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门贵子15岁考上北大,却被同学刻意疏远,大三患上抑郁症退学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杜青云15岁就参加高考,并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对普通人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对于杜青云来说也是。
本以为考上了北京大学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学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当杜青云身边的人发现他没有什么人脉和资源的时候。
便排挤他、疏远他。这段时光是杜青云最黑暗的时光,一方面为了父母的期望不敢退步,
另一方面还要顶着学业压力承受同学们的疏远。这也导致杜青云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而像杜青云一样的青少年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怀揣着家庭的希望努力学习,
但同时又遭受着心灵上的伤痛,这些伤痛可能来自学业,
可能来自社交方面,也可能来自家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1.2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包括大量的青少年。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统计数据,约有3%至8%的青少年在某个时段内患有抑郁症,
而且这一比例在过去几十年中呈上升趋势。抑郁症会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经历情绪低落、失去对平常活动的兴趣、睡眠问题、食欲改变、注意力和集中力障碍等。
学习压力是导致许多青少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对学业成绩的高要求,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
这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习压力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习压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过度紧张和焦虑。
他们可能担心无法达到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害怕失败或被辜负,这些负面情绪会逐渐积累并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其次,学习压力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负面评价和自卑感。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不够优秀,
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种自我负面评价和自卑感可能成为抑郁症的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学习压力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长期面临学业压力和紧张会导致身体的紧张和不适,如头痛、胃痛、失眠等。
这些身体不适可能增加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
青少年时期,与同龄人、家人和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些人际关系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健康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
不稳定或冲突的家庭关系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青少年在家中经常遭受父母的责骂和批评,
这种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他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感到无助和沮丧,最终引发抑郁症。
学校是青少年交流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
然而,学校中的不良人际关系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个青少年在学校里被同学排挤和孤立,他可能感到无助和失望,
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最终可能导致抑郁症。正如杜青云一样。
那么在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症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提供正确的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二者结合都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第二,提供支持和理解。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不理解,因此,为他们提供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
与他们保持开放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扰,
尊重他们的感觉,并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这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的活动。
这些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第四,教授应对技巧。
帮助青少年学习应对抑郁症的技巧和策略,如积极思考、问题解决、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增强心理弹性。
第五,加强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青少年的康复很重要。
家长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监督治疗进展并协助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请记住,每个青少年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因此治疗方法和支持需要根据个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了解并采用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提供持久的支持和耐心也是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症的关键。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文献
[1]吴慧攀,干敏雷,尹小俭,马渊源,侯宇欣,张祥,李勇,王进贤,邓婷,张颖坤,刘媛.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05):786-790.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5.033.
[2]毕竹萍.青少年抑郁症,家长应怎样和他们共渡难关[J].家庭生活指南,2023,39(05):63-65.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