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想象美化真实物是几乎所有悲剧的根源

 z55j03b55 2023-10-22 发布于江西

立春/2023/10/22

人类最奇葩的愚蠢同时也是最大范围规模的愚蠢,就是把意愿在不知不觉中当做现实来对待。或者说是把现实中似是而非的东西当做是“我想像中所需要的东西”了。例如,在错误面前我需要正确,所以抓到一个跟错误不同的观点,就一厢情愿地把它当成正确来使用;我想要公正,所以就把各打五十大板的套路当做是公正;我需要无私的服务,所以由公帑供养的工作人员就是值得信赖的;我需要亲情,所以到民政局注册一下,我面前这个付了数十万彩礼的女人就能跟我同心共情了。人每当有了需要就产生出意愿,有了意愿就产生出向往,有了向往就产生出想象,有了想象就一厢情愿、不切实际地把大灰狼当成狗来养。人类社会自大打有文明史以来,所有的自找的麻烦祸害、自导自演的悲剧,无不源于这种愚蠢:通过想象把自己需要的样子附着在不是那个东西的东西上。


比如,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人,当然是希望自己学到的是正确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而非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漏洞百出、牵强附会且彼此冲突、众说纷纭的各家流派学说的大杂烩。但现实果真如此,又有几个此专业中的学人愿意承认呢?尤其是本土奥地利学派的信仰和学习者,他们需要在凯恩斯学说、新古典学派、计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这些荒谬错误的理论对面,有一派正确的理论可撑住经济学的天下,供人们学习。这种需要再正常和正当不过了,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著述和理论中,的确不乏正确的有价值的内容。研习经济学如果不知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为何物,几乎可以用无知来评判了。谬误流传时需要有真理来对付,这是需要,仅仅是需要。但真理是什么,在哪里,有没有被发现被表达出来,这涉及到现实,需要判断。不能用愿望去美化现实,或把愿望当成现实。而经济学的现实是,在传统经济学的各流派学说谬误面前,奥派理论中也不乏谬误,并不具有真理的地位。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以为:与已知错误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盲人摸象效应。殊不知,与已知错误观点不同的观点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另一种错误,而且还是未知的错误,并且不排除是更难察觉改正的更大错误的可能。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人群存在的地方都有国家和政府这种人为建构事物,这一方面说明法治系统是人群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它的实现又似乎离不开国家这种物件。因为任何人群社会都需要秩序,哪怕是能维护一种比肉食动物群体稍微高级一点的文明程度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是一种观念动物,在观念里先天就自然存在的东西尽管十分地不自然也很少有人去撼动它的存在地位。人们坚信维护和服务于公共利益必须依靠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巨擎怪兽以使得人们不得不服从,并且它也能够做一些个体和弱小组织体无力去做的功在千秋的大事。这其实是人们用观念制造出的一个神:公正无私──全心全意地代表公众,没有自我意识;无所不能──掌握最高程度的知识,了解每个人的需求,知道每件需要它做的事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做。比如应该生几个孩子,应该生产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理所当然,这是人们颇为正当的需要,是一种美好的意愿。但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一种可实现或已实现的事实的话,就不会为需要做出努力,而是变成一种盲目信念去努力维护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