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气管腺瘤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10-24 发布于海南

支气管腺瘤( bronchial adenoma)指起源于气管、支气管腺体或导管的一类肿瘤,包括类癌(Ccareinoid)、腺样囊性癌( adenoid eystic carcinoma)和黏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支气管腺瘤占肺部肿瘤的2%~6%,可见于各年龄段,生长缓慢,但可浸润扩展入邻近组织,并可有淋巴结转移,甚至血行转移、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分类

支气管腺瘤可分为三种类型:

1.支气管类癌  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支气管腺瘤。主要位于叶支气管,起源于支气管壁黏液分泌腺的嗜银细胞,电镜检查显示类癌细胞含有神经分泌颗粒,可分泌多肽类激素。组织学上,支气管类癌分为典型类癌与非典型类癌,后者分化差,侵袭性较明显。肿瘤常突入支气管腔,质软,血管丰富,易出血,呈暗红色或红色,可带蒂或无蒂,表面有完整的黏膜覆盖。有的肿瘤一部分在支气管内,另一部分向支气管壁外生长,进入肺组织内而呈哑铃状。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或具有包膜。

2.腺样囊性癌  亦称圆柱形腺瘤 ,少见。起源于腺管或黏膜分泌腺。常发生在气管下段或主支气管根部,恶性程度较高,突入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呈粉红色,表面黏膜完整。

3.黏液表皮样癌  最为少见。 多起源于近端支气管或主支气管黏膜分泌腺。恶性程度高低不一,大多数为低度恶性,常呈息肉样。


诊断

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可以显示肿瘤肿块阴影或肿瘤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征象。X线检查可能不显示局限在支气管壁内较小的肿瘤,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腺瘤生长缓慢,有的病例症状出现多年后,才能明确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直接发现绝大多数支气管腺瘤。由于腺瘤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谨慎作活组织活检,以免导致大量咯血。


治疗

手术切除是支气管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发生于肺叶支气管的腺瘤,通常作肺叶切除术。发生于主支气管或气管的腺瘤,可以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切除含有肿瘤的一段支气管或气管,作对端吻合术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壁的病例,也可以切开支气管,摘除全部腺瘤后,再修复支气管。各种原因导致不能接受以上手术的病人,可考虑在硬质气管镜下做肿瘤局部切除,缓解气道阻塞,之后辅以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


预后

支气管腺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经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以典型类癌效果最好,非典型类癌次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预后最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