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岁女人倾诉:照顾85岁母亲半个月,终于明白为什么哥嫂会不孝了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孝顺父母是中国人在处理两代人关系时,一个十分基础性的准则,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提出和完善孝顺相关理论上做出了贡献,作为汉人社会主要价值体系的儒家思想,就有一套完整的孝悌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很多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但孝顺父母的基本观念还是没有变化。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社会要求的“孝顺”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会存在出入。
在很多时候,子女能做到的和父母想要的,也许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到的是孝顺,而不是愚孝。
孝顺,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

案例:几天就被母亲搞“崩溃”的子女

根据一位女性的自述,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如今几代人之间观念差异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这位女士表示,原本她80多岁的母亲是由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以及时不时请的保姆在照顾,但是有一天,哥哥嫂子突然表示有事要耽误一些时间,就拜托她去母亲那里待一段时间,同时把这个月的保姆费给她,如果需要开销,母亲那里还有退休金。
这位女士也考虑到很久没有回娘家了,就和哥哥,嫂子商量妥当,决定去照顾母亲一段时间。
谁知刚到母亲家中,她就被家中的景象所震惊了:屋里堆满了几乎成为小山的快递和保健品,母亲专门叮嘱不要扔;厨房是各种已经过期的食材和食品,还有很多没有吃完的剩饭剩菜;卧室里的床单被褥也都是缝缝补补的老物件,全新的床上用品就摆在那里,纹丝不动。
对此,她的母亲表示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才放在这里,都是花钱买来的,千万不要扔。
之后对于忌讳食材卫生程度,想要出去吃饭的她,母亲更是直接训斥到:“家里有饭吃,你跑到外头吃,钱多了烧的是吧?
所以短短的几天时间,这位女士就被自己的母亲弄得几乎崩溃。
同时她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哥哥嫂子总是在母亲的养老问题上叫苦不迭,为什么花费很多精力在母亲身上的哥哥嫂子,还总是被邻居指责“不孝顺”。

观念差异及代际相处模式

这位女士的遭遇也许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曾经出现过,很多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和成家之后,跟父母愈发的难以沟通,但又总是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究其根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是两个层面上的:一方面是两代人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则是相处模式上的逐渐固化。
我们在看待群体时,肯定要把不同代际群体生存的社会环境也纳入考虑范围。比如许多的60后,70后,以及年纪更大的人,他们所经历和享受的年代正是我们国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时候。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和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所以这个年纪的许多人在奉献自己的青春的同时,也形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生长在国家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现代,生活和消费观念和上一代人之间自然会有差别,这也是很多时候两代人会发生争论的根源所在。
汉人社会的代际相处模式决定,长辈在晚辈面前几乎是有“绝对权威”的,对长辈言论和意愿的顺从在很多时候也被社会纳入到个人品质的评判范畴当中。
很多时候在外人看来,他们要看的只是一家人的和谐,而不会去计较究竟谁对谁错。一旦矛盾发生,那么年轻的晚辈往往会被指责。
再加上中华文明当中的长辈对晚辈总是喜欢说教,因为我们的很多生活经验是通过代际之间的传习,来实现延续的,所以很多长辈究其一生都喜欢对自己的晚辈说“你应该......”“你不要......”这样的话,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去对
中国是礼仪之邦,大家也都懂得孝悌,知道礼义廉耻,但孝顺父母并不是对于长辈一味的顺从,解决矛盾的方式也并不只有争吵。
其实晚辈可以通过自己主导代际关系,去改善老一辈人的观念:把事情直接做完,不给他们批评自己的机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