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华府zcz 2023-10-22 发布于福建

谢谢友友提问,中国书法肯定难。难欣赏,难学习,难认识。

中国书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并不单纯是哪一种字体的历史。

它包含了中国历史上所有使用过的书法样式,例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书体和书法样式。

比如说,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应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但是,由于甲骨文在历史上被金文替代,所以,甲骨文就成为没有书法历史的书法了。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直到一百年前,我们才重新发现了甲骨文。

所以,在事实上,中国最早的书法是篆书体系的大篆。

因为篆书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金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秦篆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汉字,都是篆书的历史阶段。

所以篆书最早的书法经典有两盘两鼎,即《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大盂鼎》、《毛公鼎》。这个书法体系从西周到秦代延续了一千多年。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了汉字,把金文系统的汉字,整理为“秦篆”,也叫引书。

就是尽量把所有的字,写得大小统一。这就要把本来不是长型的字也要写长,所以,叫“引书”。

由于秦篆是金文阶段的延续和改革,所以又叫“小篆”,而把金文叫大篆。

大篆书法的代表做,是春秋战国之交秦国的石刻书法《石鼓文》。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推行的秦篆虽然在民间流行并不广泛,但是,秦篆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威的汉字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学者的支持。

所以,秦篆在秦、汉、魏、晋到今天,以它汉字的权威的地位,统治了汉字文化将近2300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汉字最有历史权威的汉字。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秦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文字统一书法统一意义的书法,也是权威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汉字。

秦篆发展到汉代,受隶书影响,书法艺术表现更加丰富了,产生了汉代独有的“倒薤篆”等等艺术手法。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流行隶书。

隶书逐渐成为成熟的民间书法。具体表现就是有了楷式隶书和草式隶书的分化。

东汉初年以后,非常优秀的隶书经典,大概有超过100多种不同书法风格的经典流传至今。

这是因为,隶书是脱离了统一师法的民间书法,由于百家争鸣,所以有异彩纷呈的结果。

同时,成熟的隶书,也以楷式化为发展标志。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受到这种民间书法的巨大影响,隶书在中国历史上,从比较成熟的汉武帝时代算起,到南北朝时代,大约流行了六百余年。

而在东汉时代,隶书基本上成为官民共同认可的书法范式,但是,隶书一直没有实现过统一师法。

唐代实现了书法的统一师法之后,楷书有初唐四大楷书大师。

自从唐代实现了书法的师法统一,汉字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官民统一师法的书法,这种唐楷体制下的楷书、行书、草书流行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是所有存在过汉字书法样式,流行历史最悠久的书法体系。

行书是汉末以来流行的书法,王羲之是行书大师,王羲之为首的《兰亭序》为代表的“天下十大行书”代表了魏晋书风和唐代以来统一师法的艺术特色。

唐代推崇王羲之书法,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书法是《兰亭序》和《圣教序》。

唐代流行最广泛的书法,为什么是行书而不是楷书?因为行书是最日常使用的书法。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草书是篆书体制下产生民间书法,书法样式有古隶、汉简、章草、今草、狂草。草书在唐代达到书法历史上的艺术高峰,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现代化的完成。

草书一直不属于最流行的书法,但是,草书也是书法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正字、异体、俗体字、简化字繁体字非常之多,所以,汉字难认识,因为同一个字,正体字就认识,简化字、俗体字、异体字又不认识了。

尤其是秦汉到南北朝这一段时间,汉字非常混乱,同时,也是书法艺术创造力活跃,书法样式异彩纷呈的最好的时代。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似此,对于我们认识汉字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我们要学习和欣赏书法之美更是有一定难度的。

书法有上品、中品和下品的艺术高下之差别。

怎么判断书法的艺术品级?这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欣赏的普遍难度。

例如,无论诗歌、音乐、绘画等等艺术,都有共同的艺术高下问题,所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也是提高书法欣赏能力的途径。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这是书法的难度的方面,但是另一个方面,中国的书法是我们汉学文化的核心的基础,是中国文化基础的基础。

因为我们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的记载来传承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典籍都需要文字来记述。

我们从小要学习中国文化,必须要学习写字,在写字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中国的文化和书法就有一定的了解了。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书法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自古就有汉字笔法和结构孰轻孰重的难题。

实际上,无论结构还是笔法,都是书法的基础难题,需要终身修炼。

尽管我们会遇到书法学习和欣赏的很多难题难度,但是我们仍然会把书法当做最亲切的文化图腾和文化艺术基因去膜拜传承。

所以书法也是门槛比较低的一种文化,因为人人都会感受到汉字书法基因的存在。

中国书法为何会觉得难写难学难认难欣赏?一分钟知道背后的故事

例如,哪怕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甲骨文,我们也会感觉到汉字文化的光芒。

所以在我们欣赏书法的时候,首先要能够分辨出汉字的历史,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美学上的价值判断,又是一个历史价值认同。

这就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之处,我们应该为中国书法的这种不同的难度而感到骄傲,而不是远离她。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感到越来越容易,如果我们远离了这种学习,那么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全面的复兴,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一定会复兴起来,重现中国人民在书法当中显示出的斗志昂扬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需要我们喜欢书法,懂书法,学习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