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8 发布于甘肃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失落”而陷入“抑郁”是现代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是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害怕不能充分得到,害怕自己毫无价值,害怕被拒绝或失去某人。这种情感的形成首先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由于所知所见还太少,对于现实的评价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或是个人的一已悲欢,或是阅读中的想象性经验。凭着这个小范围对整个的社会历史进行评价,难免陷入盲目偏颇、自卑自怜,进而自我封闭,对外部世界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仿佛已经看破了世间诸相,以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单纯执着对人生,人性做形而上的思索,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但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机,不仅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也间接地使一群做梦的年轻人在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磨炼自己,使他们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了解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使命,不再“恐惧”,也就不会再“抑郁”。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普遍过程。
另一方面,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又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五四”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体现为行动的热情——青年有改造社会的决心和勇气,向往着离开旧家庭,到广大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且怀着“改造社会”的启蒙热情,是一种带有强烈理想色彩的青春。相比之下,三十年代的这群青年则“实际”得多,他们离开家来到城市,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因为这是现代社会文人的一条通路。他们或参与仕途,或致力于文化。对于性格较为“自我”的现代派诗人来说,显然进行社会工作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仕也需要家庭背景,因此“文学”变成了不二选择。他们对“文学”首先是一种爱好,后来“文学”成为一种专业,再后来成为一份职业(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学院研究)。总之,“文学”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不再是“五四”时期在“启蒙”的大背景下要求文学有助于“改造”社会。因此,他们的作品还体现出青春期的另外一些特征;感伤、速恫、缺少功利性的行动而专于形而上的思考。
罗振亚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情感空间以“病态的诗化青春”加以概括,认为其情感是“浊世哀音”,表现了纤弱幽微的现代情绪。笔者以为这一描述对现代派诗歌的价值未给予充分的正视。近年来,对现代诗派(以及三十年代的其他现代性创作)的评价,我们不再将其作为“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加以斥责,而是肯定其美学价值和它作为左翼主流之外另一种文学形态的合理性。正如詹明信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往往注意其形式技巧的价值,而经常忽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也是有现实内容的,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应的。只不过这种反应,经过了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认为现代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的幻觉必须纠正”。因此,对现代派诗歌的情感内蕴的“现代”特指,有必要加以重视。同时,现代派诗人作为敏感的“现代人”,作为一群有着鲜明的青春特征的年轻人,他们的创作,也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一位作家或诗人,首先是作为有着鲜活生命、经历着人生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天生的“现代派”或“革命者”
(摘编自李璐《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
材料二:
相对于澎湃激荡的时代风云主潮,现代诗人歌唱的音调显得幽微而纤细。现代派诗人的感知方式,注定了现代派诗歌的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即便现代派诗人偶尔涉笔于社会与时代,也是别有用心,大多凝神注目其非本质方面,偏爱以破碎感去评价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产生现实的失落感,只将它作为缘情抒志的载体与窗口而已。
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几乎是所有现代派诗人的普遍特点。
这群置身于白色恐怖中的敏感抒情主体,对理想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对现实有所不满又无可奈何,由于方向模糊不明,渐渐都退缩到时代潮流之外,甚或怯于直面惨淡人生与淋漓鲜血,成为那踊荒街的寻梦者、孤寂的夜行人和可怜的单恋者,咀嚼一已的喜怒悲欢心境,投映在价值形态上便有了充满自怨自艾、无病呻吟的浊世哀音,对现实生活的速悯、感伤、失望、厌弃、忧郁情调弥漫为压倒优势的基本问题。这种色彩基本上遍染了所有诗人的精神凝结物。戴望舒无奈地咏叹道“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我的素描》),生活是“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夜行者》),所以自己“漂泊的孤身”“要与残月同沉”(《流浪人的夜歌》),悲观与沉重已力透纸背。何其芳对寂寞品味深切,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本诗集蕴含的就是青春病态,是“刻骨的相思,恋中的征候”(《季侯病》),是飘忽而微茫的心灵语言。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充满了哀楚与恤惑。李心若厌弃人世,《无题》与《灯》都是寂寞与凄清的写照。孙大雨、张君甚至把丑恶异化的事物也牵引进纯净的诗中,《自己的写照》与《肺结核患者》都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异化景观和荒原感受,都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现代性。
总之,几乎每个诗人的诗都仿若秋蝉败叶,忧郁颓唐,蒙上了一种“欲语泪先流”的阴影,甚至有的还流露出了一定程度上无奈的避世观念,这是抒情群体远离时代和人民的必然报应。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知识者的精神震动,在力度上远远超过了新文化运动,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正是社会激荡的心理折射与映照反应。虽然它感伤气太浓,但它也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摘编自罗振亚《病态的诗化青春——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思空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失落”而陷入“抑郁”是现代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情感,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B. 现代派诗人自卑自怜甚至自我封闭,消极处世,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
C. 罗振亚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情感空间概括为“病态的诗化青春”,缺乏对现代派诗歌价值的肯定。
D. 现代派诗人偏爱以碎破感去评价诗歌的价值与意义,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是他们的普遍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主要从现代派诗人的基本情感、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情感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论述层次清晰。
B. 材料一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将“五四”时期青年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与三十年代青年的历史青春期特征做对比。
C.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普遍的情感特点,使观点表达得更加浅显易懂。
D. 两则材料都涉及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感空间,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但某些观点有相似之处,在内容的理解上二者可相互佐证。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年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了失落、抑郁的情感,但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促使他们人格逐渐成熟。
B. 身处浊世却无力改变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的现代派诗人退缩到时代潮流之外,对现实生活感到迷惘、感伤等。
C. 人们对现代诗派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斥责到肯定的转变,肯定了现代诗派的美学价值和合理性。
D. 大革命的失败给现代派诗人带来强烈的精神震动,使现代派诗歌忧郁颓唐,使诗人对现实感到绝望。
4.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5. 三十年代现代诗人歌唱的音调为什么会显得幽微而纤细?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逝去的夜(节选)
茹志鹃
咖啡店,饮冰室,国货大贱卖,不认识的洋文招牌,一个一个地在侧面闪过,心跳渐渐恢复了正常,腿跑酸了,也根本没有跑的必要了,也宝放慢了脚步:“现在到哪里去呢?……”脱逃胜利的那阵兴奋,已经过去了。
“找哥哥去,当然是找哥哥去啦!”一想到哥哥,也宝又振奋起来,把小花棉袄夹夹好,阿福拿拿牢,阿福脸上剥落了一块,破了相。也宝开始觉得有点心痛,不过阿福已经和自己一起逃出来了,总算还好。也宝记得哥哥送自己来的时候,就是坐这一路电车从那头来的,现在就该乘回那头去的车了。正好,身边还有五分钱。
电车等来了,车票买好了,甚至还有一个座位,一切顺当。现在只要留心看着窗外,一看到那月晒台上搭个草棚的洋铅皮店,望见一家新开张的酒菜馆,就可以下车,下了车再走一段,拐个弯,就看得见哥哥那个厂的弄堂了……“哥哥看见我会怎么样呢?”
