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45 石虎诛杀亲儿子石邃,是石虎太过凶残,还是石邃自己找死?

 衣赐履读通鉴 2023-10-24 发布于北京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从这回起,我们回大赵天王石虎那边儿去。

之前,我们讲到,公元333年,后赵帝国皇帝石勒去世,太子石弘继皇帝位。公元334年,年底,石弘逊位,石虎接过了帝国的权杖,但并没有称帝,而是自称为居摄赵天王。公元335年,石虎将石弘及其两个兄弟一并杀害,石勒绝后。九月,石虎将首都迁到邺城。



石虎抢过了后赵帝国的权杖之后,开始挥洒人生,其中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搞各种各样的豪华建筑。《通鉴》把石虎的建筑成果,大多记录在了公元336年。

石虎在前都城襄国(河北省邢台市)建造太武殿,又在现都城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营建东宫、西宫,十二月,全部峻工。

衣赐履说:《十六国春秋》载,虎大起宫殿于邺都,遂于邺西文昌故殿处,造东西太武二殿。也即是说,石虎并没有在襄国建宫殿,而是在邺城建了太武东殿和太武西殿,即上文中的东宫、西宫。我联系上下文判断,太武殿应该是在邺城,而非襄国

太武殿台基高二丈八尺,全部用从山中开采的带有纹理的石块砌成(原文为“文石”,可能类似于大理石之类的石材)。台基东西长七十五步,南北宽六十五步,下设地下室,可供五百名值宿卫士休息。

衣赐履说:秦汉时一尺大约为23.1厘米,东晋之后,略有增加,大约在24.2—24.5厘米之间,我们就算24厘米好了。一步为六尺,长七十五步,大约为108米,宽六十五步,大约为94米。现代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也即是说,太武殿的台基面积,比足球场还要大将近二分之一。

大殿“皆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巧夺天工,大家自行脑补画面吧。宫殿内安放白玉床,挂着流苏帐,帐顶上装饰着黄金莲花。

又在显阳殿后面建造九座宫殿,挑选官员、百姓家的闺女,住在殿中,佩戴珠玉、身穿绫罗的,有一万多人。石虎特别喜欢女干部,哦,不对,石虎特别看重女干部,专门设置十八个等级的女官,又找人教她们星占术和骑马射箭等高端课程。星占术可不是一般的学问,那是预测、指引帝国未来命运的大学问。石虎在灵台(天文台)增设了女太史的编制,由占星课成绩优异的女官担任,她们的任务是观察天象,分析灾异、祥瑞,用以对比、验证男太史们的工作成效。

石虎又下令,严禁各郡、国私学星象、谶纬这类学问,有犯禁的,一律诛杀。

衣赐履说:这是把各种星象、谶纬的解释权,收归中央了。

还设置女子乐队、仪仗队、杂技队、演出队,等等,反正就是殿外的男子有什么组织,殿内的女子也都照样儿来一套(又置女鼓吹羽仪,杂伎工巧,皆与外侔)。

要说最拉风、最打眼的,还是石虎的女子骑兵卫队。石虎除了有一支万人卫队之外,还组织了一支千人女子骑兵卫队(以女骑一千为卤簿),她们头戴紫巾,身着锦服,腰挂金银缕带,脚踏五彩皮靴,手持黄色角弓,跟着石虎参加各种巡游宴饮。

【比这个壮观多了】

衣赐履说:我理解,这支女子骑兵卫队,除了担负仪仗司礼任务之外,可能也兼有保镖的责任,闭着眼睛想一想那个场景,简直太拉风了,让我一下子想起利什么亚前领导人卡什么菲来,那家伙是不是跟石虎学的?

石虎又派人把洛阳的巨钟和悬挂巨钟的架子,九龙、翁仲(铜人)、铜骆驼、飞廉(风神,也指一种能致风的神鸟),等等等等,全都运到邺城来。这些个东西全都又重又大,不好运输。运输大队为了防止震动,把运输车的四个轮子都缠上丝网,以保持行车平稳。车辆驶过,留下宽四尺、深二尺的车辙。运输过程中,有一口巨钟掉到黄河里了,为此招募了三百名谙熟水性的人,潜入黄河,用竹子编成的大绳捆住大钟,再用一百头牛牵引辘轳,才把大钟拽出水面,还建造了载重量达万斛的大船充当轮渡。

这些个东西运到邺城后,石虎大为高兴,下令赦免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赐给百官谷物和丝帛,所有民众都赐爵一等。

尚方令解飞,造出了传说中的司南车,把石虎高兴得够呛。解飞又建议,在漳水上建桥,石虎同意。施工队向水中投入大量石块,用来建造桥基。但石头一入水,立即被冲走,工程耗费几千万亿,终究无法建成。农民工们别说薪水,连饭都吃不上了,饥饿难耐,这才停工。

