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临王羲之草书手卷

 吾君书香苑 2023-10-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闵行博物馆《万历那年——明十三陵万历文物特展》中,展出了一件闵行区档案馆所藏董其昌临王羲之草书手卷。本件展品是董其昌临王羲之法帖的典范之作,是其艺术大成时期师古不摹古的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
图片
董其昌临王羲之原作,文字有若干差异。

· 敬和帖
图片
释文:
敬和在,彼尚末议,还增耿耿。

· 不面帖
图片
释文:
隔日不面,悬迟何极。计足下令人兼具此等事势,速令垂报也。

· 东阳帖
图片
释文:
近日东阳绝无书问,忧心何可言,想足下当尽能致。

· 归安
图片
释文:
归安送矣,书足下可至。诸贤书云,朝廷失之,转觉阙然,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此言深也。但云卿当人何以如梦,恐卿表将复经年,想仁祖差时,还内镇,慰人情耳,皆在卿怀。

· 瞻近帖
图片
释文: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在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矣。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 平康帖
图片
释文:
夫人遂善平康也,足下如可不冀行复面。王羲之顿首

· 中郎女帖
图片
释文:
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此亦当在君耶。

· 大热帖
图片
释文:
便大热,足下晚可耳。甚患此热,力不一一。王羲之

· 二月廿日帖
图片
释文:
二月廿日羲之得六日告,为慰,寒,尽(想)各安善,司马之无还问,耿耿,仆可耳。力不具,王羲之。

· 道意帖
图片
释文:
旧志道意甚勤,至不?知为尽心,朝夕而今(已),有所希耳。一自但(任)之耳,当以君书示。

· 荀侯
图片
释文:
荀侯佳不,未果就卿,深企怀耳,安好音信,那可尽(明公还)得归洛也。计(令)解有悬,休寻。

· 袁生
图片
释文:
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也。
临右军帖

图片

董其昌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供职于翰林院。然而,初入宦海的董其昌便遇上了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为了册立太子一事,朝臣们互相结党,争斗不休。奉行明哲保身的董其昌告病辞官,回乡隐居。之后数度致仕又数度辞官,终究在明末晦暗的政局上未能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

然而对董其昌来说,官场失意却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在家中“养病”时,董其昌潜心于书画之中,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将各家之所长融会贯通,竟成一代书画之大家。

董其昌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去世。1644年,南明福王追赐其谥号“文敏”,与宋末书法大家赵孟頫相同,可谓极尽哀荣。

董其昌开始学习书法的契机,源于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根据董其昌本人回忆,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参加了松江府的会考,原可夺魁的他却因为试卷上字迹太丑,遭到了考官衷贞吉的嫌弃,将其排在堂侄董原正之下,屈居第二。受到刺激的董其昌发奋临池,刻苦学习书法。先是临写颜真卿和虞世南的字帖,又拜入书法名家莫如忠门下,开始学习魏晋风韵。在数十年的刻苦练习和博采众家之长后,董其昌终于在书法艺术中开创了自己的道路。“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董其昌吸收了前人的风格与技法,结合自己的心性,以秀逸、淡远、爽俊为书风,开创了名噪一时的云间派。

康熙、乾隆时期,董其昌的书法得到了极大推崇,康熙帝为其墨迹题跋道:“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

董其昌深受禅宗思想影响,在绘画中他提出“南北宗”论,将艺术创作比作参禅悟道,轻“匠气”而重“士气”,认为画作是艺术家自身修养情趣的展现,注重通过人格的修养而展现艺术家的气韵。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这种想法也完完整整地体现了出来。他的书法作品受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理念的影响,用笔虚灵,“不使一实笔”。其笔势有来有往,有去必有回,生动灵活而曲尽其妙,千变万化而气贯韵满。这是董其昌关于“劲”与“虚”、“势”与“韵”最出色的辩证论述,并在自己的书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形与神的巧妙契合,于灵巧的行笔中透发出清淡幽远之气,一扫浓艳风华,抛却俗尘直逼化境。

而在临习古人书帖之时,董其昌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在《容台别集》中他提出:“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那叱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相比习得前人用笔技法达到形似,他更加注重学习其内涵与神韵,故云“能离”。“自临帖者,只在形骸,去之益远”,“若形模相似,转去转远”。

“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不追求形似,而重得古人精神,这就是董其昌所谓“意临”。意临打破了以往临帖重视形似的取向,更强调书家临帖书写时的创造性。这时,原帖只是一个参考,甚至只是一个文本而已,书写时的自由发挥才是重点。书家不必步趋原帖,文字上可以节临,可以跳临,哪怕文句语义不通也可以;字形上,可以脱略形似,遗貌取神,甚至可以完全自运,不考虑原帖的字形笔法;书体上,可以与原帖一致,也可以跨书体,如董其昌存世的一件临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手卷,原碑楷书,临本竟是草书。意临代表了董其昌书法创作的积累和生发,是他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