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不明原因出现呼吸急促心悸案(十四、十五)

 华华YHBH0207 2023-10-22 发布于湖南

给读者的一封信:

    国医大师熊继柏说过,学好中医有三大秘诀:“读经典、多临床、多拜师”。对于读经典,刚出校园的年轻中医生,凡是勤奋好学、业精于诚皆能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多临床,因自己须发未齐却未必能有足够的临床机会;而“道不轻传”,在多拜师上更是难上加难,终其一生未必能得到高人指点,常在错误道路上寻寻觅觅,终生留憾!

    如何让读经典、多临床、多拜师三者有机结合,有效传承中医是历代中医仁人志士一直探索的问题。

    本人2020年在群中认识肖春宏老师。肖师对各家经典学说理解透彻,讲解通俗易懂,临床运用自如,其结合《内经》、《难经》及历代舌诊医家之经验,独创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奇经八脉舌诊”,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断速度及治疗有效率,堪称当今舌诊绝学。这既顺应网络诊断的需要,又适合临床经验不足的中医师或在校医学生的中医学习。因为各种舌象可以直观反映五脏六腑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似脉诊“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从而提高大家学习兴趣,帮助大家快捷掌握中医诊疗,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2021年,我一个朋友患疑难杂症,开始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在网上诚邀肖师会诊,没想到治疗效果出奇的好。因此推而广之到更多的疑难杂症,其疗效均不错。而且在会诊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中医干货,水平无形之中逐渐提高。因此,我决定将这些会诊实录成册,也许可帮助更多的中医人士快捷成才。

                               ——曾艺文

编者述:

    本书汇总肖春宏和曾艺文两位中医师一北一南网络会诊,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与急危重症。每一案、每一诊,皆有对疾病病情变化的深思与讨论,精细到对每一方每一药的“咬文嚼字”,力求达到仲景大师所说的“随证治之”。其中每一诊有所得不加以粉饰,有所失亦不加以掩盖,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医精髓,真切体会到大中医之神奇。因为是网上看病,脉诊多有不便,“有诸内,必形诸外”,故重点突出使用望、问二诊,尤其是望诊中的舌诊,使我们领略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堪称当今绝学的“肖氏奇经八脉舌诊”在中医诊断中的效率及精确率之高。

     纵观古今医案,大多简单记录病史与方药,案后附以按语。这很难使读者身临其境,体味理、法、方、药运用之妙,只有悟性极高者方得其道。而此书每一诊、每一方及每一药的精微分析好似“临床再现”,使读者身临其境,如同拜师跟诊学习一样,见证每一医案临床,见识一生难以遇见的病案,从中丰富中医基础理论,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编者对读者建议:近段时间将连载肖春宏与曾艺文两位中医大师会诊完毕的病案,每一诊主要有两大板块,首先是病情变化记录,这一板块主要帮助读者身临其境了解病情变化,建议学习者多停留于此,思考自己如何诊治疾病,然后参照两位大师会诊治病过程以思考自己的不足;后面第二板块是原汁原味地呈现两位大师每次诊疗时对病机、方药等的讨论,帮助读者从中体味中医临床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从而快速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连载·

不明原因出现呼吸急促心悸案(十四、十五)

十四诊:2022.4.24

病情反馈:药后,整体感觉比较舒服,平常也比较平和,胃部胀气也好转,胃口也很好,大小便正常。

这个星期比较不舒服的地方是:

1.还是会有紧张和焦虑感,已经比上周减少很多了。

2.说话时间长了就容易有气顶着的感觉,比上周感觉气弱一点,说话多了或者走路久了容易疲惫。

3.周五周六有点咳嗽,主要是夜里有点咳嗽,不多,但咳起来会咳一阵。

4.这个星期试过两次耳鸣,左右各一次。

图片

图片

注:上为十四诊舌象。

注:下面是肖春宏与曾艺文两位中医师十四诊会诊过程

曾:肖师,晚上好!广州经理复诊来了,请抽空看看!

肖:收到

下位十三诊舌象

图片

下为十四诊舌象

图片

注:十四诊肝位与之前相比没那么凸

肝位不凸了,舌根凹变浅了一些,舌体的神态舒展一些,不像开始拘紧。夜间阵咳,应该是肝咳。这次要好好斟酌,磨刀不误砍柴工!

曾:对,肺位略凸可能是咳嗽之原因可能是耳鸣的原因

图片

注:肺位略凹

肖:嗯,与用五味子收肺气有关。

肖:说话时间长了就容易有气顶着的感觉,比上周感觉气弱一点。

这个地方,我没看明白。是气顶着的感觉弱比上周弱了,还是力气感觉比上周弱了?

曾:他的意思应该是气力比上周弱点。

肖:噢。

曾:但我估计与肺气不降有关并不是真正的气力弱

曾:肾阴足致肺气足,可能致肺部略凸估计与肺气不降有关。

肖:赞同,肺位略凸,应该是肺不降。

肖:我在考虑:舌下静脉只通了一次,但是没保持住,是何故?