“一定奇怪,一定高兴。”也宝已经想象出来,哥哥如何从那些发出蓝色火花、飞转的铁轮旁边看到自己,又惊又喜地朝自己走过来的情景。哥哥看见自己会高兴,对于这一点,也宝是有把握的。
也宝肚子有点饿了,车窗外面却还不见那条熟悉的马路。电车当当地响着,车上的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少了起来,冷落落地只剩下了几个乘客。
“法租界到了,喂,请买票。”卖票的朝也宝伸出手来。“我买过了。”也宝赶紧举起那张车票。
“那是公共租界的车票,现在是法租界了,要重买。”“重买?”也宝捏了捏空空的口袋,“那……”“那你就下车吧!”卖票的开了车门。
“下车就下车,走好了。”也宝并没有气馁。她下了车,就跟着电线走。原来,今天是个阴天,下午的时光,倒已显出了黄昏的模样。也宝在人行道上尽力疾走。走,总不要钱,总可以走到哥哥那里了吧!她多想马上见到哥哥啊!
尽管也宝不肯气馁,终究也有点茫然起来了,“走吧,只要走,总会找到中国地界,找到哥哥的。”也宝拖了两条重得要命的腿,慢慢走着。又是公共租界,法租界……地夹着小花棉袄,抱了阿福,重新开始了租界上的旅行。她迷了路,她没有失掉勇气,她不过是累了,饿了,更迫切地想见到哥哥。一路上,哥哥在她心目中,已成倍成倍地长大了,她相信只要一见哥哥,便万事都有办法可想了,
昏昏的天空,竟滴滴地洒起雨点来了,不一会儿,橱窗里的灯亮了,路灯亮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亮了。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大幅霓虹灯广告,令人目眩地闪动着。也宝停住步,抖开小花棉袄,将阿福严严密密地包裹起来,只露一个头在外面。现在,她除了觉得饿、累以外,还有一点冷。到底是入秋的天气了,梧桐叶子偶尔也有几张飘落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天黑,下雨,这使也宝心里发慌,她紧紧抱住阿福,努力走着,努力走得快。十一年来,饿,冷,累,她都习惯了,但是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在夜里走路,她还没有学会,还不习惯。雨下大了,汽车碾过处,嘶嘶地飞起了水珠。走路的,匆匆顾自赶路;要等车的,车来了;要下车的,急急下了车。也宝越发张皇了。
突然,突然旁边响起了“哩曜”的警哨,接着,她看见有两个人往自己面前一闪而过,窜进一条暗幽幽的横弄堂里去了。紧跟着,两个便衣警吹着哨子,追了进去。立即,弄堂口,马路上,塞满了看热闹的人。
也宝被挤在人群外面呆住了,好像,她好像看见了哥哥,逃在前面的那一个,剪平顶头的,不是哥哥吗?……“他为什么在这里,他为什么要逃?……”
“不,这个人不是哥哥,不过是有一点像罢了。”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也宝迷糊了。“没什么好看,是两个学徒。”挤在里面的人说。
“哥哥,”也宝喊不出声音来,“哥哥!”地喊出来了,但是“这声音多古怪啊!”也宝想。穿灰夹袄的人转过头来了,十六七岁的年纪,蜡黄的脸上流着雨水,什么表情也没有。不是哥哥,也宝看清楚了,的确不是。但是,也宝却一点也不觉得轻松。相反地,她越发紧张,也越发地担忧了,哥哥不也是一个学徒?哥哥也会给开除的,也会给警察追赶……
便衣警押着人上车走了,人群也很快散了。雨下得更大了。雨水在空荡荡的马路上流,雨滴在也宝头上,滴在阿福脸上,阿福脸上的红晕没有了,小红嘴唇也不见了,墨画的头发,变成一条一条的黑水挂在土色的脸上。也宝紧紧地抱着她,抱着圣信的小花棉袄,站在人家的屋檐下。她明白了;怪不得自己逃出来,逃得这么容易,原来并没有逃得出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许多罗网
橱窗里的灯灭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灭了,只有暗淡的路灯在雨中摇晃。一个警察踱过来,对也宝看了一眼,又怀疑地朝她手上的棉袄看了一眼,也宝赶紧离开了屋檐,她累了,但她还得继续逃。
空荡荡的马路上,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走,走得很慢,她疲惫了?她在想前面有什么在等她?或许,她已学会了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稳稳地在夜里走路。
“路是长的,但不能没有一个尽头!”她走着想着。
(有删改)
【注】①十一岁的也宝成为孤儿,被无力抚养她的哥哥送进了教会的孤儿院。后来也宝因为不愿签订终身入教的合同,从孤儿院逃走。本文节选自也宝出逃后的情节。②阿福,哥哥送给也宝的泥娃娃。③圣信,也宝在孤儿院的朋友。圣信签订了终身入教的合同后,将自己的小花棉袄送给了也宝。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宝从孤儿院逃出来,只带了小花棉袄和阿福,说明也宝是一个重情重义孩子。
B. “只要走,总会……找到哥哥的”体现了也宝期待见到哥哥,这是她前进的动力。
C. 电车到了法租界需要重新买票,也宝已经身无分文,被赶下了车,这令她非常沮丧。
D. 天黑了,又下起了雨,小说营造了凄清寒冷的氛围,表现了也宝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7. 关于文中两个学徒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宝遇到两个便衣警吹着哨子,追赶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很像哥哥,这样的设置使情节陡生波澜,引人入胜。
B.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也宝一时之间难以相信那被追赶的人是哥哥,好在最后虚惊一场,也宝庆幸不已,并因此而开心。
C. 两个学徒的被捕,让也宝为同样身为学徒的哥哥担忧,这也让她意识到并不是只要见到哥哥,便万事都能解决。
D. 也宝一路前行,遇到了很多困境,让她更加坚强。尤其是目睹两个学徒被捕的经过,让也宝从思想上更加成熟。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本文是一篇小说,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来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徙徒,或为寇抄。
是时董率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管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荥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遇痰卒,时年四十七。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有删改
[注]①宄:坏人。②抄:掠夺。③宗:宗室。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朗虽稚A弱B无仰C高之风D损年E以求早成F非志G所为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谢之”与成语“敬谢不敏”中“谢”字的意思相同。
B. 童子郎,汉魏时期,朝廷授予通过察举考试的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C. “监试者异之”与“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两句中“异”字的意思相同。
D. “民人死者且半”与“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两句中“且”字的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朗九岁时,有人对司马朗的父亲直呼其名字,司马朗就对那人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
B. 司马朗十二岁时,通过了经书考试,监考的人看见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就怀疑司马朗隐瞒了年龄,还当面讯问司马朗。
C. 董卓当权时,司马朗就预料到他们郡以后必定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在故乡安居下去,不如尽快向东迁移。
D. 司马朗带着家人回到温地的这一年,温地发生了大饥荒,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勉励弟弟们在衰乱时期更要团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2)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14. 同样是发生战乱的情况,为什么司马朗一开始劝止李邵举家搬迁到温地,而后来又劝告父老们举家东迁呢?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从杭州刺史离任之时。任职内他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②甘棠,即棠梨,代指政绩。《史记》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诗首句“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次句“帝王城”指“二兄”的出发地长安。
B. 卢诗三、四句摄取了临分别时的一个特写镜头,“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和不舍之情。
C. 白诗首联描绘当时送别的盛况,展现出乡民们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知,诗人定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D. 白诗语言典雅清丽,将一幅幅画面生动地铺展开来。虽侧重叙事,却又不着痕迹地将深切情感寄寓其间。
16. 这两首送别诗各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中杨桃、棕榈、大叶榕等热带树木    ①    ,掩映着一间间围屋,绿意盎然中透着寂静。顺着泉水潺潺,掠过路边竞相开放的蔷薇月季,忽然寻得一隅“隐匿桃源”。那是村民们利用闲置民房改造成的咖啡屋和村史馆。咖啡屋名为“牛栏”,曾作围栏养牛之用。屋内并无过多装饰,瓶罐器具摆放得    ②     ,日光涂抹老旧的内壁飘窗,烛火笼罩伫立的书架桌台,身处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村史馆又称乡愁馆,这座面积约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袖珍博物馆,坐落绿树相拥、田舍相望的农家院内,陈列着布满岁月痕迹的农耕用具、生活器皿和传统服饰等老物件。看似简朴的藤竹编织、棉纺绸缎、竹木乐器等手工艺制品,实则传承着“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黎族竹木器乐”等非遗技艺。
