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成都市井的叫卖声

 雨天石 2023-10-26 发布于四川

                          旧时成都市井的叫卖声

从前的成都商贩云集,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以各种方式和叫卖声来招揽生意。

有用器物搞出特定的声音招揽生意的;有用乐器演奏的;更多的则是扯开嗓子叫卖的。

往往天还没有亮,就有人高声叫道:“打牛奶。”

也有人高声叫道:“豆浆,甜豆浆。”

“买萝卜,买菠菜,买白菜,买稀嫩的芹菜。”有人挑着担子在街上卖菜。

卖豆芽的高声叫道:“买豆芽儿,黄豆芽儿,绿豆芽儿。”

“买辣菜,买辣菜。”一个女人背着背篼,在街上大声叫卖。旁边的小孩就调皮地附和,“你不拿钱我不拿菜。”

“耙豌豆儿,耙胡豆儿。”这种半熟的食品可以炒来吃,也可以打汤,其味非常鲜美。

“买大头菜丝子,买麻辣笋子。“这种菜买来就可以下饭,非常经济实惠。

一个人头上顶着一个小盆,一路走一路喊,“买鸡肉,买麻辣鸡肉,买椒麻鸡肉。” 那个小盆隔成两半,一半装麻辣鸡块,另一半装椒麻鸡块,买来就可送入口中可以解馋。

有人提个小木桶,上面盖上毛巾,边走边:“喊买玉麥,买熟玉麥。” 开桶买出来时,还在冒热气。

“买草药,买车前草,买夏古草,买糯米根。” 有人背个背篼,在街上叫卖草药。

还有人也背着背篼,在在街上高声叫卖:“买草药,买洗澡药。” 调皮娃娃就在旁边跟倒吼:“洗澡药,洗澡药,娃娃洗了跑不脱!“

有人肩上抗了不少的竹竿,高声叫道:“买竿竿,买晒衣竿。”

”买谷草,买床草。” 一般是农民用鸡公车推着谷草进城来卖。

”买虼蚤笼笼。“ 从前有的人家床上常有虼蚤,把虼蚤笼笼放在床上,可以有效地消灭虼蚤。

“买灯草,峨眉灯草亮得好!“

“买桐油石灰,买蜂窝煤奏奏。“

卖这些东西的,多半是老人,有的还是瞎眼老人,走路时必须用棍子在前面不断地探路。

“买青果,我的青果包退火!“

“买栀子花,买黄果蘭。”

卖这些东西的,大多数是提着兜兜在街上叫卖。

炎热的夏天,有人背着冰糕箱大声叫卖:“冰糕、豆沙冰糕、牛奶冰糕。”

还有人在街上叫着,要买你的东西。

有烂花烂罩子卖,“有破烂衣服卖,有洋油桶子卖......” 

这是收荒匠招揽生意的唱腔,在所有的叫卖声中,这是最中听的一种。现在我都还能够模仿着将其唱出来,但这里却没法表达。

“收橘子皮。”

“收鸡毛。”

“收头发,收发辫。”

“有鸡屎调糠。”

这些在街上收东西的叫声,有时还会响彻整个院落。

城市里还有为市民服务的声音。

一大早就有人拉着垃圾车,摇着铃铛收垃圾,不时口中喊出一句:“倒渣滓!”

也有人一大早就高声地喊:“倒桶子咯!”,当然有的地方可能是在傍晚。这是因为管理部门,只允许他们早晚进城。

有的小贩,用器物发出声音来招揽生意。

有人肩扛捆好的布匹,手摇一个大巴郎鼓,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就知道是布捆子来卖布了。

也有的人摇动一个巴郎鼓,推着一辆小车,车上摆满了各种日常生活的杂件以及针头麻线,这被人们称为货郎。

古代的小说就有关于货郎的故事。文革前还有一首歌表现他们,称之为新货郎。

有人上下摇动一串穿绳的铁片,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就知道补锅补碗的来了。

现在的磨刀匠,还是用这种方式招揽生意。

还有骟鸡骟猪的,边走边敲马啷子,不断也发出噹噹噹噹的声音。

有人背个木箱,用刷子不断地敲打,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就知道是擦皮鞋的来了,有的人有时也会冒出一句擦皮鞋的喊声。从前做这种事的以小孩较多。

现在在公共场所,还看见有人擦皮鞋,他们的眼睛在地下四处搜索,看见了有人穿皮鞋,就会凑近地轻轻叫道一声,“擦皮鞋!”

