只山羊作为LADG组;

3,4 99只健康泌乳羊中,有84只在产羔后继续泌乳。从15只HADG羊中选出13只泌乳羊作为HAL组,从15只LADG羊中选出12只泌乳羊作为为LAL组;

5,6 在这84只泌乳山羊中,选择产奶量最高的15只作为HMP组,产奶量最低的15只作为LMP组。

ADG:平均日增重;AA:氨基酸;HADG:平均日增重最高的青年羊;LADG:平均日增重最低的青年羊;HAL:HADG组的泌乳羊;LAL:LADG组的泌乳羊;HMP:高产奶量的泌乳羊;LMP:低产奶量的泌乳羊。

图2 瘤胃发酵产物与生长性能的关系

(A)瘤胃VFAs与生长性能的关系;

(B)乙酸摩尔百分比与ADG显著相关;

(C)丙酸摩尔百分比与ADG显著相关;

(D)乙酸/丙酸比与ADG显著相关;

(F)瘤胃液游离氨基酸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热图。

2. 瘤胃微生物群多样性以及与青年奶山羊生长速度相关的关键菌

Varied ruminal microbiota diversity and key bacteria related to growth rates in young dairy goats

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ADG与Sobs、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图3A)。青年羊瘤胃菌群与生长性状(体重和ADG等)也具有相关关系(图3B)。在科水平上,F082SaccharimonadaceaeStreptococcaceae的丰度与青年羊体重和ADG呈正相关,而Prevotellaceae的丰度与这些性状呈负相关。在属水平上,norank F082Candidatus Saccharimonas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StreptococcusSuccinivibrionaceae UCG 001的丰度与体重和ADG呈显著正相关,而PrevotellaPrevotellaceae UCG-003、unclassified Prevotellaceae、unclassified RikenellaceaePrevotellaceae NK3B31 group与这些性状呈显著负相关。

从这些青年羊中,我们挑出两组不同ADG的羊:高ADG(HADG,n=15)和低ADG(LADG,n=15)。进一步分析这两组羊瘤胃微生物群发现,HADG羊瘤胃微生物α多样性显著低于LADG组。与LADG组羊相比,HADG组羊瘤胃中F082, SaccharimonadaceaeStreptococcaceaegenus norank F082Candidatus Saccharimonas、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StreptococcusSuccinivibrionaceae UCG-001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相比之下,在LADG组羊中,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PrevotellaPrevotellaceae UCG-003、unclassified Prevotellaceae和unclassified Rikenellaceae丰度显著升高。

图3 瘤胃微生物与青年羊生长性状的关系

(A)瘤胃微生物α多样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B)细菌类群和生长性状的关系。

3. 高、低生长性能羊的微生物互作关系不同

Microbial interactions differed between high and low performance goats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潜在的微生物互作关系(图4A、B),并利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MT)的互作网络分析鉴定了HADG和LADG羊瘤胃液中的关键菌群(图4C)。我们发现Candidatus Saccharimonas所属的ASV752和Oscillospiraceae NK4A214 group所属的ASV4676可能可能是HADG网络中的模块枢纽(图4C)。有9个节点在HADG网络中起连接作用(图4C)。而Prevotella所属的ASV2928与几个模块相连,是LADG网络的模块枢纽(图4C)。

同时为了解各模块与瘤胃发酵的关系,我们做了模块特征基因与瘤胃VFAs的相关性分析(图4D、E)。在LADG羊的瘤胃微生物中,模块3、4、5和6与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酸/丙酸比呈正相关,后两个模块与丙酸摩尔百分比呈负相关。在HADG网络中,只有模块6与丙酸摩尔百分比呈负相关,与乙酸/丙酸比呈正相关。

图4 高、低日增重奶山羊共现网络及瘤胃VFAs相关网络模块分析

(A、B)HADG羊(A)和LADG羊(B)的ASV共现网络图;

(C)基于共现网络的ASV散点图;

