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导读(二十二)——道经 · 第22章

 叶落无痕73 2023-10-28 发布于吉林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bì)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xiàn)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jīn)矜,故(cháng)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式:这里可以理解为法则。

(2)伐:夸耀。

(3)矜:自高自大的意思。

(4)莫:没有谁。

【译文】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展;低洼之地可以盈满,器物破旧便会更新;少取反而能够多得,贪多反而产生迷惑。因此,有道的圣人执守“道”作为天下万事万物法则。

圣人不自持己见,反而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德相;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长进。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遍天下反而没有人能与他相争高下。古人所说的“委曲才能保全”的话,怎么会是虚言呢?依道而行是确确实实能够达到的,所以大家应该完全信服这个道理。

【解读】

本章论述了“从争强好胜到委曲求全”。在老子看来,不争符合“道”的本质,炫耀、贪婪、争强好胜之人违反了“道”,所以注定会落得不幸的下场。老子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表达了以退为进、不争而争的处世方式,指出一味求强、求盈,只会导致失败。阐明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变化,遇到困难,可以采取退让办法,静观其变,伺机而动,以无成有,以退为进。

本章反映了老子的“人皆求福,我独曲全”的辩证思想,指明要遵循和运用“道”。他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在为人处世上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告诉我们:做人过于清高,必然招人嫉妒打击;为人过于强势霸道,必然树敌过多而不能长久;待人过于严苛必然被人孤立。而保持低调,委曲求全,不但能够避害,还能趋利,这才是高明者的选择。而得道之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永远都会处在曲和枉的境界里。

圣人没有分别心,对待所有的事物都持一样的态度。顺应自然,一切皆淡然而宁静。他们始终和大道一体,万物皆源于大道,和大道同体的人岂不是拥有了宇宙万物,还有什么可争夺呢?得道之人不与人争,也就没有得;没有得,也就没有失。没有得失也就无所谓患得患失,没有患得患失也就没有痛苦的折磨。没有痛苦是美好的人生境界,这是不与人争的美好体验。因此,委曲求全是聪明的处事方略,是真正的“大德”,不但心境平静,而且人生还会释放出更大的光华。

天地不求新而日新,日月不求明而常明,以其能自敝其敝,则不敝而常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应万变而不穷,夫惟不盈,敝復新成,故曰敝则新。执一所以御万,居简所以应繁。务广必荒,务多必失,守少常固,知足常足,故曰少则得。好大喜功,贪多务得,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于物而物终不可尽穷,极于欲而欲终不可尽极;百废俱举,一事难成。曲者,善柔之道也;枉者,善屈之道也;洼者,务下之道也;敝者,復成之道也;少得者,守约之道也;抱一者,守中之道也;不自者,以身同天下之道也;不争者,以身让天下之道也。天道无为而善成,不争而善胜,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亦善曲而全德归焉。

曲之为道,其义多方。或曰道戒强梁,抱道致柔,不与物忤,惟能曲者得全。圣人务道,委曲从人,随圆就方,因物与应,与世无竞,无入而不宜,无适而不可,大无不包,小无或遗,以其能曲存也。上善若水,无成势,无常形,随圆就方;且善利万物而不争,曲成万物而无遗。上德若谷,虚方能受,江海善下,而百川归之,是善洼者则必善盈。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全是圣人存养省克与韬光养晦、返樸全真的功夫。要在能绝学弃知,去见远欲,卑抑谦让,洗心退藏;无思无虑,无物无欲,毋意毋必,不伐不争;要皆为曲全之圣德。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进若退;大圣不圣,大德不德,大有不有,大争不争。以其能大,故天下无不容!以其能下,故天下无不归!以其能曲,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损心之密,曲全之理,要亦不外因任自然无为之功而已。

大道之要,至无方能至有,至虚方能至诚,至静方能至动,至少方能至得;至损方能至益,至默方能至显,至屈方能至伸,至曲方能至全。此要亦天人之所同德,物我之所同性也。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故事天地】

孔子问礼(一)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

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