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旅战国策 | 郭洪钧:构建文旅融合场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上)

 惊艳国际 2023-10-26 发布于北京

01

文旅融合的大势所趋与顺势而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旅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产业链角度看涉及内容生产、市场运作、营销传播等多个层面。其中,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的逻辑起点,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与现实诉求。确立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文旅产品,提高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从根本上提高文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文旅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所谓大势所趋,绝非一般性的政策导向或方针调整,而是超越“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原有精神文化高度的一体化与战略性新高度和大方向。显而易见,文旅融合关键所在不仅是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而是要真正实现“文融会”“旅贯通”,最终达成“文魂附旅体”、“旅体显文曜”的和合之美,从而真正打通文化和旅游的任督二脉,让文旅融合不再只是冠冕堂皇的宏大说辞,让文化旅游产业在文旅融合的大势所趋中顺势而为地完成提质增效、实现市场价值与品牌效益的最大化。

所谓顺势而为,并非被动的迎合政策或强己所难,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因势利导所为。因为实践已然证明,文旅融合无疑是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旅游发展的有力抓手;文旅融合无疑是以文化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方式传播文化的最佳途径;文旅融合不是“诗与远方”的狭路相逢,而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文旅融合的大势所趋面前行顺势而为之能事,无疑是文旅从业者的明智之举,更是文旅产业爬坡过坎非常时期的有效抓手尽管要让文化成为旅游的一种无形资源融入并助燃旅游经济并非易事,但是,在具有一体化、战略性的融合发展大趋势作用下,在具有多元化、创新性的提质增效大变革驱动下,着眼于文旅融合特别是文旅深度融合层面的文化内容构建,必将引发旅游产品特别是旅游畅销产品的市场热络,最终实现文化的巨大无形资产存量在文旅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市场价值不断扩容、增量效益不断溢出。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蕴涵丰富,比比皆是的巨量文化资源如何变现为旅游资源,需要文旅从业者具有去粗取精的智慧、点石成金的匠心和借船出海的勇气。从产业形态上来看,构成旅游产业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依附或依赖于文化的基本属性和产业形态赫然在目。因此,旅游产业必须依靠甚或依托文化来支撑,必须与文化融合发展、融会贯通。

当然了,文旅融合,绝非随随便便的做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表面文章,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实现文旅相生、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绝别别扭扭地生生用文融会、旅贯通来彰显文旅融合的正大光明,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达成文加持、旅出圈的终极目标践行层面要避免在文旅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符号化和文旅形式主义,又要处理好文旅融合过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的自然平抑关系,以期实现文化的随风潜入夜与旅游的润物细无声。因此,文化如何实现随风潜入夜?旅游如何实现润物细无声?个中的细枝末节则需要从文化的肌理内部甚或灵魂深处一探究竟。

02

文化并非一味高大上的空中楼阁

文化,的确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要想给文化下一个既严谨又精确的标准定义,恐怕是一件比较不容易的事情。把文化说的太大了,看上去是很丰满,但又显得很空泛;说的太小了,又会觉得很骨感。一句话,说起文化好像是一件挺费劲儿的事情。

笼统地说,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乃“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所谓“人文化成”则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尽管如此,文化,也并非都是高大上的空中楼阁,更非不切文旅产业实际的高台教化。文化是可以变存量为增量、化腐朽为神奇的制胜法宝。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文化包罗万象,几乎就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产生、融汇、渗透的全过程。文化是以精神导向进行融汇与渗透的。毋庸置疑,文化是精神文明的引领和保障。

可以说,文化无处不在、无领域不涉及,文化甚至囊括了真实的存在和虚无的不存在,文化的力量是无极限的。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自然本有的,文化是生命,生命也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

03

深谙文化是文旅从业者的必修课

说到文化,大概任何一位文旅从业者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我懂,或我有文化,或我上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其实不然,我懂,并非只是识文断字的懂;我有文化,并非只是能舞文弄墨会营销管理;上过学、有学历甚或科班出身专业职称杠杠滴。这些统统不是你的文化家底,更非你的文化优势,单单凭此不足以支撑你的文化自信。因为文旅产业是复合型业态、是创新型产业,要想真正实现“文跨旅界”、“融文合旅”的价值与效益最大化,必须建立大文化界面,必须养成大格局情怀,从而完成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效益激增、变存量为增量、化腐朽为神奇的终极目标。

大家清楚,文旅产业,或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的核心要素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其中特别强调文化旅游的“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产业”是一种生产行销模式,而两者的关键连接点就是“创意”。因此,文旅产业可以理解为“蕴含人为因素创造的生活文化的创意产业”。

