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教员在四渡赤水中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在一渡赤水以后,红

 静雨文摘 2023-10-28 发布于福建
学习教员在四渡赤水中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

在一渡赤水以后,红军实际上是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的,部队被国民党军压缩到了荒凉狭小的扎西一带,举步维艰。

直到毛泽东带领军队二渡赤水重占遵义以后,红军才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喘息,算是把之前失去的主动权拿了回来。

可是被包围的处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接下来,毛泽东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运用主动权,开始调动敌人,然后跳出包围圈。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了,因为调动敌人往往不是一步或者两步棋就可以搞定的,它需要至少四到五步,甚至七到八步,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

而这个时候,每一步棋会引起周围事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接着会引起哪些进一步的变化?如果不把这些内容思考进去,那么敌人也是灵活的,又怎么可能轻易被你调动?
 
所以,我们看到了三渡赤水。

三渡赤水中,毛泽东带着红军部队大张旗鼓地渡河,随后把主力部队全部隐蔽起来,并派出一个团的佯攻部队朝着古蔺一带前进,同时这支佯攻部队携带着红军电台频繁发射信号,而我隐藏起来的红军主力则把电台全部关闭。

那支佯攻部队走的路线也有名堂,正是可以沿着古蔺、叙永一带北出金沙江进入川南的路线,而古蔺一带地域狭窄,正好便于将红军聚而歼之。

当毛泽东下了这一步棋的时候,其实基本已经可以断定这步棋会引起接下来的哪些变化了。
那就是将蒋介石的中央军全部调入古蔺一带,甩开其中央军主力至少3—5天的路程以上。

然后毛泽东又四渡赤水,佯攻贵阳,贴出标语要“打进贵阳城,活捉蒋介石”,这一步棋下了以后,那是必然能把离贵阳最近的滇军三个旅调出来。

只要调出了滇军,那么就为我红军主力西进云南,从云南北部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条件。

为了保证时间上的优势,毛泽东在四渡赤水之后,接着又下了一步棋,作出东渡乌江,进入湖南与红二、六军团汇合的架势,这样一来,又把往贵阳赶来救驾的中央军继续往东调出了一大段距离。

这个时候,我军迅速穿过贵阳、龙里一带,朝着相反的方向向西急进,终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

战略战术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四渡赤水的神话。

可是当我们去研究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谓调动敌人,其实就是提前判断我军的每一步行动,会引起敌人方面的哪些变化?然后设法使得局面的变化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去行动。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一些偶然的事件发生,常常是无法完全预料的。

比如,原本毛泽东一开始三渡赤水的时候,只是想把中央军调到古蔺一带,这是他计划之中的,可是这个时候也有运气加成,就是三渡赤水不但把蒋介石的中央军调到了古蔺一带,而且还把蒋介石本人调到了贵阳,这一点应该是毛泽东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偶然的,运气的成分当然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但是必然的部分,可预知的部分,却是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极力去促成的。

这当然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战略眼光,可是什么是战略眼光?
 
把四渡赤水捋一捋我们就知道,就是从全局出发,去看每一件事的发生,会引起周围的哪些事物的变化?怎样变化?同时又会引起事物将来阶段的哪些变化?

这就是战略眼光,丝毫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过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以后才能掌握罢了。

用《毛选》里的定义来看,什么是战略?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毛选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战略研究的是全局,全局研究的是各方面和各阶段,而研究各方面和各阶段用到的就是联系和运动的观点。

联系,就是联系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件事物的变化,会引起周围事物的哪些变化?而运动,就是看一件事物的变化,会引起这件事物在将来如何的衍变和发展?

当我们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开始学着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了。
 

这类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也都总结到了《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这本书内
#怀念领袖毛主席##重读《毛选》##毛选##毛选深度解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