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社联动八步法”呵护儿童心理健康 | 社工课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0-24 发布于湖北

作者 | 杨铮

 单位 | 长沙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服务背景


本项目属长沙县民政局政府购买的M社区社工室服务项目,服务群体主要为儿童,其中个案指标占比量大,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时存在“接触儿童数量和时间少”、“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对象”、“个案服务解决的问题比较浅显”等困扰。

在前期服务中社工了解到辖区儿童需求主要包括兴趣发展、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三个方面,为了更好地结合指标针对儿童需求做出项目成效,社工运用“八步法”成功破解工作难题,并联合学校等资源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服务过程


(一)“1234服务模式”——四步探查校社联动下的儿童心理项目服务方向

1、“1”次全面性调研,厘清服务思路

为避免收集的数据存在误差或调研对象对实际情况有所保留,采取了“三步”式调研法。

首先铺开调研的范围,收集辖区儿童的基本情况和较宽泛的心理需求,确定共性;

其次聚焦儿童集中就读的学校、访谈老师侧面了解辖区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及学校针对情况采取的措施;最后总结直接和间接收集到的,明确后续服务思路。

图一 调研流程及思路图

2、“2”个关键性步骤,紧抓突破点,争取校社联动

(1)综合现状,推测校方需求

依据访谈情况,可以了解到校方在儿童心理方面存在“心理老师人员数量少”、“处理心理问题的精力和能力相对单一”的情况。

为此社工整合社工室现有可支持心理服务的公益慈善资源,组建心理专业人才资源库,为后续与学校合作做准备。

社工室心理服务资源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社工自身,均为专业毕业,从业经验丰富,能够为有朋辈交往、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等需要的儿童提供服务;

二是机构外聘的督导老师,能够及时给予社工在服务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更好地服务有心理服务需求的儿童;

三是持证且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为情况特殊的儿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四是专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服务的影子老师;

五是专做缓和家庭关系的家庭教育师。

(2)结合实际,阐述校社联动优势

结合学校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推测,与校方沟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校社”联动机制下可以达到的成效,最终社工与学校达成校社联动的共识。

图二 学校现状及“校社联动”优势图

3、“3”类需求性服务,深入了解情况

社工通过开展心理社团课的形式开展服务,以参与“心理社团课”的儿童做为实验样本,依据调研收集的儿童心理服务需求开展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由社工与儿童建立关系、深入了解情况。服务主要分为“个人”、“朋辈交往”和“家庭”三大类。

图三 实验样本服务内容图

4、“4”个深层性反馈,确定具体服务需求

社工以教育者、支持者等身份通过观察和深入了解儿童在“个人”、“朋辈交往”和“家庭”方面更具体的心理服务需求及产生需求的原因,最终得出3类普遍性心理服务需求+1项学校心理服务“阳光信箱”未运转起来的原因。

(1)存在接纳情绪和情绪管理的需求

开展个人情绪服务时,儿童普遍表现出“无法接受坏情绪的存在”、“无法及时舒缓情绪导致情绪积压”、“常采取不正当的形式发泄情绪”等;

儿童持续受此影响,如不及时协助其接纳自己的情绪、采取正确方式宣泄情绪可能会导致抑郁、暴躁等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

(2)存在家庭关系疏导、危机干预等需求

在开展家庭相关的服务时,平时积极参与服务的肖某突然产生抗拒行为、陈某在分享家庭故事时倾诉自己对家人重男轻女的不满、周某在纸上写下想要逃离家庭,离开这个世界……

一系列突发情况均与家庭息息相关,经了解,有的儿童因为父母离异对家庭产生了心结,有的是因为家庭不公平的育儿方式而排斥家人,还有的是受到了患有抑郁、双向情感等心理疾病的家人的影响。

现阶段儿童展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家庭关系和矛盾,需要学校、社工、其他公益慈善资源等给予儿童倾听、治疗等支持,引导儿童所在的家庭重视这些情况。

(3)存在心理建设和预防校园霸凌宣讲的需求

在朋辈关系中,儿童基于对社工的信任向社工讲述了自己/朋友遭遇校园霸凌的过程,其中林某(化名)表示同学张某(化名)生性内敛,被同学打骂、勒索零花钱不敢告诉家长,一直处于被霸凌中;

自己帮忙跟老师反映后,老师询问张某无果,让老师误以为只是同学间普通的吵闹,施暴者知道后反而更加猖獗;