04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般性认知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开天辟地也好,上下五千年也罢,文化总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之根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进步的智慧结晶。

一、传统

所谓传统,就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传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地传统对社会健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着阻碍作用。在优良传统正能量释放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良传统的滋扰,优胜劣汰亦是物竞天择。

二、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下来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津津乐道、已经融入精神血脉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传统文化还包括诸如: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三教九流、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三清四御、五行八卦、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和名山大川、名人雅士等等。

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或司空见惯、或耳熟能详、或如数家珍的,看似无需专门学习,但要想真正明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非只需重温一下相关知识、搜索一下记忆片段那么简单,系统的梳理与厘清是必不可少的。

三、中华传统文化之三言两语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比如:思想、文字、语言、诗词曲赋、六艺以及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还有:三教九流、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三清四御、五行八卦、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等等。

所谓六艺——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不但讲教育的目的,而且还讲教育的内容。孔子讲的:“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礼,主要指德育,“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学礼就站不起来,不能做人。乐,不仅仅指美育;礼是外在的,乐是内在的。乐使大家彼此相亲,礼使大家彼此相敬;乐使大家彼此相同,礼使大家彼此相异,这在《礼记·乐记》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车;两者合起来就是体育和劳动;书,指各种历史文化知识;数,就是数学。用现在的话总结,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六艺,也有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一说。

所谓三教九流——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法家、杂家、农家。

三教:

儒教、佛教、道教;简称儒释道。

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九流:

1、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受到了重创, 直到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之后方又兴起。在认知中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因此,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认知才是。儒家思想形成于孔子时代,但是不同时代对儒家思想、儒家经典的解读有着很大的不同。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2、道家,是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形成于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二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

3、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邹衍是其代表人物。阴阳学是古代汉族重要的哲学思想,她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阴阳家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其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4、名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刑名家”。名家虽然擅长论辩,但其论辩流于“苛察缴绕”,诡谲奇异,所以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

5、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的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6、纵横家,即合纵连横。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社会舞台上非常活跃,其思想和活动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战之后,德国著名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高度赞扬中国的纵横家,七十年代的美国著名外交家深受该书的影响,甚至有人称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是现代的苏秦、张仪。

7、法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其思想源头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以及韩非等人的大力发展,遂形成学派。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法家的政治口号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8、杂家,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秦国丞相吕不韦是杂家的代表人物,《吕氏春秋》就是一部典型的凝聚杂家哲学思想的著作集。

9、农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记录和总结。

所谓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氏(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地皇)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所谓三山五岳——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所谓五行八卦——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同今天的数、理、化一样,一直是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所谓三清四御——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所谓五湖四海——

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所谓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所谓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

四书五经是两者的合称,堪称儒家文化的经典书籍。

所谓琴棋书画——

在中国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技能与雅趣,故合称之为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文人张彦远就在其所编的《法书要录》中将“琴棋书画”并称。

05

正确认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所谓精华——

简言之,精华,指事物最精美、最重要的部分。

所谓糟粕——

原意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后被泛指或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毛泽东于一九四零年一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多次明确提到这个词语:“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的确如此,对于评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现实性。许多曾几何时被古人津津乐道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今天看来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华可言了,有的甚至已经变成了糟粕。从传统角度看,对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其评判往往还存在着现实的政治因素、民族感情因素、经济利益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纯学术”的文化评判,可能是愚蠢的或书呆子气的。

如何评判?笔者以为,尽管评判标准不一,但评判还是必要甚或必须的,因为它事关能否正确认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有一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一种文化形态或一种文化现象,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抑或灰色中性,不同的人评判或不同的角度评判,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评判结果。那么什么样的评判依据是恰到好处的?笔者以为可以借用如下类比方式作为评判依据:一、这种文化对当事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否有利?二、这种文化对当事人是否带来生存乐趣?三、这种文化对当事人的心灵是导致堕落还是促成升华?四、这种文化是否伤害了其他人的生存与乐趣?当然了,如果从文旅融合发展或文旅产品需求的角度出发,评判依据也许会更加多元立体。

现如今人们普遍认同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实事求是地看,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应该全盘肯定,并且不允许人们对之有任何怀疑与批判,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二是西化派,采取虚无主义或取消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把它们统统斥为“封建、迷信、落后”乃至“反动”的东西,把近代中国的贫弱、落后等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主张完全抛弃中华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对于传统文化,不仅要辩证地正确认知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而且要明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积极的部分应该予以继承和发展;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必须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带着批判地眼光去分析、研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于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社会和谐”、“天下统一”的社会理想等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对于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思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中已经确认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等。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