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斯侨庐于斯桥(故乡故事)

 洞霞尹后裔 2023-10-21 发布于湖南

  (网络图片)

在没有公路段年代,从流光岭街上去茶亭子街上,石板路要经过流光河(古时候叫洞水)上一座极其普通无名字、后来叫“于斯桥”的石板桥。

“于斯桥”,哇塞!很有文气的桥名。是谁给这座桥取的名字呢?听我道来。

桥因名人而得名,石板桥因名而传世。

明清时期,流光岭不但是方圆数十里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在文化上流光岭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邵东的进士尹锡纶就出生、成长附近的迁吉堂。他晚年在离流光岭街不远处建“于斯侨庐”。

尹锡纶(1832——1892),清光绪丙子(1876)科进士。以后再撰文介绍尹锡纶家族情况。

于斯侨庐坐西朝南,屋后是一座林木茂密小山,屋前流光河潺潺向北流去,河两岸田畴毗连。远处的山坡上,是一座座叫“老屋排”的农舍。农舍后面是黛青色的扬名观山,山脊与天际相连……于斯侨庐确实是一个寄情山水、颐养天年的好屋场,尹锡纶就选址在这世外桃园中建房。

于斯侨庐因地势好而兴旺,因名人名气而远播四方。人们自然而然就将于斯侨庐前这座小石板桥叫作“于斯桥”了。

乡里人说,于斯侨庐风水特别好!出人才。确实如此,尹锡纶的儿辈、孙辈,乃至曾孙辈等都是社会上各领域的精英(以后再作介绍)。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于斯侨庐已经不存在了,唯有这座于斯桥一如既往,静静地躺平在流光河上,诉说家乡的往事和苍老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