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一起国学 2023-10-20 发布于重庆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而不习乎?

语 译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自省我的言行:帮别人谋事是否全心全意?和朋友交往是否恪守诺言?(老师)教授的东西是否复习?

解 析

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向来以文学著称,也是有名的道德先生,将孔子提出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归纳为“忠恕”孔门十哲中并无曾子,宋儒立道统,将曾子得很高,明代封曾子为“复圣”,名气甚至比孔门十哲还要大。

曾子的这三句话,表述自己有每日自省的习惯,主要讲三条,分别可以概括为:忠人之事、恪守诚信、学而时习之,都算是比较基础的道德规范。

道德这种东西,贵在严于律己、经常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代社会,能做到曾子说的这几条,都可以算是道德模范了。比如有些人明明答应的好好的,回头你问他怎么还没做,他瞪大眼睛跟你装糊涂,“啥时候的事?”;有些人跟朋友约早上八点钟见面,八点半能到都算不错;当学生的,学东西好像是给老师学的、家长学的,回去也不复习,能糊弄就糊弄。这些都是很不道德的事。

不自知、不自省,何谈自律?

“身”不是身体,是指自己。

“忠”,与“中”、“衷”等字有关,古人拆字为解:中心为忠,即全心全意、真心真意。

“信”,从言,人言不欺,意思是说话算话、恪守诺言。

“传”,传授、教授,这里代指传授的知识,动词做名词用。语法上有省略,“(师所)传而不习乎?”

引 申

1.【忠恕】: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2. 相关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