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华七喻|佛陀拈花一笑,庄子会心一笑

 春夏秋花开花落 2023-10-2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

中国的大乘佛教开出了十大宗派。

其中大乘的密宗,在西藏可以发展的很好,它在汉地的话就发展得不好。因为西藏和汉地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

唐武宗灭佛以后,其他的宗派都基本还有恢复和传承,但是唐密就恢复不了。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有它的因缘、它的原因的。因为中国文化是非常早熟的文化,中国文化从很早,至少从周代开始,就进入了人文理性文明超过神性崇拜文明的时代。

在中国从周代以后,孔子讲过一句话叫“郁郁乎文哉”。正好前段时间我们去看了一个古玉的展,在杭州的良渚博物馆,那次的展主要展出的是周代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古玉,当时展上用了孔子的一句话“郁郁乎文哉”,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八佾篇》里孔子说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周监于二代”是说,夏商周,“周”相当于夏代和商代制度、礼仪、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能够看到夏、商的制度文化的缺陷和优点,然后把它来进行“损益”,就是哪里不够的把它补一补,哪里有问题的把它改一改,然后来重新制定典章、制度和文化,也就是说,周是夏代和商代制度和文化的集大成者。

“郁郁乎文哉”,这个“文”字特别有意思,其实中国真正从神性文明到理性文明,就是周代,“文”是指的理性文明,就是人可以通过观察和逻辑思维来搞清楚一件事情就叫“文”,我们通过观察万事万物的现象,然后我们来总结规律来理解它,这个东西就叫“文”。

你看,到了孔子的时代就已经是“近鬼神而远之”了,而在夏商的时候是有大量的甚至是人祀的,就是杀人祭祀的,那个时候商代的商人是很信鬼神的。而到了周代的时候就“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了。

“吾从周”就是孔子说我愿意用周代的这一套典章、制度和礼仪,是因为它是可理解的。可理解是指包括它现在的出处是很明确的:我的礼为什么要用这么礼,我的文化为什么用这个文化,我的典章为什么用这个典章。

如果大家有兴趣去翻一翻《礼记》你就知道,它的每一个礼都是有出处的,有讲究的。这就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意思,就是说从周代甚至说从周文王到孔子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启了理性文明的时代了。

图片

⭕️

早熟的,理性的文明有个特点:

那就是什么事都得给我讲个道理出来。你的道理不能说服我,我就不相信你。

而像密宗这样的以咒语/真言、坛城(就是以画像来表达佛教的世界观)的这种方式,坛城有很多种,它不仅有画像还有很多实体的坛城,反正就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还有就是仪轨,它做各种各样的仪轨。总之,这一套修行的方法,其实主要针对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针对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比较简单的社会群体。

注意,我说文化水平比较低,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比较简单,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人简单、质朴,障碍更少;而文化水平高,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复杂,意味着思虑复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执着、障碍也更多。这完全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所以,密宗这样的宗派在汉地,它其实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同样,禅宗在西藏或草原,也一点戏都没有。

而中国的士大夫大部分,如果说你是稍微有文化有水平的人,基本上会去考科举、去做官,他会去做事情。那还有一部分稍微有一些文化的人可能做道士去了。其实真正去选择做僧人并且文化水平还很高,还愿意去深入经藏的人是比较少的,像智者大师这样的那真是太少了太少了。

所以说你就可以发现,它是和中国的文化有关系的,为什么禅宗和净土发展的这么好,因为禅宗你看它不要求你对经论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佛陀拈花一笑,它是有点庄子那样的“会心一笑”那种感觉的,它是跟中国道家的文化特别契合的。

像我之前聊禅宗时说的一些东西一样,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禅宗反而是本土化的宗教。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虽然它看起来好像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宗派,但其实它是佛教这一颗种子种到中国这片土地以后,遇到了道家的文化,然后催生出来的一朵花。

所以在国际佛教学术界,其实他们是把禅宗看成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贡献。确实在印度来看是没有禅宗的,虽然听起来好像禅宗找渊源的时候找到印度的灵山法会,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好像是从那个地方源流过来一样,这些都是传说。

但其实在学术界,人家是把禅宗的发源地归在中国的,然后从中国传到了日本、韩国,再从日本、韩国传到了欧美。

图片

⭕️

所以说,在中国,禅宗是会发展得很好的。

可以这样讲,是禅宗彻底的把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给征服了。但是换一个角度则是,直到禅宗的出现,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才真正完成。

以前的中国士大夫阶层,你们如果有兴趣去看,之前很多像韩愈这些,包括比韩愈更早之前的,跟佛教打嘴仗,打笔仗打的可厉害了,尤其是对于佛教的僧侣制度,可不满了,主要集中在——

僧侣不孝养父母;

僧侣不事生产。

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中国的佛教大师,为佛教的本土化,为佛教融入中国做出了很多,很伟大,很持久的努力。

所以说,为什么那么多佛教大师写论文,说出家才是大孝。自己解脱了,再帮助父母解脱才是大孝;为什么后来禅宗会搞农禅并重制度、搞丛林制度?百丈怀海禅师有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僧人要下地去干活。这其实都是一种本土化的一种体现。

印度的僧侣人家就是乞食的,不干活的,人家是托钵制度的,你搞农业的话你就会有积蓄,人家印度的僧侣(我说的印度的僧侣不仅仅是指佛教的僧侣,它也指印度的其他的修行人,他们也都叫僧侣。),他们是不能蓄积,金钱、食物是都不能蓄积的,甚至还有一个更夸张的就是,你不能在一棵树下住两个晚上,防止你对它的依恋。因为这个树长的特别大,这个树洞正好能够容身,里面还挺干燥,你就想“我就长期待在这个洞里面了……”。

这里面其实隐含着有很深的蕴意和意涵,大家来看就知道,就是说,我们人就是这样的,你对好的东西就会依恋,你就会迷恋它。所以那种修行方式其实是非常苛刻的,但是这也是因为它是在印度次大陆,跟它的地理环境有关系的。

如果你把汉川佛教不吃肉的戒律传到青藏高原,蒙古草原去,你让他不吃肉,他吃啥?他有蔬菜吃吗?他有大米小麦吃吗?他只能吃肉对吧?你让他出去乞食,结果走了一个月,人都没看到一个,早饿死了对吧?它不像印度次大陆,第一,它很暖和;第二,它林子里面什么都有,随便吃个野果子他都能活下去。

未完待续,敬请持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