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王安石)》详注 译文 鉴赏 试题+答案||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7 发布于甘肃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菌,冥冥江雨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①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

注释:
1、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
2、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宋·王禹偁 《寒食》诗:“使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3、王安石:(1021—1086),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4、宜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
5、城郭: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6、楼台:高大建筑物的泛称。唐·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
7、想见:推想而知。《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 孔氏 书,想见其为人。”
8、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9、把:握,持。
10、一杯:特指一杯酒。 唐·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11、湿湿:浪涛开合貌。《文选·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 李善 注:“瀼瀼湿湿,开合之貌。”
12、竹菌:zhú jùn,竹笋。
13、冥冥:迷漫。宋·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词:“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14、杨梅:常绿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形,花褐色,雌雄异株。核果球形,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食。
15、邦人: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16、就:成,完成。
17、驿使:传递公文、书信的人。唐·杜甫 《黄草》诗:“ 秦中 驛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18、错莫:纷乱昏暗。 唐·杜甫 《远怀舍弟颍观等》诗:“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仇兆鳌 注:“错莫,谓纷错冥莫。”
19、风沙:风和被风卷起的沙土。 唐·李颀 《塞下曲》:“黄云 雁门郡 ,日暮风沙里。”
20、病眼:谓老眼昏花。 唐·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又,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图片


译文:

寄给袁州曹伯玉使君的诗
王安石

绵延高大的城墙围绕着宜春高低错落的楼宇亭台,可以想见,您一定会手握美酒登高临远。峻岭之间,时聚时散的云霭孕育了鲜嫩的竹笋;大江之上,弥漫的雨丝使杨梅逐渐成熟。在您的治理下,宜春政通人和,您一定会进入百姓的赞歌;您写就诗篇,还会随着驿站的使者到来。风沙猖狂,天昏地暗,我老眼昏花(或眼疾沉沉),让人忧愁,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因为您重新张开。

图片

简析:

这首是诗人写给友人曹伯玉的一首诗。在诗中,诗人借助想象,描写了友人所在的宜春的自然景色和友人在宜春的生活和政治成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赞美。当然,诗的结尾,也流露出诗人的愁苦和对友人的思念。

首联写宜春楼台登临把杯。上句中,诗人通过想象,描写了宜春城墙高大、高楼林立的繁荣而美丽的景象,为下文对友人的叙写创设环境,同时照应了诗歌题目。下句中,诗人同样运用虚写,想象友人身在宜春登高临远把酒临风,景美、人雅、酒醇、情逸,该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快活!这样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又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羡慕。

颔联写岭云江雨竹箘杨梅。这一联使用互文手法,进一步描摹了宜春秀异美好的自然美景。江水之上,峻岭之间,云霭开合,细雨蒙蒙,孕育着鲜嫩的竹笋和甜美的杨梅。在诗人笔下,天地万物,是那样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一片山水,是那样钟灵毓秀得天独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宜春灵秀优美的自然风光,与首联中的城市丽景一起,完整地展现了宜春醉人的美。这样的描写,包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殷殷祝福,透露出诗人的向往和羡慕之情。

颈联写政成人咏诗就使来。在这里,诗人掉转笔锋,开始叙写友人的政治成就和文雅风流。上句中,诗人写宜春在友人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物阜民丰,而友人同样受到宜春百姓的爱戴,他的名字和事迹被人们编成歌谣而广为传唱。政成,是诗人对友人政治成绩的直接肯定。入邦人咏,又从侧面入笔,借百姓传唱歌咏来间接表现友人的政绩和影响。下句中,写友人写成诗篇,往往会通过驿站的使者寄给诗人,一方面表现了友人的文雅风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一方面写友人寄送诗篇给我,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深情,折射了诗人的感动与感激,也交代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尾联写风沙病眼何日可开。在尾联里,诗人写到自己的情况。当时的诗人,由于风沙肆虐,正为眼花或眼疾而发愁。在与宜春无形的对照中,眼睛不适的诗人该是多么忧愁烦闷啊!下句中,诗人围绕眼疾,进一步设想,我的双眼哪一天才会因为您(的归来)而重新张开?这样写,一方面借助诗人对眼疾痊愈遥遥无期的设想,折射了诗人沉重、黯然的心境;一方面,通过写诗人眼“为君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殷殷的期许。

图片

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菌,冥冥江雨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①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
注:猎纷乱昏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想见”,点出是虚写,诗人想象朋友面对治下山河快乐喝酒。
B.颔联“生”“熟”形象地表现出云雾缭绕着竹林和江水孕育杨梅的景象。
C.首联写城郭和楼台,侧重写城市景致;颔联写竹林杨梅,侧重写自然风光。
D.整首诗歌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雄浑而含蓄,透露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
15.这是一首劝慰诗,王安石在诗中向曹伯玉表达了几层意思?(6分)

答案:
14.D[解析]“意境雄浑”错,本诗意境清丽。
15.①羡慕曹伯玉登高饮酒,欣赏宜春的美景。②肯定了曹伯玉作为地方官的政绩。③认可他的诗文水平。④期望朋友回来与自己重逢。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