“开荒南野际,守抽归园田。”稚童与幼猫嬉戏玩闹,农妇喂哺着放养的野鸭,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空气中弥漫着儿时熟悉的泥土味,瓜果欣欣然挂在枝蔓间,还有    ③    铺向远方的沃野,一起构成了夏日里迷人的诗篇。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实事求是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在给这段话作注时写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说      ①      ,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这里的实事求是主要指一种治学风格,即根据实证,求索真知,根本上是一个考据学命题,而非哲学认识论命题。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他强调       ②      ,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割裂开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里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       ③       。知行合一讨论的主要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总体上属于一种道德修养学说,
21.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她不仅学习好,还歌善舞。
B. 他从小学开始担任班长,力突出。
C. 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
D. 你不这样说他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一个叫台盘村的小村庄里,超燃的“村BA”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而与台江县相邻的榕江县,“村超”足球比赛正在火爆进行。被村民和网友追捧的“村超小贝”“村超C罗”并非职业球员,他们都是来自当地的业余选手,“村超”比赛吸引了上万名现场观众和超20亿次网络点击量。
“村BA”“村超”在比赛间隙穿插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成为展示本地特色和文化的平台。“村BA”“村超”比赛带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给村民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满足了农村居民的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火热的赛场气氛,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球迷现场观战,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餐饮的发展和土特产的热销。
“村BA”“村超”比赛的火爆促进了贵州当地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对当前各地的乡村振兴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失落”而陷入“抑郁”是现代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是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害怕不能充分得到,害怕自己毫无价值,害怕被拒绝或失去某人。这种情感的形成首先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由于所知所见还太少,对于现实的评价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或是个人的一已悲欢,或是阅读中的想象性经验。凭着这个小范围对整个的社会历史进行评价,难免陷入盲目偏颇、自卑自怜,进而自我封闭,对外部世界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仿佛已经看破了世间诸相,以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单纯执着对人生,人性做形而上的思索,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但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机,不仅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也间接地使一群做梦的年轻人在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磨炼自己,使他们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了解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使命,不再“恐惧”,也就不会再“抑郁”。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普遍过程。
另一方面,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又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五四”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体现为行动的热情——青年有改造社会的决心和勇气,向往着离开旧家庭,到广大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且怀着“改造社会”的启蒙热情,是一种带有强烈理想色彩的青春。相比之下,三十年代的这群青年则“实际”得多,他们离开家来到城市,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因为这是现代社会文人的一条通路。他们或参与仕途,或致力于文化。对于性格较为“自我”的现代派诗人来说,显然进行社会工作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仕也需要家庭背景,因此“文学”变成了不二选择。他们对“文学”首先是一种爱好,后来“文学”成为一种专业,再后来成为一份职业(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学院研究)。总之,“文学”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不再是“五四”时期在“启蒙”的大背景下要求文学有助于“改造”社会。因此,他们的作品还体现出青春期的另外一些特征;感伤、速恫、缺少功利性的行动而专于形而上的思考。
罗振亚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情感空间以“病态的诗化青春”加以概括,认为其情感是“浊世哀音”,表现了纤弱幽微的现代情绪。笔者以为这一描述对现代派诗歌的价值未给予充分的正视。近年来,对现代诗派(以及三十年代的其他现代性创作)的评价,我们不再将其作为“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加以斥责,而是肯定其美学价值和它作为左翼主流之外另一种文学形态的合理性。正如詹明信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往往注意其形式技巧的价值,而经常忽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也是有现实内容的,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应的。只不过这种反应,经过了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认为现代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的幻觉必须纠正”。因此,对现代派诗歌的情感内蕴的“现代”特指,有必要加以重视。同时,现代派诗人作为敏感的“现代人”,作为一群有着鲜明的青春特征的年轻人,他们的创作,也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一位作家或诗人,首先是作为有着鲜活生命、经历着人生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天生的“现代派”或“革命者”
(摘编自李璐《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
材料二:
相对于澎湃激荡的时代风云主潮,现代诗人歌唱的音调显得幽微而纤细。现代派诗人的感知方式,注定了现代派诗歌的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即便现代派诗人偶尔涉笔于社会与时代,也是别有用心,大多凝神注目其非本质方面,偏爱以破碎感去评价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产生现实的失落感,只将它作为缘情抒志的载体与窗口而已。
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几乎是所有现代派诗人的普遍特点。
这群置身于白色恐怖中的敏感抒情主体,对理想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对现实有所不满又无可奈何,由于方向模糊不明,渐渐都退缩到时代潮流之外,甚或怯于直面惨淡人生与淋漓鲜血,成为那踊荒街的寻梦者、孤寂的夜行人和可怜的单恋者,咀嚼一已的喜怒悲欢心境,投映在价值形态上便有了充满自怨自艾、无病呻吟的浊世哀音,对现实生活的速悯、感伤、失望、厌弃、忧郁情调弥漫为压倒优势的基本问题。这种色彩基本上遍染了所有诗人的精神凝结物。戴望舒无奈地咏叹道“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我的素描》),生活是“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夜行者》),所以自己“漂泊的孤身”“要与残月同沉”(《流浪人的夜歌》),悲观与沉重已力透纸背。何其芳对寂寞品味深切,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本诗集蕴含的就是青春病态,是“刻骨的相思,恋中的征候”(《季侯病》),是飘忽而微茫的心灵语言。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充满了哀楚与恤惑。李心若厌弃人世,《无题》与《灯》都是寂寞与凄清的写照。孙大雨、张君甚至把丑恶异化的事物也牵引进纯净的诗中,《自己的写照》与《肺结核患者》都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异化景观和荒原感受,都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现代性。