在茶铺里,也有人拿着一个长长的金属夹子,不断地弄出呜, 呜声音,这是掏耳朵的。

现在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叫采耳。

有人提一个画眉鸟笼,用两个小竹块互相敲击,发出噼噼的清脆响声,这是抽彩头儿(抽彩图)的来了。她让小鸟叼出画片(彩图)来给人算命,做这种营生的多半是女人。

男人多用拉胡琴来招揽算命生意,其中瞎眼人较多,一般前面有一小孩牵着他的杆杆,替他引路。

“咚咚淡,咚咚淡”,锣鼓一拉响,就知道演西胡镜儿(西洋镜)的来了。

有人用手风琴,拉出悦耳的音乐,原来这是卖花生酥的。

也有人背着一个插满了各种笛子的布袋,边走边吹笛子。不用他开腔,大家都知道他是卖什么的哦。

还有一个人接近两米高,胸前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北京膏,这是无声的广告。

在茶铺里,有人胸上挂一个玻璃盒子,不住地叫卖:“香烟、瓜子、花生米。”

卖凉粉的,卖汤圆的,卖臭豆腐的,卖茶汤的,卖担担面的,卖椒盐粽子的,卖牛肉肺片儿的,吹糖人的,转糖饼儿的,捏面娃娃的,还有胸前挂一个掌盘卖麻花馓子油糕的,除了有的偶尔叫卖一两声之外,大多数做买卖都不吆喝,他们的生意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卖什么的了。

也有些挑担子卖吃食的,以各种声音来招揽生意。

梆,梆,梆,敲响梆子的是卖蒸蒸榚的。

把条羹放在碗里,不断摇动发响的,是卖豆花儿的。

有人敲着一面铜锣,锣声过后他也会吆喝:“打酱油醋,打太和酱油。“

还有的人,不买也不卖,是帮你做事服务的。

有人抗着一把长把子的斧头,边走边喊:“花格兜柴,包花格兜柴!”

一个妇女提个小包,在街上大叫:“挑牙虫!”这与算命一样,都是骗人的把戏。

有的人拿个小喷枪,边走边叫:“打TDT,打臭虫!” 这是把杀虫的六六六粉,兑在煤油里,用喷枪来消灭臭虫。

还有的人扛着长梯子,边走边喊:“捡漏,捡亮瓦!”。也有小朋友跟着喊:“捡漏捡漏、不捡不漏,越捡越漏。”

弹棉花的一般不喊叫,一看他们背的傢式就知道他们是弹棉絮的,弹棉花时发出来的蹦蹦蹦的声音,也会给他们招来生意。

还有爆米花的一般也不喊叫,他们加工出米花时,发出嘭!的巨大声音,不但会为他们招引生意,也会引来不少的小朋友围观。人们的围观,可以使他的生意更好。

卖报的最擅长于吆喝:“买报,买新新新闻,买川西日报,买工商导报。”几乎是一路走一路喊个不停!〞

如遇出了号外,那更是一路小跑口中叫个不停:“号外,看号外,看西藏和平解放!”

黄昏的时候有人开始卖蚊烟儿了,那个声音也与收荒匠有点儿相像,是唱着吆喝:“蚊烟儿,药----蚊烟(药的声音拖得很长),买二仙牌,香料药蚊烟儿。同样的现在我也唱得出来!

社会发展时代变了,有些行当消失了,当然就听不到他们的叫卖声了!

保留下来的,可能要数卖白麻糖(方音念汤)的,那种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有时还能听见。

收荒行业,也算是保留了下来。“收家电,收电脑,收冰箱,收空调,收洗衣机。”但是,这种声音是用录音喇叭出来的,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噪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