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讲讲阳虚和阳郁的区别

 发扬中医济病人 2023-10-23 发布于云南

很多人错把“手脚冰凉”等同于“阳虚”。其实在中医里,有一个概念叫“阳郁”,而大多数觉得自己阳虚的人,其实是阳郁了。阳郁和阳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四肢冰冷。

那要怎么理解和区分阳虚和阳郁呢?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冬天烧炉子,炉火旺盛,整个房子都是暖和的,但什么时候会出现房子四周不温的情况?

阳虚:煤将燃烬,煤量不足,房间温度就会慢慢降下来,这就好比“阳虚”。

自身阳气不足,温煦推动失司,整个人热量就不足,所以除了手足不温,也比较畏寒怕冷,喜食热饮,精神不振,舌多淡白胖嫩。

阳郁:刚加入满满当当煤的时候,煤量足,炉子内部很热,但如果把炉子封起来,或者用煤炭盖上,温度一时无法布散整个房子,距离炉子远一点就不暖和了,这就好比“阳郁”。

本身阳气是够的,但因为肝气不舒,邪气阻碍,气机不畅,导致阳气不能正常输布,四肢阳气不足。但本质上阳气未虚,所以通常手脚冰凉外,并不畏寒怕冷,甚则喜食生冷、烦躁内热,舌质多是暗红或者鲜红的。

手脚冰凉的人,辨别自己的体质后,再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调理。阳虚者要“加煤”,以温阳扶阳为主,所以日常调理可以饮用姜枣茶,汤药调理可以参考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等。

阳郁者要“通火”,以疏肝理气为主,让身心舒展,让胃气能正常下降,帮助脾恢复升清的功能,令清阳之气顺利透达四肢,郁在其中的阳气也能随之散开,阳气郁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日常调理可以饮用麦芽陈皮茶,汤药调理可以参考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人因为分不清胡乱用药,在需要“加煤”的阳虚者身上,用了疏肝理气的药,阳气就散得更快,更怕冷了,在需要“通火”的阳郁者身上,用了滋补温阳的药,手脚冰凉的情况没得到改善不说,还容易加重内热而导致上火。

所以调理养生要先分清自己的证型,该通的要先通,该补的才进补,方能根治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