总之,几乎每个诗人的诗都仿若秋蝉败叶,忧郁颓唐,蒙上了一种“欲语泪先流”的阴影,甚至有的还流露出了一定程度上无奈的避世观念,这是抒情群体远离时代和人民的必然报应。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知识者的精神震动,在力度上远远超过了新文化运动,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正是社会激荡的心理折射与映照反应。虽然它感伤气太浓,但它也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摘编自罗振亚《病态的诗化青春——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思空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失落”而陷入“抑郁”是现代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情感,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B. 现代派诗人自卑自怜甚至自我封闭,消极处世,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
C. 罗振亚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情感空间概括为“病态的诗化青春”,缺乏对现代派诗歌价值的肯定。
D. 现代派诗人偏爱以碎破感去评价诗歌价值与意义,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是他们的普遍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主要从现代派诗人的基本情感、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情感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论述层次清晰。
B. 材料一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五四”时期青年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与三十年代青年的历史青春期特征做对比。
C.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普遍的情感特点,使观点表达得更加浅显易懂。
D. 两则材料都涉及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感空间,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但某些观点有相似之处,在内容的理解上二者可相互佐证。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年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了失落、抑郁的情感,但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促使他们人格逐渐成熟。
B. 身处浊世却无力改变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的现代派诗人退缩到时代潮流之外,对现实生活感到迷惘、感伤等。
C. 人们对现代诗派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斥责到肯定的转变,肯定了现代诗派的美学价值和合理性。
D. 大革命的失败给现代派诗人带来强烈的精神震动,使现代派诗歌忧郁颓唐,使诗人对现实感到绝望。
4.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5. 三十年代现代诗人歌唱的音调为什么会显得幽微而纤细?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C    3. D    
4. ①青年的社会人格并不成熟,但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机,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他们或参与仕途,或致力于文化,或从事文学。②青年的作品经过了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映的,他们的创作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5. ①现代诗人置身于白色恐怖中,他们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②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现代诗人以精神震动,由此产生了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凭着这个小范围对整个的社会历史进行评价,难免陷入盲目偏颇、自卑自怜,进而自我封闭,对外部世界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仿佛已经看破了世间诸相,以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单纯执着对人生,人性做形而上的思索,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可知,现代派诗人自卑自怜甚至自我封闭,消极处世,与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没有因果关系。
C.“缺乏对现代派诗歌价值的肯定”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笔者以为这一描述对现代派诗歌的价值未给予充分的正视”可知,对现代派诗歌的价值没有充分的正视不代表缺乏肯定,而且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不等同于事实。
D.“憧憬世外桃源是他们的普遍特点”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几乎是所有现代派诗人的普遍特点”可知,原文“几乎”一词并不代表全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对比论证等方法”分析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三段“戴望舒无奈地咏叹道'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我的素描》),……孙大雨、张君甚至把丑恶异化的事物也牵引进纯净的诗中,《自己的写照》与《肺结核患者》都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异化景观和荒原感受,都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现代性”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但是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使诗人对现实感到绝望”理解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知识者的精神震动,在力度上远远超过了新文化运动,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正是社会激荡的心理折射与映照反应。虽然它感伤气太浓,但它也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可知,大革命的失败使诗人们对黑暗现状不满和怀疑,但不是绝望。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此句中“毕竟一位作家或诗人,首先是作为有着鲜活生命、经历着人生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体而存在”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根据材料一第“这种情感的形成首先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由于所知所见还太少,对于现实的评价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或是个人的一已悲欢,或是阅读中的想象性经验”可知,青年的社会人格并不成熟。根据“但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机,不仅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也间接地使一群做梦的年轻人在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磨炼自己,使他们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了解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使命,不再'恐惧’,也就不会再'抑郁’。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普遍过程”可知,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机,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他们或参与仕途,或致力于文化。对于性格较为'自我’的现代派诗人来说,显然进行社会工作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仕也需要家庭背景,因此'文学’变成了不二选择”可知,青年们或参与仕途,或致力于文化,或从事文学。