这段时间,后赵帝国发生严重旱灾,一斤黄金只能买到二斗米,老百姓家里都开不了火了,但石虎却用兵不止,徭役繁重。

粮食不够,石虎下令让官吏带着老百姓上山采集果实,下水摸鱼捉虾,用以充饥。据说果实和水产品,全都被有权有势的家伙抢走,老百姓还是吃不饱。

左校令成公段(成公,复姓),造了一个超级大的照明设备(庭燎),其实就是一特大号儿的油灯,上下两个巨大的圆盘,中间用一根柱子支起。底部的圆盘置于地面,可以站立数十人,顶部的圆盘装满油,巨大的灯捻儿,浸在油中,点燃之后,火光熊熊,仿如白昼。支撑两个圆盘的柱子,高达十多丈(一丈大约是2.4米,十多丈大约就是三十米左右)。超级油灯制成之后,成公段向石虎作了汇报演示,石虎大悦。

【特大号油灯】

公元337年,正月,后赵帝国太保夔安,率文武官员五百多人,集体请求石虎上皇帝尊号。大家刚刚进入宫中,超级油灯顶部的圆盘,也不知道是翻了还是倾斜了,滚烫的油浇到底部圆盘上,烫死了二十多人。

石虎大为厌恶,下令将成公段腰斩,于是,成公段变为成两段。

衣赐履说:关于石虎玩儿建筑,《通鉴》基本上引自《晋书·石虎载记》,这已经让人瞠目,然而,《十六国春秋》上的记录,更为夸张、花哨。

比如,石虎和皇后在一个大台子上,下达诏书,就用五色纸写好,放在凤凰口中,凤凰嘴衔诏书,旁边的工作人员用数百丈长的红绳,通过辘轳转动,那凤凰则如飞翔一般,飞下端门。凤凰是木头制作的,身涂五彩,脚部都是金色的。每年三月三日,石虎带着皇后、公主、妃主、公卿大族家的妇女,集体游玩,在水边设帐幔,车服灿烂,走马步射,饮宴终日,云云。

其他的大项工程,更是多了去了,这里不再赘述。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对石虎的这些个记录,恐怕是夸大了,因为此人是历史上最凶残暴虐的君主之一,有的没的,都往他身上招呼,反正也没人为他翻案。

我之所以觉得夸张,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后赵帝国见天儿打仗,天灾人祸不断,而记录的工程量太大、太集中,恐怕很难完成。二是石虎作为公认的恶棍,儒家士大夫从内心深处想黑他。比如,超级油灯烫死人的事儿,《晋书》上说死了七个,《十六国春秋》则说二十余个,而《通鉴》的这一段,全部引自《晋书》,只有死者二十余人”引自《十六国春秋》。可见,司马光大爷对石虎,那是恨得咬牙切齿,呵呵。

大臣们请石虎称帝,石虎最终没有同意,而是依照商、周制度,称大赵天王。在邺城南郊即天王位,大赦。

册立王后郑樱桃为天王皇后,太子石邃为天王皇太子,儿子中本来封王的,全都降为郡公,宗室子弟中称王的,都降为县侯。文武百官,各有封赏。

衣赐履说:商、周之制,只有天王是王,因此,其他王都得降格儿。给《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发感慨说,古者称王,后称王后,称皇帝,后称皇后,未有天王皇后之称也;古之王者,其嫡长曰世子,秦、汉称皇帝,立皇太子,未有天王皇太子之称也。我感觉,胡老汉对这个大赵天王,也有点出离愤怒的意思。

好,我们摆几句天王皇太子石邃。

石邃,字大渊,小名阿铁,是石虎的长子,老娘就是天王皇后郑樱桃。我们讲过很多人,都是打小就聪慧,而史书对石邃的记录则是“少而雄慧”,不但聪明,而且雄健。长大之后,石邃非常骁勇,石虎对他极为喜爱。在石勒时期,石邃就做到征东将军、冀州刺史,封为齐王。石弘时代,石邃做到使持节,侍中,大都督,督中外诸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可以说,石邃经历丰富,简历完美,文武通吃,妥妥的天王胚子。

石虎时不时对左右说:

司马家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朕才能有今天,如果他们好好儿的,精诚团结,哪有我什么事儿啊?朕岂有杀阿铁的道理呢!

左右赶紧说,陛下父慈子孝,怎么说这样的话呢。

衣赐履说:石虎冷不丁来这么一句,恰恰预示了他已经有了杀石邃的念头儿。如果真如臣子们所言,爷儿俩“父慈子孝”,石虎吃撑了才会说出杀儿子的话来。如果史书记录属实,我推测,石邃已经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了,石虎才会有此一说。

石虎认为,这是大大的祥瑞。

太保夔安等人于是劝进说:

咱大赵是水德,玄龟,是水之精灵,玉,自古就是宝物,方四寸七分,七分对应七政,四寸对应四极,这是天命啊!赶紧让史官选择吉日,制定礼仪,臣等冒死请殿下上皇帝尊号。

中书令王波还专门作《玄玺颂》一首,献给石虎。

石虎下诏书表示,你们这么吹嘘朕,朕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朕真的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你们不要再议论了。京城内外,不得就此事再上表、庆贺。

衣赐履说:七政,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指北斗七星;二是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三是指日、月、五星(水、火、木、金、土),等等。四极的解释更多,大家自行百度吧。

