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也「饮料分级」了?降糖任重而道远,还是有很多人吨吨喝

 瘦龙健康 2023-10-27 发布于湖南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瘦龙健康,中国肥胖问题的死磕侠,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编辑字数3482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最近,上海搞了个“大事情”。

10月 8 日,上海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图源:上海卫健委↑

简单来说,就是上海即将试行含糖饮料食品分级,想先看看消费者对这类标识有没有更多的意见或建议。

关于含糖饮料食品分级,我们并不是最早开始做的,去年新加坡就实施了,反应不错,而且在此之前已经试行了一段时间。

其实全世界很多国家比新加坡更早做出了食品分级,不同国家的判定标准也不同,而且分级的操作也不一样。

有些分级标签不仅实实在在影响品牌产品的销量,还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

上海的食品分级到底是什么?和其他国家已经推行的食品分级有什么不同?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呢?我们一起看看。

上海的饮料分级是什么操作?

其实早在 8 月中旬,上海就开始试行这种分级标识了,只是假期后才公开征求意见,猜测可能是为下一步做准备。

→只是科普

乍一看这个分级操作搞得声势还挺浩大的,全市8个区、150余家含糖饮料的售卖场所都要挂上分级标签。

我本来以为上海这次试点是效仿国外,比如新加坡,会对每种饮料按照红、橙、绿去做分级标签

如果从颜色上分级,看上去就是红色表示含糖量高,不推荐;橙色表示含糖量适中,需要谨慎选择,而绿色表示含糖量较低,推荐饮用。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上海没有把以上颜色分级贴到每种饮料产品上,也没有对饮料分类摆放,而是类似于做了一个“小科普”。

上图:红橙绿三色健康提示在上海商超试行↑

仅在饮料相关的货架上放了一个小卡片,卡片上写了科普内容,对饮料也没有任何分级标识,颜色在这里只是分开了不同的科普内容。

只能说也许是这个新闻太热了,传得也非常夸张,导致我们对此期待过于高涨,其实能让大家认识到高糖的危害就不错了。

→不做消费建议

可能分级意义上来说,上海的分级标识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效力,因为它不做任何消费建议和推荐。

虽然标签设计看上去像是食品分级,但看悬挂标识的场景更偏向一种宣传提示,也不是为每一个饮品定制张贴。

这和在商超挂一些宣传标语是一样的,类似于鼓励消费者多吃绿色蔬菜,少吃反式脂肪,这些标识鼓励消费者少喝含糖饮料。

上图:上海一商超里挂起含糖健康警示标识↑

和直接把饮料评级贴在含糖饮料瓶身上相比,看不出来哪些饮料更健康,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自然也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如果能够产生影响消费选择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饮料的商家就得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啦。

我们可能很难一下子跨步那么大,而且标识不仅在货架上,也要摆在促销台、售货机、奶茶店等地方,范围不小,这么看已经很进步了。

→饮料含糖量的分级

红橙绿三色标签,从标识设计上和红绿灯很像,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示,绿色代表通行,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答案是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饮料含糖量来说,分级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

至少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食物的碳水含量代表了它的含糖量吗?饮料中常见的糖有哪几种?哪种相对健康一些?

因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饮料,不一定都会标注糖的具体含量,特别是某些高含糖量饮料,往往只会标注碳水化合物总量

大部分情况下,饮料里的碳水可以默认等于含糖量,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糖醇类物质、可溶性膳食纤维,属于总碳水,但不是糖。

而且都是糖,对人体血糖升高速度和胰岛素的影响也不一样,像果葡糖浆这种高升糖指数的糖,在饮料中添加非常多,危害程度和膳食纤维怎么能一样呢。

新加坡的饮料分级:类型多,力度强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注意到了,本文提到了多次新加坡的饮料分级,他们的操作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糖、代糖和饱和脂肪

新加坡的食品饮料分级已于在去年正式投入使用了,总的来说,他们的食品分级范围很广,覆盖的营养素不仅有糖,而且实施的力度不小。

食品分级由新加坡健康促进局(HPB)实施,对新鲜制备和预包装的饮料进行强制性标签,称为营养级(NG)。

NG 分级总共是四类,根据每 100 毫升的糖阈值为每种饮料分配一个等级,A(最健康)到 D(最不健康)。

分级系统不仅是糖,还包含饱和脂肪水平,也是采用降级制,这条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乳制品和含乳饮料了。

新加坡的食品分级还没忘了代糖,宣传无糖但使用代糖,在新加坡也要降级的,比如元气森林只是 B 级,而东方树叶在新加坡就得了 A级。

→健康优选

新加坡的食品分级可不是宣传标语,而是一种明确的消费建议,直截了当地在食品外包装上提醒消费者。

在分级之前,新加坡就使用一种健康优选标识符,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健康优选有明确的营养标准,品牌或餐厅在符合标准后才能使用,而且这个标签也成为了很多品牌的宣传点。

新加坡的一项调研发现,NG 标签能够鼓励消费者选择评级较高的饮料,最终每份购买的饮料中的糖减少 1.51 克。

这就说明,营养级标签的确能够减少从饮料中摄入的糖,但是,为了改善整体饮食质量,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欧洲要拒绝饮料分级:会误伤

但食品分级也不总是受欢迎的,在越来越多国家引入食品分级时,不少欧洲国家反而表示要拒绝。

→饮料分级的缺陷

很多欧盟国家比新加坡更早用上了食品分级,比如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等,但近年来有的国家提出要重新审视食品分级

比如瑞士,瑞士联邦院批准了一个动议,要求健康的饮食需要广泛的饮食方法,不能依赖于分配给单一食品包装的分数。

这项立法可能会改变食品分级路线,主要是考虑到食品分级有几个缺陷,包括不区分超加工和非加工食品,以及潜在的负面结果。

比如食品分级会把橄榄油和饮料放一块对比,但是橄榄油很明显脂肪量高,所以反而评分低了,这确实不合理。

不仅如此,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等国也反对食品分级,理由同样是食品分级判断维度的缺陷,将所有的食品纳入同一体系很容易造成误伤。

明显能看出评级体系误伤牛奶,因此牛奶和乳制品的出口国,往往都表达了强烈的反对,瑞士也包括在内。

关键的瘦龙说

如果你购物时留心就会发现,近年来消费者购买食品和饮料并不很关注打折促销了,而是绿色天然和营养成分表,动不动就说“科技与狠活”。

随着大家对高糖的危害认知越来越清晰,低糖或无糖的概念也越来越火,很多国家都尝试过各种手段尽力控制含糖食品饮料。

像新加坡这样就属于出手比较重,但是像上海这样,颇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倒是之前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是实施就很好。

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糖含量标示很有可能从可选变为强制,至少我们在买饮料的时候看到的不是笼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而是具体的含糖量。

有些人鼓吹着征收“糖税”,在欧洲地区就有很多国家征收糖税,比如芬兰、法国、英国等。

但是这也有个隐患,会不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呢......

所以能循序渐进地推动食品分级也不错,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调整产品的含糖量,越来越多的低糖健康食品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