“而不是天生的'现代派’或'革命者’”可从以下内容分析理解: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正如詹明信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往往注意其形式技巧的价值,而经常忽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也是有现实内容的,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应的。只不过这种反应,经过了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可知,青年的作品经过了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映的。根据“因此,对现代派诗歌的情感内蕴的'现代’特指,有必要加以重视。同时,现代派诗人作为敏感的'现代人’,作为一群有着鲜明的青春特征的年轻人,他们的创作,也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知,他们的创作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现代派诗人的感知方式,注定了现代派诗歌的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即便现代派诗人偶尔涉笔于社会与时代,也是别有用心,大多凝神注目其非本质方面,偏爱以破碎感去评价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产生现实的失落感,只将它作为缘情抒志的载体与窗口而已”可知,现代诗人置身于白色恐怖中,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几乎是所有现代派诗人的普遍特点”可知,他们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知识者的精神震动,在力度上远远超过了新文化运动,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正是社会激荡的心理折射与映照反应。虽然它感伤气太浓,但它也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可知,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现代诗人以精神震动,由此产生了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逝去的夜(节选)
茹志鹃
咖啡店,饮冰室,国货大贱卖,不认识的洋文招牌,一个一个地在侧面闪过,心跳渐渐恢复了正常,腿跑酸了,也根本没有跑的必要了,也宝放慢了脚步:“现在到哪里去呢?……”脱逃胜利的那阵兴奋,已经过去了。
“找哥哥去,当然是找哥哥去啦!”一想到哥哥,也宝又振奋起来,把小花棉袄夹夹好,阿福拿拿牢,阿福脸上剥落了一块,破了相。也宝开始觉得有点心痛,不过阿福已经和自己一起逃出来了,总算还好。也宝记得哥哥送自己来的时候,就是坐这一路电车从那头来的,现在就该乘回那头去的车了。正好,身边还有五分钱。
电车等来了,车票买好了,甚至还有一个座位,一切顺当。现在只要留心看着窗外,一看到那月晒台上搭个草棚的洋铅皮店,望见一家新开张的酒菜馆,就可以下车,下了车再走一段,拐个弯,就看得见哥哥那个厂的弄堂了……“哥哥看见我会怎么样呢?”
“一定奇怪,一定高兴。”也宝已经想象出来,哥哥如何从那些发出蓝色火花、飞转的铁轮旁边看到自己,又惊又喜地朝自己走过来的情景。哥哥看见自己会高兴,对于这一点,也宝是有把握的。
也宝肚子有点饿了,车窗外面却还不见那条熟悉的马路。电车当当地响着,车上的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少了起来,冷落落地只剩下了几个乘客。
“法租界到了,喂,请买票。”卖票的朝也宝伸出手来。“我买过了。”也宝赶紧举起那张车票。
“那是公共租界的车票,现在是法租界了,要重买。”“重买?”也宝捏了捏空空的口袋,“那……”“那你就下车吧!”卖票的开了车门。
“下车就下车,走好了。”也宝并没有气馁。她下了车,就跟着电线走。原来,今天是个阴天,下午的时光,倒已显出了黄昏的模样。也宝在人行道上尽力疾走。走,总不要钱,总可以走到哥哥那里了吧!她多想马上见到哥哥啊!
尽管也宝不肯气馁,终究也有点茫然起来了,“走吧,只要走,总会找到中国地界,找到哥哥的。”也宝拖了两条重得要命的腿,慢慢走着。又是公共租界,法租界……地夹着小花棉袄,抱了阿福,重新开始了租界上的旅行。她迷了路,她没有失掉勇气,她不过是累了,饿了,更迫切地想见到哥哥。一路上,哥哥在她心目中,已成倍成倍地长大了,她相信只要一见哥哥,便万事都有办法可想了,
昏昏的天空,竟滴滴地洒起雨点来了,不一会儿,橱窗里的灯亮了,路灯亮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亮了。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大幅霓虹灯广告,令人目眩地闪动着。也宝停住步,抖开小花棉袄,将阿福严严密密地包裹起来,只露一个头在外面。现在,她除了觉得饿、累以外,还有一点冷。到底是入秋的天气了,梧桐叶子偶尔也有几张飘落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天黑,下雨,这使也宝心里发慌,她紧紧抱住阿福,努力走着,努力走得快。十一年来,饿,冷,累,她都习惯了,但是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在夜里走路,她还没有学会,还不习惯。雨下大了,汽车碾过处,嘶嘶地飞起了水珠。走路的,匆匆顾自赶路;要等车的,车来了;要下车的,急急下了车。也宝越发张皇了。
突然,突然旁边响起了“哩曜”的警哨,接着,她看见有两个人往自己面前一闪而过,窜进一条暗幽幽的横弄堂里去了。紧跟着,两个便衣警吹着哨子,追了进去。立即,弄堂口,马路上,塞满了看热闹的人。
也宝被挤在人群外面呆住了,好像,她好像看见了哥哥,逃在前面的那一个,剪平顶头的,不是哥哥吗?……“他为什么在这里,他为什么要逃?……”
“不,这个人不是哥哥,不过是有一点像罢了。”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也宝迷糊了。“没什么好看,是两个学徒。”挤在里面的人说。
“哥哥,”也宝喊不出声音来,“哥哥!”地喊出来了,但是“这声音多古怪啊!”也宝想。穿灰夹袄的人转过头来了,十六七岁的年纪,蜡黄的脸上流着雨水,什么表情也没有。不是哥哥,也宝看清楚了,的确不是。但是,也宝却一点也不觉得轻松。相反地,她越发紧张,也越发地担忧了,哥哥不也是一个学徒?哥哥也会给开除的,也会给警察追赶……
便衣警押着人上车走了,人群也很快散了。雨下得更大了。雨水在空荡荡的马路上流,雨滴在也宝头上,滴在阿福脸上,阿福脸上的红晕没有了,小红嘴唇也不见了,墨画的头发,变成一条一条的黑水挂在土色的脸上。也宝紧紧地抱着她,抱着圣信的小花棉袄,站在人家的屋檐下。她明白了;怪不得自己逃出来,逃得这么容易,原来并没有逃得出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许多罗网
橱窗里的灯灭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灭了,只有暗淡的路灯在雨中摇晃。一个警察踱过来,对也宝看了一眼,又怀疑地朝她手上的棉袄看了一眼,也宝赶紧离开了屋檐,她累了,但她还得继续逃。
空荡荡的马路上,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走,走得很慢,她疲惫了?她在想前面有什么在等她?或许,她已学会了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稳稳地在夜里走路。
“路是长的,但不能没有一个尽头!”她走着想着。
(有删改)
【注】①十一岁的也宝成为孤儿,被无力抚养她的哥哥送进了教会的孤儿院。后来也宝因为不愿签订终身入教的合同,从孤儿院逃走。本文节选自也宝出逃后的情节。②阿福,哥哥送给也宝的泥娃娃。③圣信,也宝在孤儿院的朋友。圣信签订了终身入教的合同后,将自己的小花棉袄送给了也宝。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宝从孤儿院逃出来,只带了小花棉袄和阿福,说明也宝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孩子。
B. “只要走,总会……找到哥哥的”体现了也宝期待见到哥哥,这是她前进的动力。
C. 电车到了法租界需要重新买票,也宝已经身无分文,被赶下了车,这令她非常沮丧。
D. 天黑了,又下起了雨,小说营造了凄清寒冷的氛围,表现了也宝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7. 关于文中两个学徒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宝遇到两个便衣警吹着哨子,追赶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很像哥哥,这样的设置使情节陡生波澜,引人入胜。
B.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也宝一时之间难以相信那被追赶的人是哥哥,好在最后虚惊一场,也宝庆幸不已,并因此而开心。
C. 两个学徒的被捕,让也宝为同样身为学徒的哥哥担忧,这也让她意识到并不是只要见到哥哥,便万事都能解决。
D. 也宝一路前行,遇到了很多困境,让她更加坚强。尤其是目睹两个学徒被捕的经过,让也宝从思想上更加成熟。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本文是一篇小说,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也宝以为,只要逃出令人窒息的孤儿院,找到哥哥,就能获得幸福和自由,她对逃出后的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两个少年被捕的经过、自己和哥哥无依无靠的境况,都让也宝意识到,现实如同一张罗网,处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无论是谁,无论他身处何处,都逃不过残酷的现实和艰辛的生活。    
9. 大量的心理描写,直接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也宝内心的情感,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文中有多处饱含哲理性和人生感悟的句子,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回味,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如“路是长的,但不能没有一个尽头!”
