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暗人格”与“光明人格”,你的选择是?

 依恋心理光之泉 2023-10-20 发布于安徽

1、黑暗人格

图片来源:Laura Harris Wikimedia (CC BY-SA 4.0)

Delroy Paulhus和Kevin Wililiams于2002年提出“黑暗人格”的概念,这个概念共有三种特质,分别指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冷酷无情、阴谋欺骗)、自恋(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精神病态(寻求刺激、缺乏共情)这三种黑暗的特质,被统称为“暗黑三角”。

这种人往往看重性、权力、成就、隶属关系(而非亲密关系),重视自我成就,忽视人际关系。虽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内在的阴影,都有“暗黑三角”的部分,但是这些特质在犯罪者和精神病患者身上明显更多。

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黑暗人格”,很显然就是:没有爱。

从人际关系来看,他们自私,喜欢炫耀性消费,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也往往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此外,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责任心、宜人性以及同情心、共情能力都很低,缺少宁静的自我,也不相信人性可以是本善的。 

在依恋理论最近几年的研究里发现,缺爱(不安全依恋)会破坏一个人对他人信任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很想相信他人,内心也难以做到。这在缺爱者的婚恋关系里表现明显:知道对方很爱自己,但是内心无法相信对方很爱自己,长期没有安全感。

2、光明人格

图片来源:Scott Barry Kaufman,David Yaden,Elizabeth Hyde和Eli Tsukayama

研究者找到了和“暗黑三角”相对的“光明三角”,但“光明三角”的三个特质是:康德主义(遵循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文主义(看重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人性的信心(相信人性中存在善良和美德)。

“光明三角”指标高的人总从好的角度看待他人,并且从与人交往中获得内心深处的喜悦,而非仅仅把他人当作达成自身目的的工具。 他们往往具有原谅、信任、诚实、关怀、接纳等良好品质。

如果我们用一个概念来形容“光明人格”,很显然就是:充满爱。

他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个人能力、自主性相较他人更为满意,在关系中有着更安全的依恋模式

依恋理论认为,安全依恋者有内在的“安全基地”,可以更好得探索外界,发展自身的能力,实现自己内心的需求,在个人能力、社交能力、自主性等方面发展都会很顺利,所以容易呈现出成熟独立、勇于挑战、热情友好、感恩宽容的优良品质。

3、内心抉择

内心追逐光明还是黑暗,是每个人、尤其是每个缺爱者需要面临的抉择。

这项抉择不容易做出,而且一旦做出很难改正,所以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因为改变内心求黑暗还是求光明的大方向,真的很难。如果真的改变了,是极大的好事。

我们的系统疗愈旨在构建安全稳定的安全依恋心理结构,因此仅对追求光明的缺爱者有帮助。

文献参考:The Light Triad vs.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 Scott Barry Kaufman on March 19, 2019,Scientific Americ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