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读书籍”真的必须读吗?

 雁冰与书 2023-10-24 发布于广东

如果你经常看一些读书相关的账号,你会发现,这些账号往往会推荐很多书籍,而且还有很多特地标明为“必读书籍”或“某某人群必读书单”之类的内容。如果你关注的账号比较多,看过的内容很多,把这些“必读书籍”也都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必读书籍”列表里,可能存了上百本、上千本、甚至更多,甚至一辈子不吃不喝全都用来读书,也读不完。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所谓的“必读书籍”真的必须读吗?

我翻了一下我的内容记录,我发现我还是比较仁慈且不那么强求的,我往往会说“推荐你阅读”,而不是“必读”。因为我觉得,当我推荐一些书籍的时候,那一定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一本书籍的,而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摆脱主观因素。就随便用一本书来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在近几年被很多人狂推,不少人认为这是必读书籍。但如果你去问一问一些读过这本书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觉得读不懂这本书,有人觉得里面的人名好像太过刻意搞得很混乱,有人从中看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有人从中看到了孤独……无论是怎样的评价,那一定是从自己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来评价一本书的。

于是,当我们从自身感受来评价一本书的时候,那势必会受到自身三观、自身的经历,以及此时此刻的身心状态的影响,从而对这本书做出主观的评判。于是,当有些人说某本书是“必读书籍”时,那么一定是从他个人的角度、认知、想法来判断这本书是“必读书籍”的。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后,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人们口中所谓的“必读书籍”,不一定是你必须读的。

当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环境时,所需要阅读的书籍也是不同的。我去年刚开始读书时,我也是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那我又是怎样挑选书籍来阅读的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因为那时的我比较迷茫,我也只是看到什么书好、什么书畅销,我就买什么书、读什么书。就像《人间值得》《断舍离》《山月记》《如何阅读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遇见未知的自己》,都是有很多人推荐且畅销的书,于是我就将它们买了下来读一读。当然,对于很多经常读书的朋友来说,他们会认为读这些书没什么用,认为你应该去读大部头、读名著、读经典。但是,当你还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当你还处于不知道人生的路怎么走的时候,当你的解读能力还比较弱的时候,当你还无法用读书来平稳自己的心态时,一下子就让你啃大部头、读名著、读经典,对你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我们自己处于那种状态下,无法解读书中内容的意思时,只会让我们更急躁,甚至会直接放弃读书了。

人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读书也是一样的。就像我读书,我先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书籍读起,先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慢慢地强化自己对书籍的理解,然后再慢慢寻找自己更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类型,就像我从上述那些书籍类目,慢慢地转变成读文学,读小说,读名著。我在想,如果我一开始就让自己读这些名著、大部头类的书籍,我恐怕早就读不下去了。

就像跑步一样,一开始我让自己从每天500米开始,慢慢地加到一公里,再加到两公里、三公里……才有了现在能跑到五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所以不要总想着一下子让自己做到些什么,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才行。

那么我们再回到“必读书籍”这个问题。对自己来说,有没有“必读书籍”呢?当然是有的。但是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慢慢地认识到自己需要读些什么书,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必读书籍”该是什么,就像我曾写的一篇文章——《读书多了,就知道该读什么书了》。就比如我慢慢地认识到自己需要读小说名著,需要读大部头,那么对于我来说大多数名著啊,还有我们所说的一些大部头,也都被我列进了我的“必读书籍”列表中。像《卡拉马佐夫兄弟》、《基督山伯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红与黑》、《静静的顿河》、米兰昆德拉全集、木心《文学回忆录》《木心遗稿》等,还有些稍微冷门的书籍如马洛伊·山多尔《一个市民的自白》三部曲、《无尽的玩笑》等等。

所以,他人推荐的“必读书籍”不一定就是你的“必读书籍”,而你所需要做的便是,多读书,然后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向,慢慢罗列自己的“必读书籍”。重要的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所以,当别人说某本书是“必读书籍”时,你也只需作为一个参考就好,而究竟是不是你的“必读书籍”,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地做出选择。

end


文/雁冰
图/雁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