(D、E)HADG羊(D)和 LADG羊(E)瘤胃VFAs相关的网络模块情况。

4. 瘤胃微生物功能差异与青年羊生长性能相关

Functional variation in the rumen fluid microbiome related to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young goats

我们采用宏基因组分析鉴定出16条具有显著差异的KEGG通路,其中14条在HADG羊的瘤胃微生物中富集(图5)。因为在16条差异显著的KEGG通路中,有4条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因此我们分析了与VFA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通路(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和丁酸代谢)中所涉及酶的编码基因。在所有HADG羊瘤胃中显著富集的酶(图5B)中,6-磷酸果糖激酶(EC2.7.1.11)和磷酸丙糖异构酶(EC5.3.1.1)参与将6-磷酸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盐。参与将乙酰辅酶A转化成乙酸盐的乙醛脱氢酶(NAD+,EC1.2.1.3)在LADG组羊的瘤胃微生物组中富集(图5B)。

Spearman秩相关网络分析显示,共有43个ADG相关的ASVs与3条KEGG通路(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和丁酸代谢)显著相关;31个在HADG组富集的ASVs与这3条通路呈正相关;12个LADG组富集的ASVs与丙酸代谢途径和丁酸代谢途径呈负相关(图5C)。此外,在HADG和LADG羊的瘤胃液微生物组中,共鉴定出16个显著差异的CAZyme基因家族(图5 D)。其中,10种参与淀粉(如GH13_39和CBM41)、木聚糖(CE2和CE3)、木质素(AA4)和肽聚糖(GH24和GH104) 降解的CAZymes在HADG羊的瘤胃液微生物组中富集,而6种参与纤维素 (GH74和GH66)和果胶(PL1、PL3_2和PL9)代谢的CAZymes在LADG组的瘤胃液微生物组中富集。

图5 HADG和LADG组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差异

(A)HADG和LADG羊3级KEGG微生物通路的差异;

(B)VFAs生物合成及甲烷产生的途径;

(C)ADG相关ASVs与VFAs相关KEGG通路间的相关关系;

(D)HADG和LADG羊CAZyme 功能差异。

5. 高、低平均日增重奶山羊甲烷产量不同

Methanogenesis differed between high and low ADG goats

宏基因组学分析显示,几种与甲烷生产相关的古菌(Methanobrevibacter smithiiMethanobrevibacter curvatusMethanoregula formicica)在LADG组羊瘤胃中丰度显著升高(图 5B)。我们使用HADG、LADG青年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进一步验证了瘤胃微生物组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与LADG相比,HADG组羊丙酸产量显著增加,乙酸摩尔百分比、乙酸/丙酸比和甲烷产量显著降低。

6. 高产和低产山羊的瘤胃代谢组存在差异

Rumen metabolome profiling differed between high and low performance goats

有33种代谢物与ADG显著相关(图 6A),其中23种代谢物(氨基酸、短肽及类似物、碳水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结合物)含量在HADG中显著升高并与ADG呈正相关。苯丙氨酸-缬氨酸、缬氨酰-异亮氨酸、酪氨酰-异亮氨酸等10种代谢物在LADG中含量显著升高,与ADG呈负相关。

ADG相关微生物与不同瘤胃发酵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图 6C)显示,HADG相关菌群(Candidatus Saccharimonas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StreptococcusSuccinivibrionaceae UCG-001)与丙酸浓度和丙酸摩尔百分比呈正相关,与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酸/丙酸比呈负相关。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和Streptococcus的丰度也与瘤胃氨基酸浓度呈正相关。

对ADG相关微生物和ADG相关瘤胃代谢物的进一步分析(图 6B)发现,一些HADG组富集的细菌(如gauvreauii Ruminococcus group)几乎与所有HADG相关的代谢物均呈正相关;Candidatus SaccharimonasSuccinivibrionaceae UCG-001与超过50%的HADG相关代谢物呈正相关,Streptococcus与大约35%的HADG相关代谢物呈正相关,这些菌与超过50%的LADG相关代谢物呈负相关。相反,一些LADG组富集的细菌与ADG相关的代谢物呈显著负相关。