石虎把朝政交给石邃打理,自己则声色犬马去了。史称石邃越发无道,常规活动是喝大酒、泡美女、玩儿游猎,常规活动之外,这个货还经常大半夜跑到近臣家里,和人家的妻妾鬼混(淫其妻妾)。时不时的,跟自己宫里,把姬妾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选一个最美的出来,直接斩首,把血迹洗干净,搁盘子上,让宾客们传递观赏。又从寺庙里找来漂亮的小尼姑(比丘尼),先莺莺燕燕一番,然后一刀杀了(与其交亵而杀之),割下肉来,跟牛羊肉一块儿,炖上一大锅,分给左右品尝,看他们能不能辨别出不同的味道来。

衣赐履说:……

石邃的俩弟弟,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受到老爹石虎的宠爱,石邃对这俩弟弟恨之入骨。

这个时候,石虎一边声色犬马,一边也关注着朝政。石邃有时候向石虎报告政务情况,石虎眉头一皱,说,这种小事,还值得汇报吗!听老爹这么说,那些所谓的小事儿,石邃就不再上报。但是,过不了几天儿,石虎见不到石邃,又大光其火,说,那小子怎么什么都不汇报!派人把石邃拎过来,先狠狠熊一顿,再狠狠赏一顿板子,一个月间,这种事儿能发生两三回。

石邃是什么人啊?天王皇太子诶,总领朝政诶,隔三差五就被剥了裤子打一顿屁股,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哪!石邃便对无穷、长生、中庶子李颜等人说:

官家心意难测,我特么怎么做都不对,我想行冒顿之事,你们愿意跟着我干吗?

李颜等人脸都绿了,伏在地上不敢回答。

【冒顿单于】

衣赐履说:冒顿,读如莫毒,指冒顿单于,是匈奴的一代雄主,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了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冒顿之事,是指冒顿杀了自己的老爹头曼单于,即了单于位,这个事儿以前咱们讲过,详见拙文《这个弑父杀妻的恶棍成为匈奴一代雄主

七月,石邃称病,不再上班,秘密带领宫内大臣、文武官员五百多人,跑到李颜家去喝大酒,喝得差不多了,石邃突然对大伙儿说:

我想到冀州(州政府设信都,河北省冀县)去干掉河间公石宣,有胆敢不跟从的,斩!

李颜跪地叩头,极力谏止。

这个时候哪还能拦得住啊!石邃一跃上马,冲了出去。但是,刚刚跑出几里地,手下就逃得没了踪影。

石邃本来就喝得五迷三道的,跑了一阵子,发现后面儿没人了,估计也忘了自己出来干嘛来了,就昏昏沉沉回宫睡觉去了。

石邃的老娘郑樱桃听说此事,私下派身边人责问石邃。石邃大怒,把来人给杀了。

石虎听说石邃病了,打算探视。大和尚佛图澄曾经劝告石虎,不要经常去东宫。石虎正要动身,想起佛图澄的话,闭眼寻思了半天,突然吼道:

我是天下之主,父子都不能互相信任吗!

于是,石虎派自己亲信的女尚书去东宫察看。石邃叫女尚书上前说话,突然拔出剑来,把人家给杀了。

石虎闻讯大怒,收捕李颜等人,严加拷问。李颜叮呤咣啷一通儿交待,石虎越发愤怒,下令诛杀李颜等三十多人,又把石邃幽禁在东宫。

毕竟是亲儿子嘛,不久之后,石虎就把石邃给放了,在太武东堂召见(说明太武殿在邺城,不在襄国)。石邃朝见,也不谢罪,就跟宫里呆了一会儿,转身走了。石虎派人追上石邃,说,太子应朝见中宫(皇后),为什么这就走了!石邃头都不回,径直出宫而去。

石虎大怒,将石邃废黜为平民。

当夜,石虎下令,杀死石邃和妃子张氏,连同男女共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内,同时诛杀太子宫二百多人,废黜郑皇后为东海太妃。

随后,立次子、河间公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的母亲杜昭仪为天王皇后。

衣赐履说:石邃最后的表现,好像故意寻死一样,让人费解

《十六国春秋·石邃传》上讲,石邃打算干掉老爹石虎,“私谓内竖”,和尚神通广大,恐怕会坏我的事儿,得先把他做了。

也即是说,大和尚佛图澄,跟石邃不是一伙儿的。

《晋书·石虎载记》载,邃甚恨,私谓无穷长生、中庶子李颜等曰,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

这里的无穷、长生,应该就是上面的内竖”。

无穷长生,显然不是寻常姓名,之前我们讲过的成汉帝国丞相、天地太师,名为范长生,故这俩哥们儿,很可能是道教徒。

因此,我颇怀疑,石邃找了些个道士,以抗衡大和尚佛图澄。

【炼丹是个技术活儿】

石邃过的是荒淫无道的生活,荒淫无道的生活势必需要服食丹药。炼丹是谁的专长?道士啊!因此,我倾向于认为,石邃很可能是丹药吃得太多,时常处于某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那么,他那种“故意寻死”的行为,也就没那么费解了。

石邃,是石虎杀死的第一个亲儿子,别急,后面还有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