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茶香自苦寒来(中)

 金浦茶馆 2023-10-28 发布于福建

叶国盛著作《武夷茶文献辑校》读后

“僧拙于焙”由来

吴拭记载说武夷茶周右文极抑之。盖缘山中不谙制焙法,一味计多利之过也。周右文何许人也?反复思索无解,特向作者叶国盛求教。因而获知上述有关吴拭两人的记述,出自明代仲孺于崇祯十六年(即明亡的前一年)撰写的《武夷山志》卷六“物产”茶。衷仲孺,崇安人,明洪武初荐授平远县知县。仲孺虽是本地人,对当时新兴起的武夷山茶制烹之法,明显持有不同看法。

《武夷山志》

龙团凤饼茶是北宋的贡茶发端于福建省建瓯市(古称建州)的北苑。到了元朝,武夷茶才逐步取代北苑茶的地位,制成品仍为团饼茶。什么时候诞生武夷岩茶?正确的答案是明末清初时期。

周右文周亮工的观点十分相拟,均认为当地“谙制焙法”,而赞誉松萝法《武夷茶文献辑校》p195-197收录周亮工《闽茶曲》,可以相互印证。笔者对此有些研究,特为“僧拙于焙”的观点作此申辩。

何时始有武夷岩茶?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明末即有了“武夷茶”,是不同于团茶、绿茶的另一种新茶:武夷岩茶。根据有关志书及黄贤庚《武夷茶说》等书记载,明代末期,兵荒马乱,一些漳州的明代遗老遗少及闽南人首先来到武夷山,有些削发为僧,有些在当地定居就业。他们有着新的制茶技术,管理茶园并制茶。后来至清代康熙前期,闽南沿海迁界,列为“弃土”,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内迁。一批移民来到武夷山及邻近的铅山县等地定居。移民与在武夷山的闽南茶商、僧人语言相通,自然优先被雇用,有的还被聘到武夷山当包头、茶师。久之,一些人便在武夷山安家,所以至今武夷天心岩茶村村民大多为闽南人后裔。闽南僧人、茶商、闽南人后裔与当地山民共同为创研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做出了贡献。这些“上游山中人”与闽南人直接有关,“不饮新茶”,正因“火气难除”,是很有道理的。

武夷山的这种新款茶,味甘醇、气馥郁,兼取绿茶之清香,具有“香清甘活”、岩骨花香之特殊韵味,因而得到世人的好评,价贵销路好。明末史学家、文学家张岱文章在《闵老子茶》中称赞的阆苑茶,神仙喝的茶,即武夷山制的新款茶。闵老子,江苏南京人,周亮工和闵老子熟悉,诗注明确谈到闽茶与闵茶的关系。不过从茶品到泡法,他与张岱的看法相反,一贬一褒,泾渭分明。

周亮工像

周亮工,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清顺治四年(1647)36岁时任福建按察使,后升任为福建左布政使,为清初任布政使职务的第一位汉人。“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这是周亮工描述武夷新款茶的诗句,诗后有注:“上游山中人类不饮新茶,云火气足以引疾。新茶下,贸陈者急标以示,恐为新累也,价亦三倍。”对绿茶情有独钟的他对此新款茶不理解、不认同,“卖弄”一词便含有贬意。

周亮工对茶色喜碧绿而排斥紫赤,认为“僧拙于焙”,即漳州茶僧不会焙茶,令用松萝法制之,用绿茶制法来规范新款茶,证实以失败而告终。松萝茶,明代盛名远播的绿茶。明许次纾《茶疏》记载:“若歙(安徽黄山)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在引进松萝法制茶之前,武夷山的新款茶制法已颇为成熟,并已有很大的生产规模。岩茶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必然会遭到冷遇、打击,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平心而说,周亮工清廉勤政、博学多才、风骨凛然,清顺治年间在福建为官12载,颇有政绩。他虽然爱茶,但是自始至终,因存在偏见,没有理解并支持刚兴起的武夷岩茶及功夫茶泡法,对闽茶来说确为一大憾事。

因为周亮工是省级高官,又是茶痴,他的“僧拙于焙”似乎成为定论,后来许多茶学专家称赞他对于闽茶的评定非常精到,甚至认为:因为引用松萝法制茶,才促使了武夷茶的新生。然而事实刚好相反,僧不是拙于焙,而是精于焙,巧于焙,善于焙,引进松萝法是阻力而非助力。据此,笔者认为对此有加以正名之必要。

《武夷山志》

徐表然  武夷山名胜图绘_05

徐表然  武夷山名胜图绘_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