曾:圣愈汤,生脉饮补后因肝郁而致心肾不交,故出现上述症状看舌郁火较甚,肖师,我想上次大方向正确,但要注意疏肝降郁交通心肾

肖:嗯,有郁火,上次未疏肝。此外,冲胃气逆,是气郁化火主因。

曾:对!

肖:琢磨,让肾纳气,让肾摄纳冲脉之气,别上冲。

肖:曾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始终有苔,这几天,我考虑,肝肾明显不足,是否湿入下焦肝肾,阻血脉?即有三甲散证之意。

”钻地弹三甲散正式出场)(覃:治疗始终有效,有效到一定程度后,又遇到瓶颈,始终无无法完全解决,须重新思辨,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两位大师是如何思辨的?如何处方用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覃:三甲散

提要:吴又可在《温疫论》中,首次提出主客交病,用三甲散主治之。

一,【主客交理论】

主客交病,“主”是指人体经脉中的营血,“客”是指侵入人体的疫邪,湿热之邪。“交”是交结、胶固之意。主客交病,即是人体正气不足,无法托邪外出,邪郁于体内,最终与经脉中的血交结形成痼疾。可见,主客交讲的是病机。

二,【三甲散组成】

鳖甲、龟甲、穿山甲、蝉蜕、僵蚕、牡蛎、土鳖虫、白芍、当归、甘草。

三,【三甲散方解】

三甲散,以鳖甲、龟甲、穿山甲为主药,养阴通络,寓通于养;牡蛎助三甲软坚散结;蝉蜕与僵蚕相配,轻清宣透,息风通络;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助龟甲、鳖甲滋养阴血;土鳖虫破血逐瘀,消积通络;甘草缓中和药。诸药共用,既针对主病补养阴血,也兼顾邪胶着于血脉的客病,攻补兼施。

注:上面内容出自肖师讲课。

曾:真有可能,肖师!

肖:之前各诊,思路主体是正确的。现在咱哥俩,尽量把问题分析透,这样治疗效果,提速!

曾:幸得肖师高技才看得出,想得到。

肖:过奖!曾师,不能面诊,摸不到脉,让,再测一下血压,作参考。

曾:血压是116/84mmHg (上次的101/84mmHg)

肖:噢,正常。

肖:

图片

肖:络脉赤,主络脉瘀。

曾:气滞?

肖:气滞肯定有。

曾:气滞引起的?

肖:舌下,除两条静脉之外,细小的血管赤,为络脉瘀。络脉瘀,是血病,需治血,化瘀通络。静脉瘀,是气病,一般是气滞,需行气。

曾:这样呀!

肖: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脉”主管运气血到各脏腑。络脉主管渗灌气血进脏腑,络脉不通,补脏腑补不起来。这几天我就考虑这问题。

曾: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肖师,那怎么调整为好呢?

肖:现在看见的问题:

一是心肝肾阴血不足,我们没少补,有效,但是没根本性扭转局面。二是有苔,时腻时燥,我们也化痰了,有效,但是没彻底清除。

三是络脉瘀,我们也通了,变化不大。

肖:现在到了“攻竖”,阶段了

曾:就是用新三甲散?引血中邪外出?

肖:嗯,我反复斟酌化裁这个方

曾: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起,当以治湿为本。湿去则热孤立,故同时分消三焦湿邪。

肖:对,有湿热无疑。肝肾不足,病是湿热惹的祸。

曾:听肖师这么说,有点眉目了。

肖:三甲散,用了半个升降散,我再考虑:是用姜黄与大黄(都用少量)降血中之浊阴,还是用薛生白的土鳖虫与桃仁,降血中之邪于下?

曾:我认为湿为主的湿热用薛生白的土鳖虫与桃仁好点吧?

肖:有道理。

曾:请肖师斟酌一下方!

肖:圣愈汤还用,用杏仁,厚朴,茯苓,三焦分消湿邪,湿去热孤,热容易清解,加个山桅清热,并有利水作用。再用薛生白的三甲散。大体是这样。

肖:曾师,您也再斟酌一下方。

曾:肖师,是否合用桔枳二陈汤加竹茹健脾清热化痰湿,调理气机?

肖:好主意!

曾:剂量请肖师把握一下!

肖:各药剂量,也不可忽视。

曾:对,所以想请肖师把握!

肖:我考虑一下,明早发给您,曾师。

曾:好!肖师,是否留下紫石英固冲气?

肖:留紫石英。

曾:嗯,明早期待肖师处方!

肖:

桔梗6克,杏仁10克,法半夏12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厚朴8克,黄芩10克,桅子6克,茯苓15克,龟板10克,鳖甲10克,甲珠6克,土鳖虫6克,牡蛎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蝉蜕5克,僵蚕5克,甘草5克,紫石英20克,丹参15克,人参6克,黄芪20克。

曾师,请您过目!

