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孔子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

 新用户99584979 2023-10-27 发布于北京

孔子的仁学强调人在品德、素质上的自我修养,包括恪守一套观察问题、为人处世的基本思想方法,也就是中庸之道。《论语·雍也》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哉!”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品德、素养,是最完善的了。“中”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行为、想法不能过头,也不能有差距,即所谓的无过、无不及;“庸”有两层含义,一是“用”指实际施行,二是“常”指恒定不变。中庸就是持久、一贯的实行“中”的准则,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执其两端用其中”的处事方式。孔子认识到事物具有互相矛盾的两方面,称之为“两端”,而处理问题则要把握住两端,找出联结两端的平衡点,以一种稳妥的方式求得解决。孔子赞扬舜是具有伟大智慧的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与《论语·尧曰》所说的“允执其中”意义相同,实际上都是指将矛盾的两个方面加以调和、折中,不偏不倚,避免出现极端的行为及其后果。所谓“用其中”、“允执其中”,需要在充分了解、把握矛盾两方面状况的基础上,因而“执其两端”是不可忽视的,孔子曾说自己认识和解决问题就是靠“叩其两端”的方法。所以,“执其两端用其中”是孔子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其他的阐释都是在此之上的发挥。

第二,“无可无不可”的应变方式。《论语·微子》篇中列举了三类隐士:一种是决不降低自己的志气,不辱其身,另一种因某种实际需要而降志辱身,然而言论符合伦理,行为必经考虑,再一种是说话随便,而保持自身清白。这三种人各按其人生哲学采取了一种不变的做法,都值得尊敬,但孔子自称与他们不同,“我则已于是,无可无不可”。“无可”指不绝对认可其中的一种做法而排斥其他,“无不可”是不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种做法,更明白的说,孔子不认为三种人中哪一种最好而做出唯一的肯定,也不否定这三种人或其中一种,孔子本人不会坚决的效仿其中的一种人,但也有效仿其中任何一种人的可能性。这岂不是有些令人捉摸不定了?似乎如此但又不完全是,孔子认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奉行的中庸就是要“时中”,“时中”是根据时间场合的不同而变通“中”的标准,承认采取权宜之策的合理性,表现为灵活性,避免死报一成不变的价值尺度,也不死守单一的行为方式。当然,孔子“无可无不可”态度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灵活性,并不是全无原则,如上述三种隐士,都保持自身人格的正派,在这个基点上才能予以“无不可”的认定。

第三,“不可则止”的处事态度。孔子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为推行其政治主张和宣扬仁学学说而不懈努力。但他仍以中庸之道对待,认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就是说大臣在“道”不可能施行的情况下,不必狂热、固执的坚持而与君主发生冲突,应当适可而止,随时隐退,这并没有放弃“道”的原则,他自己辞去鲁国的官职就属于“不可则止”。据此,仁人志士不一定出仕为官,“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隐士仍然可以弘道,仍然是可敬的。这种中庸的处事态度影响极大,不失为几千年知识分子调整心态的一剂良方。甚至对待朋友及一般人也是如此,“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君子矜而不争”,表现为一副明哲保身高于责任感的面目。

中庸之道被认为是孔子在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但其应用中有多样的表现,有时具备明确的原则与是非标准,不能概以折中主义看待,但其思想与行为的倾向是取温和、舍激烈,反对走极端。尽管这种思想方法包含一些辩证因素,而总体上则是要维护平衡、稳定,利于保守而不利与变革。只不过“不可则止”,“君子矜而不争”等等,明显是为了抹杀矛盾的斗争性,在思想上有折中主义倾向,在行为上是消极退缩,更体现了中庸之道保守性的一面,与孔子赞扬过的“杀身以成仁”精神也是根本违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