多用短句,节奏鲜明,情感丰富,有诗歌的韵味,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如“橱窗里的灯亮了,路灯亮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亮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这令她非常沮丧”错误,由原文““下车就下车,走好了。”也宝并没有气馁。她下了车,就跟着电线走……走,总不要钱,总可以走到哥哥那里了吧!她多想马上见到哥哥啊!”可知,此时的她没有沮丧和气馁,她坚信走着也能找到哥哥。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的能力。
B.“也宝庆幸不已,并因此而开心”错误。由原文“'不,这个人不是哥哥,不过是有一点像罢了。’”和“哥不也是一个学徒?哥哥也会给开除的,也会给警察追赶……”可知,也宝没有庆幸不已,也没有因此而开心,而是担心起来。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由原文“一想到哥哥,也宝又振奋起来,把小花棉袄夹夹好,阿福拿拿牢,阿福脸上剥落了一块”和“哥哥看见自己会高兴,对于这一点,也宝是有把握的”以及“总可以走到哥哥那里了吧!她多想马上见到哥哥啊!”可知,也宝以为,只要逃出令人窒息的孤儿院,找到哥哥,就能获得幸福和自由,她对逃出后的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由原文“没什么好看,是两个学徒”和“便衣警押着人上车走了,人群也很快散了”可知,两个少年被捕的经过、自己和哥哥无依无靠的境况,都让也宝意识到,现实如同一张罗网,处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无论是谁,无论他身处何处,都逃不过残酷的现实和艰辛的生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艺术特色和作者审美取向的能力。
由原文““找哥哥去,当然是找哥哥去啦!”一想到哥哥”可知,她很想哥哥,爱哥哥;由原文“一定奇怪,一定高兴”可知,她很单纯,很自信;由原文“哥哥不也是一个学徒?哥哥也会给开除的,也会给警察追赶……”可见,她担心哥哥。总之,大量的心理描写,直接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也宝内心的情感,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由原文“逃得这么容易,原来并没有逃得出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许多罗网”可知,也宝意识到,现实如同一张罗网,处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无论是谁,无论他身处何处,都逃不过残酷的现实和艰辛的生活;由原文“路是长的,但不能没有一个尽头!”可知,也宝思想上更加成熟,既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同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总之,文中有多处饱含哲理性和人生感悟的句子,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回味,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由原文“路是长的,但不能没有一个尽头!”“橱窗里的灯亮了,路灯亮了,住家窗户里的灯也一盏一盏地亮了”和“饿,冷,累,她都习惯了”可知,短句有时四字,少则一字一句;多用短句使小说语言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来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徙徒,或为寇抄。
是时董率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管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荥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遇痰卒,时年四十七。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有删改
[注]①宄:坏人。②抄:掠夺。③宗:宗室。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朗虽稚A弱B无仰C高之风D损年E以求早成F非志G所为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谢之”与成语“敬谢不敏”中“谢”字的意思相同。
B. 童子郎,汉魏时期,朝廷授予通过察举考试的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C. “监试者异之”与“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两句中“异”字的意思相同。
D. “民人死者且半”与“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两句中“且”字的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朗九岁时,有人对司马朗的父亲直呼其名字,司马朗就对那人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
B. 司马朗十二岁时,通过了经书考试,监考的人看见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就怀疑司马朗隐瞒了年龄,还当面讯问司马朗。
C. 董卓当权时,司马朗就预料到他们郡以后必定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在故乡安居下去,不如尽快向东迁移。
D. 司马朗带着家人回到温地的这一年,温地发生了大饥荒,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勉励弟弟们在衰乱时期更要团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2)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14. 同样是发生战乱的情况,为什么司马朗一开始劝止李邵举家搬迁到温地,而后来又劝告父老们举家东迁呢?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0. BDF    11. A    12. D    
13. 1)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
2)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    
14. ①因为温地和野王两地唇齿相依,就算搬迁到温地也逃避不了战乱。②李邵是冀州刺史,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如果他先逃亡了,必定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③后来发生战乱是因为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必然会激起忠臣义士的反抗,司马朗为了避祸,所以劝父老们举家东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
“朗虽稚弱”是主谓结构,后面的“无”是下句谓语,应在“弱”B处断句;
“无仰高之风”是动宾结构,应在宾语“风”D处断句;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损年”和“早成”,中间不断开,“成”后F处断开;
“非……也”,否定式判断句,中间不断开。
故在BDF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道歉;推辞。句意: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B.正确
C.正确。两个“异”都译为“感到惊奇”。句意: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渔人对此感到很惊讶。
D.正确。将近;况且。句意:百姓被杀死的将近一半。/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勉励弟弟们在衰乱时期更要团结”错误,原文是“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即勉励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见”,被;“赂”,财物;“用事者”,管事的人。
2)“恋旧”,留恋故土;“将”,带着;“俱”,一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可知,因为温地和野王两地唇齿相依,就算搬迁到温地也逃避不了战乱。
②由“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来至而先键,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可知,李邵是冀州刺史,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人,如果他先逃亡了,必定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
③由“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可知,后来发生战乱是因为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必然会激起忠臣义士的反抗,司马朗为了避祸,所以劝父老们举家东迁。
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地人。司马朗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他十二岁时,通过经书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讯问他。司马朗说:“我的父族和母族,历代人都长得个头高大,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
后来关东的军队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靠近山势险要的地方,他打算迁居到温地。司马朗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比喻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温地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而居住到这里,只是躲避早上灭亡的时刻罢了。况且您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他们向内迁徙,有的还进行抢劫。
