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真正的聪明人都异于常人,在这三件事上,80%的人做不到

 辣农报告 2023-10-23 发布于湖北
曾国藩出身农家,最终却成为“千古第一完人”。
他从政十年,七次升职,一口气晋升了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是满清第一位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人,并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安然退出,临终前得到了清廷最好的“国葬”待遇,并让自己的子孙都有福气。

在曾国藩的人生里,他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都与他的处事风格有关,曾国藩很会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舒服,很安心。
要让家人对你放心,上级对你放心,下级对你放心,朋友对你放心,也要让敌人对你不“放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放心”蕴含着一个人的品格,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

01/
话不多,我放心

与人交谈,总是对照别人的短处,夸奖自己的长处,或指着比人的短处不放过,都是为了贬低别人,从而抬高自己。
这样的行为是典型的心胸狭隘,被人所不齿,也容易遭人嫉恨。

所以说话要给自己留余地,从语言上把自己逼到绝境的人,绝对是愚蠢的。
那些没有涵养、浅薄而又俗气的人,常常是那些滔滔不绝、嘴上不饶人的人。
所以,讲话要有分寸,用言语将自己逼迫得走投无路的人,那就是傻子。没有自制力,肤浅,庸俗的人往往是口无遮拦。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有人问墨子:多说话有没有益处?
墨子笑着说:青蛙、蛤蟆整天不停地聒噪,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引起人的注意,甚至让人厌烦,而公鸡仅仅每天清晨一声啼叫,大家就明白天要亮了,记住了它的存在。
可见,话说多了并没有好处,只要说的是时候就行了。
这些无不展示曾国藩的“戒多言”,也说明只有精辟的、有价值的见解才会受人欢迎,口不择言、夸夸其谈反而会令人生厌。

曾国藩的“戒多言”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那时候,他刚刚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正是他最得意的时候。
一次,他的老朋友郑小珊来为他的父亲庆生,曾国藩在他面前说了一通胡话,郑小珊很是失望,离开了。
曾国藩后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将自己的错误写在了自己的日志上。

曾国藩认为“多言”是一种恶德,必然招致厄运。
讲话要留些空间,别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个剑拔弩张、喋喋不休的人,必是浅薄俗气、缺乏涵养,不受欢迎的人。
曾国藩一生都致力于“戒多言”,不但每日都要检讨自己“多言”的行为,并将其视为家族训诫中的一项重点,并向子女不断地进行教育,一再地加以强化。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立身最忌讳轻浮和自满,说些不恰当的话,或自我夸耀、撒谎吹牛,这样只能给自己招致灾祸,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说话喋喋不休的人,浅薄粗俗,难成大事。

02/
聪明的人,懂得让功

一八五三年,曾国藩以举人之身从军,建立了“湘军”。
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湘兵竟然能打出如此辉煌的战绩,终于把太平天国的大火浇熄了大半个中国。

曾国藩又是怎样训练和经营湘军的?湘军的经营,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手下“放心”,信任自己。
曾国藩有句名言:“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南京之前,打下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是安庆。

可以说,曾国藩和曾国荃两个人,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曾权,若非他以一己之力,死守安庆城,湘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但是曾国藩上书的时候,竟然将这场战争的策划的功劳交给了胡林翼,而将这场战斗的功劳交给了多隆阿,这一点让曾国荃大为恼火。

“安庆是我拼死一年多,拼死攻打下来的,怎么能拱手让人?”曾国荃义愤填膺地说道。
曾国藩抚着胡须,笑而不语。他的智慧和心机,又岂是曾国荃这样的草包可以揣度的。
“让贤”给曾国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利益。
一层,就是让人信服。其他人的贡献,被认可,超过预期,也就顺理成章地支持曾国藩了。
最主要的是,这样既能解除朝堂上的怀疑,又能让朝堂上的人相信曾国藩。
古往今来,掌握兵权的大臣,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你知道,你就不会犯同样的问题了。

03/
聪明的人,不占便宜

不管是什么方式,什么性质,什么动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
曾国藩曾说: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曾国藩派遣容闳到美国去买机械,这可是一件大肥事,官员们都知道,容闳肯定会带着礼物来的。

可是,曾国藩在那个时候就出京了,为了这件事,他特地给自己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容闳送的东西,价值不超过二十两白银,就收下,要是超过,就退掉。”
收下小礼,是给人面子。拒绝大礼,是坚守原则,是仗义轻财。
曾国藩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轻财,所以留住了人才。这样的领导谁不愿意跟随,又有谁不放心呢?

古人以德治天下者,天下总是大而兴之,倘若是以武治天下,天下必乱之。这一生,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真君子,沉稳如山,为人端庄,不骄不傲,不欺人,不贪小利,不讲义气,不讲功劳,这才是真君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