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一法师:面对诋毁,与其去争辩,不如学会包容

 辣农报告 2023-10-23 发布于湖北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佛教中有一句名言:“心外无物,心内无尘”,即将自己的心灵保持清净,不让外界的物质和纷扰扰乱内心。

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看待世界,把精力浪费在挑剔别人的缺点上。相反,我们会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并欣赏他们所做的贡献。
印度圣人毗湿奴的话:“敬畏之心,才是心灵的净化剂”。
只有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敬畏,才能真正净化我们的心灵,超越我们人性中的丑陋,成为更加高尚、有智慧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挑剔别人的习惯,用敬畏之心看待自己和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成为一个真正优秀、有价值的人。

01/

以前曾经在文章中讲过莫言买桃的经历,让人想起了一句话:“贵不在多少,而在有无;贱不在物价,而在嘴脸。”
这位卖桃的显然没有识别出莫言的身份,却一再挑剔、污蔑他,可谓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古代思想家墨子曾说:“挑剔他人之不足,乃以示己之自足。”
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心态,因为它只会将人们推向孤立、疏离和仇恨。

对比而言,孟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强调了自省、自律和自我改善的必要性。
因为只有自己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容忍他人的缺点,减少对别人的指责。
人生苦短,何必与他人过不去?恩格尔说过:“如果你想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懂得容忍。

在大多数情况下,容忍比指责更能解决问题。”
当我们能够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不同之处,而不是挑剔他们的缺点。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而自欺者却是最多的人。”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反思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不断的努力来改善自己。

只有当我们在内心深处保持着善良和宽容,才能让生命更加美好。

02/

在面对挑剔和苛责时,很多人习惯性地辩驳和反击。但真正成熟的人,是明明有能力回击,却仍然选择了宽容和放下。

像弘一大师在《格言别录》中所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我们可以从莫言和他的表妹的故事中,看到这种成熟的品质。表妹曾因为脚长六指而受到歧视,导致她一直不敢在别人面前脱鞋。
当女教师强迫她脱鞋时,她的秘密被暴露,她怨恨女教师多年。多年后,当莫言得了诺奖时,表妹却突然要敲诈他。
虽然表妹掌握了莫言的两条谣言,威胁要让他身败名裂,但莫言最终选择了宽容和放下,而不是以牙还牙。

《道德经》中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这意味着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但与恶人为善需要更高的境界。

在生命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剔和刁难,但若处处计较,只会让自己落入纠缠的旋涡。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体察他人的难处,谅解他人的过失。

用包容的胸襟待人处事,用善良的品格化解矛盾。
少一点计较,就少一点冲突;多一些包容,就会多一些美好。

正如佛教高僧所言:“宽恕是一种能力,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宽恕不是为了让别人开心,而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无愧。” 
若我们都能学会宽容,包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将人生注入更多的爱和美好,也许这个世界会更加和谐,也许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03/

在遇到争执时,聪明的人往往能从他人的过错中,反观到自己的不足。
然而,层次越低的人,却往往爱挑剔别人,而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
佛教高僧曾说过:“能正视自己,方能超越自己。

不能正视自己,便成为自己的囚犯。”
莫言在文坛上曾遇到过一个危机。
荣誉扑面而来,他变得浮躁。
他写小说时越来越喜欢炫技,遣词造句也变得晦涩难懂。

朋友朱向前认真地批评了他,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热议,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哄。面对如此局面,莫言没有争辩,而是认真听取了对方的建议。
果然,从那之后,莫言的文字逐渐变得朴实无华,更容易被人理解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强者自证,弱者需要证明自己。”层次越低的人越需要通过挑剔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层次高的人则会主动反思自己,寻找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

圣人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他认为,每天要反省自己三次,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批评别人总是很容易,一张嘴一伸手就能完成。

但难的是眼睛向内看,反省自己。
只有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从每一次争执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和提升自己。
佛教高僧曾说过:“不改过,便是祸根。”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04/

有一位著名的高僧说过:“不要看别人的缺点,而要看自己的不足。”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一味地挑剔别人,而是要先反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些只会挑剔别人缺点的人。
他们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只会在别人的问题上指手画脚。

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相反,真正的成功者,遇到问题时,会第一时间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去改进。
他们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不断地反观自己,学会接纳别人的优点,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活出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