思路:1,舌肺位略凸,说明肺气郁滞,咳嗽说明肺气不降。用桔梗,杏仁宣降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降则全身气行,必竟肺以降为顺,故杏仁比桔梗量多些;胃胀减轻,但是还有,说明升降之枢不利,用二陈汤驱动脾胃枢轴,侧重降胃逆,故加竹茹,与陈皮构成竹茹橘皮汤之意。加厚朴,与半夏构成半夏厚朴汤之意,降气化痰。加紫石英降冲脉,则降胃安冲。此外,加黄芩,桅子,与厚朴,半夏,辛开苦降中焦湿热。此外,杏仁,厚朴,茯苓,三焦分消湿邪。

2,吴又可的三甲散,滋阴力强,通络力弱。薛生白的仿三甲散,滋阴力弱,通络力强。我看,他络脉不通,不是十分重,而肝肾阴虚明显,故用吴又可的三甲散全方,解决主客交浑,正虚邪恋。

3,加黄芪,人参补气,丹参补血凉血。

曾:肖师早!您考虑真全!多谢!!

肖:曾师,您再挑一挑毛病,使方对证更准些。

曾:不敢挑,也真挑不出,让临床疗效来挑吧!肖师。

肖:曾师,您太谦虚了!

十五诊:2022.5.2

病情反馈:药后,整体感觉也比较舒服,平常也比较平和,胃部胀气也好转,胃口也很好,大小便正常。

这个星期比较不舒服的地方是:

1.这周可能天气热,汗比较多,有时候晚上睡觉也有汗。

2.说话时间长了就容易有气顶着的感觉,比上周感觉气弱一点,说话多了或者走路久了容易疲惫。

3.这周有点咳嗽,主要是白天和夜里有点咳嗽,不多,但咳起来会咳一阵,感觉喉咙有时候会有点痒。血压是107/75mmHg

以下的舌苔照是还没有刷牙。

图片

图片

注:上为十五诊舌象。

注:下面是肖春宏与曾艺文两位中医师十五诊会诊过程

曾:肖师,舌底静脉终于凸显完整很多了,肖师通络非常准确成功!

肖师,气虚可能汗多所致,咳嗽,喉痒乃肺气不降(舌前凸)所致,下一步在原方案基础上是否加强降肺气、潜阳,引归浮阳?请肖师抽空指导!

肖:曾师,1)没用发汗的药,出汗我考虑是辛凉宣透主动出汗,透邪外出的表现。也有气虚自汗因素。(2)舌下静脉一共通了两次,都是通络的结果。现在舌下静脉周围有雾状物,主痰湿。苔也腻,主痰湿。是否是陷于血脉的痰出来了呢?三甲散的作用就是治肝肾不足,湿热陷于血脉。(3)我认为上次方宣透上焦有余,开中与渗下不足。应加强中焦运湿和下焦利湿。中焦加薏米或苍术。加六一散,即滑石与甘草,利湿热。(4)肺位凸,有邪气,应该有郁热。舌中与下都凹,脾气不足,肝肾精血亏。

咱们再好好斟酌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

曾:三甲散将陷入血脉之湿热拉出至中焦,再三焦分消,同时填补湿热内陷肝肾之空洞,肖师英明、伟大!请肖师再仔细斟酌出方!

肖:我去办点事。曾师您先拟个初步方,之后咱们俩研究。

曾:好的,您先办事!

桔梗6克,杏仁1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厚朴10克,黄芩10克,栀子7克,茯苓15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甲珠6克,土鳖虫6克,牡蛎2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蝉蜕5克,僵蚕5克,甘草5克,紫石英25克,丹参15克,人参8克,黄芪20克,薏苡仁15克,苍术10克,滑石15克,丹皮5克,牛膝10克。

肖师,按照您的思路,我初步拟了一方,请指教!

图中黄色部分是我改动的。

肖:好!就这样定!

欲知此诊效果如何,且听下期分解。

中医师简介:

肖春宏:吉林人,一位没有“大师”称号的真正“中医大师”!热爱中医,情系中医,传承中医,粉丝无数。精通中医各家学说,融会贯通于临床治疗,自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奇经八脉舌诊辨证”,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断的速率及治疗有效率。曾师尊称他为“一部临床中医百科全书;一位五十年难遇的中医奇才,日后必将载入中医名人史册!”

曾艺文:湖南人,真正的“铁杆中医”。毕业后3年就因中医而成为了鼎湖区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被大家尊称为年轻的“老中医”。临床30年来,一直坚持纯中医治疗内、外、妇、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赢得了省内外众多患者的青睐!

肖春宏与曾艺文中医师因相互情系中医而网上相识、相交。2021年开始网上合作会诊,一起治疗了各种疑难杂症,帮助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展现了中医神奇疗效,开创了中医诊疗新形式。一起传承中医,无私、无悔、无倦,废寝忘食,乐于其中!时人云:“肖氏,北方人;曾氏,南方人,一北一南,从未见过面,竟然也能因'中医’而愉快合作治病救人!奇事也!”

附:

曾艺文主任中医师坐诊地址及时间: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每周一、四上午

肇庆鼎湖中医馆(建能中医诊所):每周一、三、五晚上,周六早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