图6 ADG相关微生物与瘤胃代谢物之间的关系

(A)HADG和 LADG羊瘤胃代谢物且与 ADG 有显著相关关系;

(B)ADG 相关代谢物与 ADG 相关微生物的相关性热图;

(C)ADG相关微生物与不同瘤胃发酵指标的相关性热图。

7. 早期生长速度不同的成年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产奶量差异

Rumen fluid microbiota features and milk yield in adult goats with varied growth rates during early life

我们分析了13只HADG泌乳羊(HAL)和12只LADG泌乳羊(LAL)的产奶量、瘤胃发酵指标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HAL组的产奶量、乳脂、蛋白质和乳糖产量均显著高于LAL组(图 7A)。与LAL山羊相比,HAL组的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酸/丙酸比更低(图 7B)。Prevotellaceae、Prevotella和Prevotellaceae UCG 003在LAL组显著升高(图 7C、D)。在HAL组中,Oscillpspiraceae NK4A214 group、Ruminococcus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的丰度显著升高(图 7C、D)。网络模块-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在LAL组中,5个模块(4、6、7、8和10)与乙酸摩尔百分比呈正相关(图8)。在HAL组中,模块7和模块8与乙酸摩尔百分比呈负相关。

图7 青年羊瘤胃微生物对泌乳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产奶性能的影响

(A)HAL组和LAL组产奶量的比较;

(B)HAL组和 LAL组羊瘤胃VFAs百分比的差异;

(C)科水平细菌丰度分布图;

(D)通过 Wilcoxon 秩和检验确定的HAL和LAL羊丰度排名前10的不同菌属;

(E)青年羊和泌乳羊微生物相关网络图。

图8 HAL和LAL羊瘤胃ASVs共现网络及与乙酸百分比相关的网络模块

8. 青年羊瘤胃关键菌进一步影响宿主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

The rumen keystone bacteria of young goats further affected host rumen microbiota features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青年羊与泌乳羊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图 7E)。青年羊LADG组富集的Prevotella,与泌乳羊Prevotella丰度呈正相关,与Ruminococcus及泌乳羊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呈负相关。青年羊HADG组富集的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与泌乳羊Ruminococcus, Oscillpspiraceae NK4A214 group, 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呈正相关,与泌乳羊PrevotellaPrevotellaceae UCG-001呈负相关。

9. 用青年羊瘤胃微生物和代谢物预测平均日增重和产奶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Rumen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of young goats with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for ADG and milk production traits

用瘤胃VFAs(如乙酸/丙酸比、乙酸摩尔百分比和丙酸摩尔百分比)区分HADG和LADG羊准确性很高(图9A)。我们发现用Prevotellaceae UCG 003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和Prevotella区分HADG和LADG羊时,AUC值分别为0.813、0.804和0.787 (图9B)。排名前3的ASV(ASV800:Candidatus Saccharimonas,ASV793:norank F082,ASV2800:Prevotellaceae UCG-003)的AUC值均高于0.850 (图9C)。用青年羊ADG区分泌乳羊高、低产奶量的AUC为0.736(图9D)。此外,与ADG相关的属(如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和Prevotella)预测产奶量的AUC值均高于0.750(图9E, F)。

图9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分析

(A-C)用青年羊的瘤胃代谢物(A)和微生物(B、C)对宿主 ADG 进行分类(HADG vs LADG);