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够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起兵,聚众几十万人,都集结在荥阳、河内一带。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百姓被杀死的将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建安二十二年,因患病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从杭州刺史离任之时。任职内他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②甘棠,即棠梨,代指政绩。《史记》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诗首句“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次句“帝王城”指“二兄”的出发地长安。
B. 卢诗三、四句摄取了临分别时的一个特写镜头,“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和不舍之情。
C. 白诗首联描绘当时送别的盛况,展现出乡民们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知,诗人定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D. 白诗语言典雅清丽,将一幅幅画面生动地铺展开来。虽侧重叙事,却又不着痕迹地将深切情感寄寓其间。
16. 这两首送别诗各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卢诗抒发了诗人与兄弟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借助“柳”这一意象,借景抒情,抒发了与兄弟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②白诗抒发了诗人与杭州父老乡亲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杭州父老挡住道路,设盛宴送别,送别者泪水潸然,告别者情意真挚,表达了诗人与当地乡民之间难得的官民相惜之情。以及对统治阶层盘剥民众的谴责,对天灾人祸双重压迫之下的底层劳苦大众的怜悯同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白诗语言典雅清丽”错误。白诗语言风格仍不离“朴实通俗”,通篇叙事,而又将深切情感寄寓其间。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卢诗抒发了诗人与兄弟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花柳帝王城”,诗人借助“柳”这一意象,借景抒情,送“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在这里,柳暗花明,一切都呈现着繁华的景象。诗人用长安的“花柳”繁华来反衬亲人在蜀道上即将碰到的孤寂、凄凉,用字不多,而感情却更显深沉。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摄取临分手时刹那间情景的一个特写镜头,极其精到地状出了兄弟二人恋恋不舍的惜别情态。“相顾”二字把相互间含情脉脉的目光传神地刻写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胸中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言状的离别之恸,颇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
白诗抒发了诗人与杭州父老乡亲分别时的不舍之情。首联以“归”与“别”二字扣题,开篇表明这是一首离别诗。离别有千万种情境,当杭州刺史白居易离任时,是这样的画面:有“耆老”相送,有“壶浆”为饮;但这都还不够,作者更进一步,透过“遮归路”和“满别筵”的一“遮”一“满”,铺绘当时送别的盛况,展现出在他即将离开之时,乡民们的热情与不舍。也由此可以看出,白氏在任期间,定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颔联是白氏自谦之语,在父老心中,白居易有如昔日棠树下那位勤政爱民的父母官。然白居易却认为,自己为政期间并没有什么建树,父老不应该他的离开而潸然泪下。此二句“无一树”的谦虚之言与“泪潸然”的感激不舍相对比,充满了情感上的张力。白氏越自谦自惭,越是令人体味到他与当地乡民之间难得的官民相惜之情。颈联笔锋一转,从之前饱含深情的徐徐道来,陡然转入残酷的现实书写中。直白犀利地指出了中唐时期,在“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之下,处处是贫户、饥民的艰辛世道与凋敝境况。咏至第三联,虽只是简单的寥寥数字,却使得诗作的境界一下子开阔起来,从之前徐缓的个人情感,进入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之中。看似不带感情的白描之笔,却蕴藏着对统治阶层盘剥民众的谴责,及对天灾人祸双重压迫之下的底层劳苦大众的怜悯同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漫江碧透    ②. 百舸争流    ③. 辛苦遭逢起一经    ④. 干戈寥落四周星    ⑤. 马作的卢飞快    ⑥.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漫、舸、经、寥、作、霹、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中杨桃、棕榈、大叶榕等热带树木    ①    ,掩映着一间间围屋,绿意盎然中透着寂静。顺着泉水潺潺,掠过路边竞相开放的蔷薇月季,忽然寻得一隅“隐匿桃源”。那是村民们利用闲置民房改造成的咖啡屋和村史馆。咖啡屋名为“牛栏”,曾作围栏养牛之用。屋内并无过多装饰,瓶罐器具摆放得    ②     ,日光涂抹老旧的内壁飘窗,烛火笼罩伫立的书架桌台,身处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村史馆又称乡愁馆,这座面积约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袖珍博物馆,坐落绿树相拥、田舍相望的农家院内,陈列着布满岁月痕迹的农耕用具、生活器皿和传统服饰等老物件。看似简朴的藤竹编织、棉纺绸缎、竹木乐器等手工艺制品,实则传承着“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黎族竹木器乐”等非遗技艺。
“开荒南野际,守抽归园田。”稚童与幼猫嬉戏玩闹,农妇喂哺着放养的野鸭,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空气中弥漫着儿时熟悉的泥土味,瓜果欣欣然挂在枝蔓间,还有    ③    铺向远方的沃野,一起构成了夏日里迷人的诗篇。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18. ①亭亭如盖  ②错落有致  ③一望无际    
19. 这座面积约为一百平方米的袖珍博物馆,坐落在绿树相拥、田舍相望的农家院内。(这座面积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袖珍博物馆,坐落在绿树相拥、田舍相望的农家院内)    
20. ①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温馨、美好。
②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质朴,充满了乡土气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语境“村中杨桃、棕榈、大叶榕等热带树木”掩映着围屋,此处是说树木高大茂盛,可以用“亭亭如盖”。“亭亭如盖”:枝叶繁茂的样子就像伞盖一样。
第二空,结合后文“身处其中别有一番风味”,此处是说瓶罐器具摆放得别致有趣,可以用“错落有致”。“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第三空,结合语境“铺向远方的沃野”,此处是形容田野的广阔,可以用“一望无际”。“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
一、不合逻辑,可以把“面积约为一百平方米左右”改为“面积约为一百平方米”或“面积为一百平方米左右”。
二、成分残缺,可以在“坐落”之后添加“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稚童与幼猫嬉戏玩闹,农妇喂哺着放养的野鸭”可知,此处运用比拟手法,让“幼猫”“野鸭”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将其表现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温馨、美好,充满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稚童与幼猫嬉戏玩闹,农妇喂哺着放养的野鸭,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空气中弥漫着儿时熟悉的泥土味”可知,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质朴,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充满了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容易把读者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中,非常耐人寻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实事求是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在给这段话作注时写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说      ①      ,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这里的实事求是主要指一种治学风格,即根据实证,求索真知,根本上是一个考据学命题,而非哲学认识论命题。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他强调       ②      ,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割裂开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里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       ③       。知行合一讨论的主要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总体上属于一种道德修养学说,
