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师德教育的两个问题

 彬彬有武 2023-10-2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01
回望古代教育史,泱泱华夏,涌现出多少杰出的教师,他们或著书立说,留下深刻的教育思想,或创办书院,泽被乡梓,作出光辉的教育事功,但他们并不是师德教育的结果。
放眼民国时期,头脑中会一下子想到那些名垂后世的著名中学、大学,还有一连串的教师名字,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教育家,中西贯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也不是师德教育的结果。
我们回不到过去,但我们却需要思考,今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特别需要什么呢?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良好的人文文化的滋育
这个文化就是崇尚知识与真理。一个社会若知识与真理受到实质性贬低,形成崇拜实利的文化,要么学校也退变为复制这种文化的场所, 而不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要么教师职业会较少得到人们切实的尊重。这样的文化注定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在师德上见贤思齐和自我砥砺。
这样的文化中,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请教老师时,老师不会斥之为闲思,不会告诉他,“这个考试不考”,要知道,这是一种残忍,打击的是一个人在最好的年龄段的最宝贵的理智热情,因而是一种罪。诚如小波说,“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这样的做法多了,会把孩子的心灵也带向愚蠢。
这样的文化中,教学文化也充满了思性,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道求真、一起进步的过程。在法治的范围内,教师拥有审慎思考后的表达观点的权利。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忧虑对教师扩大化举报的文章,我们真的关注此类问题,教育场域若任由这种扩大化的举报泛滥,会产生何等严重的后果。
这个良好的文化就是崇尚个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这样的文化中,学生得到的是来自教师群体的熏陶,每个人都给他们不同方面的良好影响。多年后,让他们深情回忆的将不只是某个教师,而是一个教师共同体,一个美丽、恢宏、局部殊异但整体和谐的教师群像。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一个严格的入口关。
教师是育人的,育人需要见识、智慧、能力、情操,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老师的。把好入口关,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底座。有些素养是考试无法鉴别的,必得有一种能够对品行、心性做起码考察的环节、机制,把那些品行不端的不配当老师的人通通拦在门外(这样的环节、机制,世界上也不是没有,只是我们缺少看见,缺少把相关制度建设作为方向的努力),也让品德好但能倾和兴趣不合适当老师人去追随他们的所爱,而不是出于谋生的无奈进入教师行业。这个入口关向世人无声而庄严地宣示:教育重地,不合格者勿入!入口关严了,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一个畅通的退出机制
道德防君子而不防小人,对于教师的失德行为,我们更要从效果层面去构思治理路径。
让教学能力和品德低下的教师出局,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出入学校,赖在课堂这神圣的殿堂。而这又需要建立起一个有利于选择的机制。选择的需求就蛰伏于人心深处,买件衣服还需要好好选择,何况受教育呢。选择就是人性,有利于选择,必有利于孕育优师。
让触犯法律的教师都能受法律的制裁,圣的法律要被每个人尤其是教师敬畏性骚扰的,猥亵的,把人打残的,有一个处理一个,一个也别放过。要积极地、认真地严查、严审,别拖,拖到受害者抑郁了,跳楼了,舆论发酵了,才有行动,迟来的正义其实已经不是正义。别只把肇事者调离教师队伍,调到后勤,后勤不是这类教师的庇护所。还有量刑,也要科学,别只拘留或者三两年,他们伤害的不是别人,是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未来。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让教师安于教学的荣誉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没有奖励,但奖励什么、奖励的程序、由谁来奖励、设置多少奖励其实都是值得细思的问题。优秀、先进的标准需要好好澄清。奖项过多、标准模糊甚至违反教育本性,又要自己去申报(自己说自己的好话),这样奖励只能异化教学。甚至成为公众鉴别教师的反向标准,毕竟诸多荣誉加身后又翻车的教师大有人在。泛滥的荣誉、轻率的各种评选使得校园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热闹、喧嚣、浮躁,我们已经忘记了关于荣誉的最朴素的标准:口碑。我们忘记了教师的荣誉只有落定在学生身上才是不是虚幻的,学生身上新质的缓慢生长,心里眼里都有光,对世界保持好奇,有担当,会思考……这些是身为教师的荣耀。当我们说到教师的优秀,说到教师饱满丰盈的职业幸福时,岂可缺失?
……
必得好好思考这些,多向扎实地做实事,谈师德建设才有实质的意义。如果我们不去深层地去考量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是多一些发自内心的忧思和批判(不要小看批判,都不批判了,不正常的事儿也就被正常化了),而张口闭口就是师德,这是思维的懒惰。因为,谈师德是最简单的!必须知道,如果我们不用心致力于教师发展的各项条件,而一味以师德去规范,本来正确的师德教育就会蜕变为对教师的规训。

图片
02

第二是泛师德的问题。我们把智、能因素之外的东西都归为师德,泛化了师德也窄化了人类浩瀚而斑斓的精神世界。比如耐心,比如情绪管理,这不是德的事,这涉及性格、气质。求真也是,与道德有关,但不全是道德的事。审美就更不是道德了。
我们对教师广阔的精神层面很少探寻,老是围着一个德字转,又有一个唯师德的问题。
这与我们“道德人性论”的文化传统有关,即把道德被设定为人的先验本质,道德在人生意义实现中占有本体性的地位,道德完善负载着几乎全部的生命价值,道德占据了心灵生活的大部分,非智力因素之外的我们都习惯于归为德的范畴,想什么事都愿意从德入手,又落到德。比如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夫子看重的还是《诗经》让情性、品格归正之功能,朱子曾经引用程子的话说,“思无邪”者,诚也。诚,主要还是个道德概念。
前几天,看到一篇论文,里面强调美育的品德教育价值,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规范、要求。美育当然有道德培化之效果,道德培养也需要借助美育,道德教育要是能做出美的意味和感觉更好,但把美育的效果最终定位于道德培养,把美育落定在德育,问题就大了。美育当然有社会性,但还有超社会的一面,消解社会规范带给人的束缚感、紧张感,审美的价值归宿是让人得自由,不是守规矩社会规范是要遵从,但想象、情思却可以也应当是自由的,行为需谨严,想象和情思需放逸。否则人就成了活死人,如果把审美直接等同于道德规训,那最后就是铲除这些珍贵的东西,就是把人变成木头,一个人心灵板结、迟钝,是不会有什么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境界的。
历史上优秀的诗文如《兰亭序》《登幽州台歌》《赤壁赋》《庄子梦蝶》《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都不是社会道德的教化都有超越于道德遵循之上的人生觉解和宇宙意识,所以才千载过后仍与我们联通,动人心弦。美育也只有到达对人生和宇宙体悟这一层次,它对道德的提升才是可能的,如果说美能储善,这恐怕也是其中的重要机制。
回到师德建设,我们是不是也把很多不是师德的内容归为了师德呢?我们在教师素养问题上是不是只围绕师德转呢?我们总是想在道德上去教育人,而不是宽阔地去理解人,这样教育小孩,效果都差,何况是对成年人的教化呢?
重视师德当然是对的,但泛师德、唯师德,则可谓狭隘和蒙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