李某(化名)自述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平时被同学欺凌后同爷爷奶奶讲只会被再说教一顿,所以现在都不会再跟家人倾诉了……

儿童在遭遇校园霸凌后可能因为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寻求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也可能在寻求帮助后遭遇二次创伤,校园是儿童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存在校园霸凌事件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非常不利。

(4)“阳光信箱”易见光,让儿童望而却步

在“阳光信箱”开设以来有不少儿童投递过信件,但是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方式诉说心事保密性存在问题,所以纷纷放弃了投递信件。

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阳光姐姐”是自己的任课老师,投递信件后老师会知道自己的秘密,加上老师们平时都会在一起交流,儿童会担心自己的秘密泄露;

其二是“阳光信箱”设置在学校大厅,大家都能看到谁在投递信件,有的同学看到会跟其他人说自己投了信件,让自己感觉到难堪;

其三是有的学生知道“阳光姐姐”的钥匙放在了哪里,有时候会偷偷打开看其他人写的信,因为“阳光信箱”有回信环节,投递信件是有署名的,这一举动让投递信件的儿童感觉隐私曝光,不愿意再向“阳光姐姐”敞开心扉。

(二)“3241”服务模式——四步实现全校儿童心理服务全覆盖

通过实践收集到更深层次的儿童服务需求后,社工联合学校尝试“3241”四步服务法,向全校铺开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1、“3”项措施,动员全校师生力量为项目服务做铺垫

一是由学校安排各班主任通过收集各任课老师反馈和组织学生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等,详细收集学生及共同居住成员婚育、心理健康、关系等情况;

并将儿童划分为“红”、“黄”、“蓝”、“绿”4个等级,分别对应高、中、低、零风险;

将班级分为“喜”、“怒”、“哀”、“惧”4种类型;家庭分为“稳定和支持型”、“冷漠和疏离型”、“冲突和紧张型”、“暴力和虐待型”4种类型。

二是组织以心理健康为题的全校性手抄报比赛,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认知;

三是调整“阳光信箱”,发动社团学生的力量调动同学投信、收集各班级校园霸凌事件、宣传午间心理访谈。

图四 手抄报比赛优秀作品

2、“2”个平台,为项目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因学校存在周末和寒暑期,而家长空闲时间一般为周末,服务无法在学校进行,因此本项目立足于学校和社工室2个平台,从学生个人和家庭两方面入手开展心理服务,具体安排如下:

周一至周五的中午、自习课及日常可调用的课程在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放霸凌宣传讲座等服务;

周末、寒暑期在社工室开展咨询和专业个案、家庭亲子互动等服务。

图五 亲子互动服务照片

3、“4”类服务,针对性推出特色服务。

依据前期施行措施的情况,社工和学校推出了“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服务方式;

一是对儿童主动投递的信件进行回访、对主动前来午间咨询室的儿童进行面谈和评级等;

二是对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儿童给予差异化介入:对红色儿童建议就医服务、对黄色儿童开展个案管理、心理咨询和家庭介入服务、对蓝色儿童开展定期沙盘、面谈等服务。

三是对各类型班级开展个别化服务:为“怒”型班级开展情绪管理、发泄方式转移等服务;为“哀”型班级开展压力释放、趣味服务;为“惧”型班级开展防校园霸凌、阳光姐姐等服务;

四是针对家庭开展亲子互动、互诉心声、亲子相处模式学习、个案管理等服务。

图六 防校园霸凌专题讲座照片

图七 情绪调节服务照片

4、“1”个项目服务总结,沉淀经验延续服务

依据实际行动总结提炼,形成1份校社联动提供儿童心理服务的经验做法,为后续服务的开展和改进做铺垫。

三、服务成效


1、通过学校服务解决了工作指标的困扰,并取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成功实现服务对象转移,成为了社工室强有力的支持者。

2、通过“实践-计划-实践”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了其真实需求,扩大了服务覆盖面。

3、项目促进了学校、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四、服务反思


儿童心理问题大多源于学校和家庭,以往社工介入难以拔除问题根源,本次项目由“社工室”这个点到“校社”这一线开展深入具体的服务,达成了很好的效果。

本项目有继续拓展深入家庭的服务,但因项目时间不足还未形成特色服务,后期可以继续尝试,实现“家校社”这一层面的联动,为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