21.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她不仅学习好,还歌善舞。
B. 他从小学开始担任班长,力突出。
C. 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
D. 你不这样说他。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D    22. 研究学问;
“知”和“行”是统一的;
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的“能”,动词,“能够,可以”。
A.“能”,动词,“擅长,善于”;
B.“能”,名词,“才能”;
C.“能”,名词,“有才能得人”;
D.“能”,动词,“能够,可以”。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提到“务得事实”,下文提到目的是求得正确的结论,此处强调求得正确的结论的做法,故填写“研究学问”。
第二空,下文提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处强调“知”和“行”的关系,故填写“'知’和'行’是统一的”;
第三空,前文提到“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下文提到知行合一讨论的主要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此处强调“行”的内涵,故填写“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一个叫台盘村的小村庄里,超燃的“村BA”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而与台江县相邻的榕江县,“村超”足球比赛正在火爆进行。被村民和网友追捧的“村超小贝”“村超C罗”并非职业球员,他们都是来自当地的业余选手,“村超”比赛吸引了上万名现场观众和超20亿次网络点击量。
“村BA”“村超”在比赛间隙穿插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成为展示本地特色和文化的平台。“村BA”“村超”比赛带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给村民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满足了农村居民的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火热的赛场气氛,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球迷现场观战,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餐饮的发展和土特产的热销。
“村BA”“村超”比赛的火爆促进了贵州当地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对当前各地的乡村振兴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村BA”火出圈,呼唤乡村文化自信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球技业余、没有明星,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就这么“火”了。这也让我们不禁去叩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场乡村篮球赛吸引了城乡共同的关注?这场体育“盛宴”背后的深层逻辑,又能够为我们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怎样的启发?
“村BA”的出圈,绝不囿于“乡土”二字。乡村球赛火爆的背后,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这共鸣,不仅仅来自于文化产品供给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同样来自于文化供给丰富繁荣的城市。在这个火热的夏日,“村BA”为我们贡献的,既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网友喜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
这样的文化盛宴提醒着我们,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厚筑乡土的文化本体和主体性,凸显乡村文化自信,也要吸纳融合现代文明的分子和要素,体现新时代乡土文化的公共性和时代性,从而在碰撞和融合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才是“村BA”破圈背后的“流量密码”,也是这场“偶然走红”的乡村赛事为我们在乡村文化振兴路径上带来的宝贵启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但是总体来看,这方面文化产品的供给还是偏少、偏散、偏弱。有些地方文化产品缺乏、形式单一,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有些地方,在文化建设中盲目照搬城市的做法,缺少自发生长的、能和本土联结的文化产品,多是浮光掠影,无法扎根……与城市相比,乡村在不少地方存在短板,而乡村文化建设更是短板中的短板,亟待补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建设体现着人的精气神、价值观,对乡村振兴起到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不能长期处于短板、配角、从属的地位。如果乡村自己的文化不能搞起来,只是把城市那一套移植过来,就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贵州“村BA”的出圈让我们看到,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强劲活力和强大动能,乡土烟火气中蕴含着最本真的文明基因和精神品格,一旦借助了现代科技的要素,搭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乡村文化一样可以大火。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就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
听说“村BA”火了之后,也有不少地方准备向其学习,搞起当地的乡村体育赛事。这当然是件好事,但也不可盲目照搬。台盘村的“村BA”看起来是一炮走红,实则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三代人的积淀,并非短时之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火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长,乡风乡俗、家规家训、农事技艺等,都是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是有滋有味的文化瑰宝。
尊重文化的群众性,让乡村文化向着更加广阔、更有开创性的方向发展,每个地区都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村BA”,从而让乡村文化尽快振兴起来、自信起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介绍了贵州“村BA”“村超”的火爆情况,并指出其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第二段阐述了贵州“村BA”“村超”的火爆成为展示当地特色和文化的平台,带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满足了农村居民的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餐饮的发展和土特产的热销。
材料引导我们思考乡村振兴的问题,“村 BA”“村超”比赛的火爆促进了贵州当地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对当前各地的乡村振兴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农产品及加工品、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等特色品牌,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重视文化振兴,促进乡村与世界的联系。乡村也要注重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利用乡村的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这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说,只要用心用脑,每个地方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契机和入手点。贵州依靠的是“村 BA”“村超”比赛,别的地方的乡村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找出发展的基点,以此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观点:动脑筋,找出文化振兴的入手点。主体可以先由贵州“村BA”“村超”的火爆引出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接下来可以谈其他地方成功的经验,最后可以谈振兴乡村的方法措施、思路等。文章结尾再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立意
1.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2.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4.借助现代媒体,让乡村联通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