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食少腹胀消化慢,中医讲脾胃虚弱要分清胃强脾弱还是胃弱脾强

 贵而全之 2023-10-23 发布于湖南

‬脾胃病在门诊日常诊疗中非常常见,今天,我遇到了一位患者为孩子看诊脾胃失调的问题,这位名叫清林的男宝宝今年六岁,宝妈讲到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因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好,有好几次喂得过多后出现夜间睡眠不稳,睡觉时身体热不爱盖被,夜间总翻身腹胀腹痛,而且口腔总有异味,心烦急躁,最大的特点是总想多吃,近两年稍微吃一多一点就会出现上述表现,看诊后表现孩子形体消瘦,舌头红舌苔厚腻脉象滑数(快而有力),我对宝妈讲孩子脾胃不和可以确定,但属于脾胃失调中的胃强脾弱,实际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医脾胃虚弱中还分为胃强脾弱和胃弱脾强,今天朱大夫就讲讲二者的区别。

点击加载图片

胃强脾弱需要健脾兼顾清胃热‬

“胃强脾弱”最早出现在《伤寒论》,记载着“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里讲到的其脾为约就是因胃气强(胃热亢盛),亢盛的胃热约束了脾的运输津液的作用,引起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的症状。实际上这只是胃强脾弱的一个症状,具体表现还与其失调特点相关。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点击加载图片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通俗讲胃好比是装食物的囊袋,中医讲胃为水谷之海,它有分泌大量胃液初步消化食物的能力,但主要运化代谢食物和水的脏器是脾,古人讲胃是受盛之器,脾是消磨之所,饮食转化为气血和粪便糟粕需要脾的运化来实现,如果饮食过多或者过食辛辣超越了脾的消磨能力,出现饮食停滞在胃中,食积化热形成胃热,即是胃强,脾运化无力即是脾弱。

胃气强并非真正的强而是因胃热而导致病态的功能亢进,例如胃强脾弱常有饮食亢进,看到什么想吃什么,最大的特点是胃能装进去食物,而脾不能运化食物,所以吃进去比较大的量,然后胃肠饱胀感明显,腹胀的与气球相似,口腔因胃热而有口干口苦,口臭舌红,腹部因脾弱而肠鸣腹胀,大便溏泻,偶尔也可因胃热而大便干结,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食而善饱,每饱又作反胀者,胃强而脾弱也——唐容川.《医学见能》

点击加载图片

胃强脾弱需要清胃热,健脾胃,清胃热首选黄连,炒栀子清泄胃火,广藿香,黄精,麦冬滋养胃阴,健脾首选四君子等。儿童最好是少吃多餐,避免晚饭吃的过晚,睡前少吃东西,以柔软易消化食物为主要饮食习惯。

胃弱脾强需要健脾祛湿促进胃肠蠕动

饮食油腻生冷最容易减弱胃的动力,过度忧愁思虑造成脾运化水的能力下降,水湿停滞困阻脾胃,形成湿邪困脾,即是脾强。所谓强并非真强而是因脾主湿,湿易伤脾,脾被湿困而引起的虚弱性功能亢进。胃动力减弱,表现为装不下也推不动食物的消化。

点击加载图片

脾强者,‬口有甜味,身体困重,舌苔白腻,大便不调。胃弱时,有饥饿感也想吃东西,但因胃动力不足出现饮食量少,大便多出现习惯性便秘,这种情况就是脾强胃弱易发生的问题。

调治以大量的健脾药为主来推动胃肠蠕动,祛湿健脾,改善胃弱的局面,如枳术汤,平胃散等加减较常用。脾湿首先要少吃生冷,减少海鲜,凉菜,酒食的摄入。

点击加载图片

温馨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个人经验,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