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牟艳洪 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昵称15221501 2023-10-23 发布于湖北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   牟艳洪    邮编:4454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加强历史知识领悟与认知是一线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立足新教材,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与了解历史过程中落实对学生是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但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空观念;培养方法

      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也再次提出了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项内容: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注重以上五种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关键,使其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能培养其历史学习的悟性,让学生在学习和应试中都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一、借助历史地图辅助,强化时空观念

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知识非常丰富,教师不但要让高中生完全掌握,还应培养其时空观念素养。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改变策略,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历史地图辅助,强化高中生时空观念。而历史地图所具有的功能,可客观的呈现历史现象发生的位置、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并能借助不同颜色、符号将战争进程、领土变迁、经济发展、阶级斗争清晰表达出来。如此利用历史地图可快速吸引高中生注意力,增加其学习兴趣,让高中生能扎实掌握好知识,并对真实的历史有更深刻了解,从而达到对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使其在学习上可得到突破,得以突显初中历史学科高效教学。
        例如,在开展《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时,为了更好的培养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教师可借历史地图讲解知识,能快速吸引高中生注意力。比如:本课重点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教材中指出了长安、玉门关、西域、丝绸之路等,作为历史事件的空间点,教师应利用历史地图帮助高中生清晰指出整个丝绸之路的路线。汉代人将今天甘肃玉门关至新疆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历史地图能将丝绸之路所经地理位置进行古今对比,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空间观念,使其认知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到的作用。如此一来,能将真实且吸引人的历史呈现出来,可增加高中生学习兴趣,使其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本课历史知识,从而加深记忆,得以提高高中生学习质量与时空观念素养,确保历史学科教学可收获理想效果。
        、利用历史时间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较多事件、知识,且较为抽象,使学生无法仅凭自身能力快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造成了制约。所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需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历史观念。在实践中发现,历史时间轴的利用可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教师可将历史时间轴利用起来,对历史知识进行教授。
        例如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须知晓,这部分知识较为相似,且涉及到较多历史事件,使得学生无法将事件的先后顺序理清,无法了解思想变革的历史意义。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教师可根据相关知识进行时间轴的建立,将历史时间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构建起一个关于近代史的宏观历史时空图,从而便于学生记忆和分辨。
        .利用课本目录、标题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知识皆以专题史形式呈现,且目录、标题是按照时空顺序编写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目录、标题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将相应的时空框架构建起来,形成时空观念。
        例如在教学政治史专题时,教师需明确,虽然以往的教学方式可完成知识教授,但不利于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转变教学方式,从课本的基本内容结构和要素入手,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罗列课本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培养其时空观念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可将课本目录、标题利用起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包括几个单元、各单元主题、各主题间的联系、各单元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与各单元的关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课题与小标题的关系,并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让繁杂的关系条理化、形象化。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将有关于政治史专题的时空框架构建起来。此外,在进行各单元的学习之初及结束时,学生脑海中的时空框架会越发清晰。
       、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两个要素,时间轴只可帮助学生形成时间意识,不可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而历史地图的利用可弥补这一缺陷,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将历史地图的利用重视起来。但教材中呈现的历史地图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将互联网利用起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地图呈现于学生面前,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但在利用历史地图进行知识教授时,教师需知晓,历史地图与地理地图存在较大差异,历史地图呈现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可以借助不同颜色或符号将每个时期的领土变化、战役结果展现出来,所以其特点为:可在展示历史事件空间位置的同时反映某一时间段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例如,教师可将《清代疆域图》、《秦朝疆域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共同呈现于学生面前,通过引导使学生对比两张历史地图,根据历史地图中的信息了解历史文化变迁方向,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有效培养。通过对比这两张历史地图,学生可获得这样的信息:清代疆域领土大于秦朝疆域图,清代政治中心在北京,而秦朝的政治中心在咸阳。也就是说,秦朝到清代的疆域领域得到了扩展,且政治中心从咸阳挪到了北京。又如,在教学开辟新航路时,教师可将新航路地图呈现于大屏幕上,通过引导带领学生对新航路的过程、时间、区域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究。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通过知识类比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我国有句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发展遵循一定规律,且多数历史事件有着相似性。所以,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可将知识类比这种方式利用起来,使学生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的同时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
        例如在教学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及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这两个儒家思想的共同点、不同点,从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可以从思想类比转变为时代特征思考,从而让学生透过历史事件内涵形成对于历史逻辑的宏观认知,进而达到强化时空观念的目的。         

     六、运用思维导图功能,让学生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教学的开展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对其时空观念素养加大培养力度。但历史知识由于内容较多且繁琐,高中生通常以听讲学习为主,一些重要知识需要死记硬背,致使记忆效果并不理想。故而,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所具有的优势,以颜色、图像、符号等方法,将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联系起来,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以便于高中生理解与掌握,使其能树立时空观念。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初中生跟据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自主制作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培养其时空观念素养目的。让高中生学习质量与各项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升,得以实现教师高效教学。
        例如,在开展《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教学时,由于本章节内容较多且相对复杂,为了让高中生更好的树立时空观念,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比如:教师可从北宋的政治开始,按照历史事件的顺序逐层深入,制作成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主要有圆圈图、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等。教师可指导高中生翻阅教材、回顾以往所学内容,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宋代经济发展”、“元朝建立与统治”等历史知识,制作成树状思维导图,将更细化的部分添加在枝干上,再让高中生进行讲解。如此一来,就能将繁琐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清晰的框架,让高中生能扎实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同时,也可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教学的开展宗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需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教师可将此作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采取多样且能吸引初中生的方法。可从多个角度着手,将高中生兴趣与热情激发,使其能在学习中更加主动与积极,将知识扎实掌握。同时对历史有正确、全面、系统的了解,得以实现对初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更高。可以看出,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将时空观念的培养重视起来,并通过时间轴、历史地图、课本目录及标题的利用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需通过知识类比、口头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德林. 浅谈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 高考, 2020(31):2.
        [2]黄晓燕.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浅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34):2.
        [3]陈晓霞.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J]. 人文之友, 2019, 000(011):174.
        [4]苏敏.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J]. 考试周刊, 2020(27):2.
        [5]杨晓峰.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J]. 求知导刊, 2020(3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