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人的祖先们

 不求甚解2017 2023-10-28 发布于广西

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


远古时代,汉人的祖先们曾经从寒带地区向温带地区进行过一场史诗级的大迁徙。

在这场大迁徙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在短期内的剧烈变化,汉人的祖先们被迫在生理结构上做出巨大的改变。

直白点说,就是在身体结构上既保留了寒带地区的生物特征,又迅速进化出温带地区的生物特征。

所以,这场大迁徙的过程无疑是惨烈的。
(据说现在基因测序的结果,有60%的汉人其父系基因来源于5000-6000之前的五个超级祖先。)

汉人们多为单眼皮,上眼睑皮层脂肪较厚,而眼窝浅、鼻子和嘴唇较厚。
古代没有防风镜,深眼窝的人在极寒地区奔跑时会被聚拢来的冷风吹坏眼睛,无法狩猎,而且汉人眼睛周边皮下脂肪厚,不怕冻。

这无疑是为抵御寒带地区的超低温侵袭而点亮的生物技能点。

与其他人种相比,汉人的皮脂率低、但是内脏脂肪含量高。
这种生物特征优点是抗冻,皮肤老化慢。
(比如在珍宝岛战役中,苏军根据人体耐寒数据认为零下30℃时人类露天潜伏极限是4个小时,而中国军人有超过4个小时的低温环境下潜伏能力。)

当然缺点也有,就是非常容易得脂肪肝(所以少吃碳水)。

在从寒带地区向温带地区迁徙的过程中,汉人的祖先们又点亮了其他一些生物技能点:
为了适应迁徙过程中食物来源的不稳定和多样性,汉人的祖先们成为标准的杂食生物。

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杂食生物,汉人的祖先们又必须做到过敏源尽量少。

另外,在成为大吃货民族的过程中,汉人的祖先们又意外点亮了另外一个技能点:
对甜味非常敏感,所以不像其他人种一样需要大量进食糖分才能感受到应有的甜度。

这些技能点带来的优势是汉人的食谱广泛、耐饿、肥胖率低,但是也更容易得高血糖了!

从寒带地区到温带地区迁徙的过程中,汉人的祖先们选择了黄皮肤。
因为黄皮肤很容易随阳光的照射而变黑,但是又很容易随阳光的减弱而变白。

相对来说,白皮肤和黑皮肤就很难适应这种环境下阳光的短期剧烈变化。

在大迁徙的过程中,点亮战斗技能是必须的。
因为温带地区虽然更适合生存,但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也更激烈和更残酷。

所以汉人的祖先们点亮了几个至关重要的生物技能点:
1.在全世界所有人种中,汉人的战士基因(MAOA基因突变)占比高达77%,而欧美地区仅为35%左右。

这个基因本来的作用是生产单胺氧化酶,来降解掉体内过多的多巴胺。
而突变成战士基因之后,这种降解能力削弱,于是过多的多巴胺就容易令人冲动,但同时抗压能力也会更强,可以在高压状态下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古代,这种特质让东亚区域的战争烈度更容易上升、士兵们更嗜血好战、战争的底线也更低。
(与欧美地区的人相比,东亚地区的人几乎不晕血。)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这种基因层面的特质在资本主义的加持上,却似乎完全走偏了方向。
(比如中日韩三国的资本家都特别喜欢逼着本国打工人搞996加班制。)

2.体味小,比如汉族人只有5%左右有狐臭,而高加索人种只有5%左右没有狐臭。
体味小在茂密的丛林环境中堪称隐身大杀器!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了不起的种族天赋,但是对于汉族男性们来说,其隐形代价也是沉重的:
体味小是因为历史上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但是乳腺也是大汗腺的一种。

所以,汉族女性的平均罩杯在全世界都是排倒数的存在(接近倒数第一)!

3.独有的亚洲蹲天赋。

什么是亚洲蹲?
就是臀部几乎挨着后脚跟的那种下蹲姿势,这种下蹲能力属于东亚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天赋。

这种下蹲姿势,非常适合在茂密的丛林中环境中隐藏自身,但是又不会失去瞬间爆发的启动速度,搭配体味小这个特点,堪称伏击背刺的顶级天赋。

4.五短身材、国字脸和小脚趾分岔。

五短身材适合爬树和在湿地活动(上半身长),国字脸是攻击性强的外在特征(大脸更能威慑猎物)。

至于小脚趾分岔,说明汉人的祖先们需要迅速横向移动。

唯有在丛林中狩猎时,才需要更多横向移动而不是直线冲锋。

所以,从游戏的角度给汉人的种族天赋来一个简单的自画像吧:

好斗善伏击、抗冻皮肤好、爱吃怕高糖!

这其中每一个天赋技能的点亮,都是在残酷的生存游戏中一遍又一遍把最适合活下来的人筛选出来,才慢慢形成这些稳定的生物性状。

结束语:

我已经很久很久不在知乎上发贴了。

可惜了我那攒了2万多的粉丝数。

不过有一说一,只要不谈立场问题,知乎上有些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

今天看了一个知乎冷门问答:

汉族人的基因有何特殊的地方吗?

把几十个有趣的回答看完,突然有了上面一些想法,所以这里分享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