(D-F)利用青年羊的 ADG(D)和瘤胃微生物(E、F)预测产奶量(HMP vs LMP)。

- 讨论 -

瘤胃微生物的正向调控有助于促进宿主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提高瘤胃丙酸、丁酸和氨基酸产量,为奶山羊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提高其生长速度。ADG相关属在瘤胃发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 6B、C)。我们发现与HADG或HAL羊相比,LADG和LAL羊中有更多的微生物模块与乙酸摩尔百分比呈正相关。在瘤胃VFA发酵中,丙酸发酵的能量效率最高。丙酸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生成的主要前体物质,其发酵可以吸收氢气中的能量。而乙酸酸发酵则伴随着氢气的产生,造成能量浪费。对宿主而言,进行丙酸型发酵时,能量回收效率可提高9%,但当进行乙酸或丁酸发酵时,能量回收效率分别降低22%和38%。HADG羊微生物群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丙酮酸的能力更强,可以产生更多的丙酸,减少了乙酸的生物合成和甲烷的产生。我们还发现,一些限制性氨基酸(如His、Trp和Arg)和肽在HADG羊中富集。本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瘤胃微生物可能在产生小分子代谢物促进奶山羊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青年羊某些菌群与泌乳羊同类菌群有显著相关性。HAL组和LAL组相比,ADG相关菌群也存在差异。Oscillospiraceae NK4A214 group和Christensenellaceae等是分解复杂植物多糖的关键种属,且与VFA浓度呈正相关。这些菌与多种结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以及丙酸生物合成有关,可为宿主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更健康的瘤胃环境。

本研究发现,青年羊某些瘤胃代谢物和微生物能准确预测宿主的生长性状(图 9A-C)。同时,利用青年羊瘤胃微生物可以很准确地预测泌乳羊产奶量(图 9D、E)。随机森林模型显示,青年羊体内的Streptococcus是区分高产和低产奶山羊的关键微生物标志物,其预测准确率高达91.7%。本研究深入了解了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潜在影响,突出了瘤胃关键菌在微生物-微生物相互作用、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发酵模式中的长效作用,有助于制定提高饲料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Wang, D., Chen, L., Tang, G. et al. Multi-omics reveale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ruminal keystone bacteria and the microbial metabolome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in adult dairy goats. Microbiome 11, 215 (2023). https:///10.1186/s40168-023-01652-5.

- 团队及作者简介 -

团队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科研创新团队聚焦畜禽营养调控与低碳健康养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制定陕西省地方标准7项,授权国家专利30余件,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nimal Nutri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Gastroenterology、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及iMeta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教学成果奖4项。团队教师队伍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5人、“仲英”青年学者2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科学家”1人,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1人。通过多年努力沉淀,团队围绕“饲料资源开发、饲料加工工艺、机体营养干预、健康精准调控、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等畜牧产业链全过程,建立了一套西北地区畜禽健康养殖个性化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在20多个省市超过150家饲料和养殖企业进行示范推广,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特色优质动物源食材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一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王砀砀

博士后

从事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与营养代谢调控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Microbiome、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Dairy Science和Animal Nutri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

通讯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武圣儒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围绕反刍动物胃肠道健康调控与碳水化合物高效利用的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开展研究。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JCI insigh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Animal nutrition、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iMeta等杂志发表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16篇,Top期刊论文30余篇。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荣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青年学者论坛优秀奖等荣誉。受邀担任iMeta杂志执行副主编,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和Frontiers in Nutrition杂志客座编辑,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Microbes and infection、Microbiology Spectrum、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BMC genomics等30余本SCI杂志审稿人。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农业、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Leluo Guan

副院长,教授

长期从事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等方向的研究,曾获家畜减排全球研究联盟杰出科学家奖、美国奶业科学协会Zoetis生理学奖等荣誉,目前担任Microbiome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副主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姚军虎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级教授,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现任中国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第七、八届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委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编写组成员及总体专家组成员,陕西省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学校“双一流”学科群动物营养与低碳养殖创新团队负责人。聚焦奶畜饲料转化率低的产业难题,持续研究奶畜能量高效利用的营养调控机理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5项,主持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6件,发布国家团体标准1项,研究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主持建成《动物营养学》国家一流课程,主持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主编、副主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各1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7/10)。带领团队获教育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陕西省“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