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书】2576 《内生动力》:想到又做到的成事法则

 长沙7喜 2023-10-29 发布于湖南
 
Image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内生动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想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打算每天抽出时间学习,结果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你想通过一项职业资格考试,但买完教科书就没怎么翻开过了;又或者,你想减掉身上的赘肉,但是锻炼了一周,没有明显效果,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类情况,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想到,却做不到。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生活里,最让人苦恼的一类“人之常情”了。当然,也有很多书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算是给我们应对这类困难补充了一些新的思路。
这本书的中文书名叫做《内生动力:从想到到做到的成事法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心理动机专家艾利特·菲什巴赫的著作。它的英文直译标题是《完成任务:来自动机科学的惊人教训》。这里说的“动机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动机从产生到实现的知识领域,最近几十年发展很快。说白了,它主要研究的就是,怎么才能帮人们更多地“想到又做到”。跟市面上很多讨论这类话题的成功学书籍不同,这本书里呈现的结论和建议,都是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分析得出的,集结了动机科学这个领域的很多最新研究成果。书里提醒我们,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想到却做不到”,是因为在追求目标时,会面临这么三类障碍:
首先,是设定目标不合理。要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愿望落空,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或是别人在阻挠,而是因为目标本身有问题。比如,“我想变得更健康”,这样的目标太空泛了,很难贯彻执行;再比如说,“我要每天坚持跑步”,这样的目标听起来很像一件苦差事,会降低你的行动热情。所以作者强调,设定恰当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具体什么算是“恰当”目标,我们稍后就会展开说。
其次,是行动中的懈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新年或生日,给自己订一个新的目标,甚至有明确的计划,但是过不了多久,就因为各种原因逐渐放弃,最后不了了之。这说明要完成一个目标,最难的不是提出目标和计划,而是在推进任务的过程中,怎么坚持不懈,避免半途而废。这是作者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是目标之间的冲突。要知道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只做一件事,而不管其他的工作任务及生活要求。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达不成目标不是因为不重视、不努力,而是因为目标之间有冲突,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取得突破。因此怎么对多个目标进行权衡取舍,在兼顾次要目标的同时,实现核心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么突破这些障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解读的重点。接下来,我们依次来看看,怎么设定恰当的目标,怎么保持行动的韧性,以及如何处理目标的冲突。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多地把“想到”变为“做到”。
第一部分
首先,要为自己的理想设定一个恰当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恰当”的目标呢?
首先,它不能太空泛。这很好理解,像“我要健康快乐”“我要成功”,这类目标,就属于是太空泛。
那什么叫不空泛呢?比如说,把“换一份工作”作为目标吧。这个目标,确实不空泛了,但是在作者看来,也不算是恰当的目标,因为它不满足另一项要求,那就是,要能激发我们的奋斗热情。“换一份工作”,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任务,一份苦差事,就容易让我们在潜意识里降低行动热情。而从激发热情的角度来看,“探索新的职业机会”,就比“换一份工作”要更贴近一个恰当的目标。
不过注意,这还只是“贴近”,到这里还没结束。“探索新的职业机会”,它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不够量化。比如,我每天用业余时间,要去探索、接触多少个新的职业机会,这才算是把目标量化了。
为什么需要量化?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个能激发行动热情的目标,它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指导你的行动,也就是,不能把理想跟行动连接起来。这就很容易让我们的行动力大打折扣。比如你只是简单地告诉自己,每天都要探索新职业机会,每天都要提高身体素质,那么最后很可能沦为每天象征性地浏览一下招聘网站,走几步路;但如果你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探索新的职业机会,至少投出3份简历”,或者“每天都要提高身体素质,至少跑步三公里”。这样的目标才能兼顾“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想要把目标量化,也很简单。通常就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定“多少”,也就是数量目标;另一种是定“多快”,也就是速度目标。比如,你要求自己每天走1万步,这就是数量目标;你的老板要求你一周内完成公司的预算报告,这是速度目标。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跟抽象的目标相比,这些量化的目标更有效,更能促进人们完成目标。
例如,马拉松运动员的抽象目标是更快地完成比赛,但他们通常喜欢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目标,比如在4小时内完成比赛。有一项研究分析了1000万名马拉松爱好者的数据,发现在这些人中,恰好低于设定时间完成比赛的人,比恰好超出目标时间的人多得多,也就是说,更多的人会在3小时59分内而不是4小时01分完成比赛。换句话说,当运动员在离终点越来越近时,一想到有很大机会在目标时间内完成,就会在最后几分钟拼尽全力,在设定时间内越过终点。这就是数字目标的作用。
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丹·阿里利教授有这样一个做法。在大学里,老师通常会规定学生完成论文的截止时间,而阿里利则允许他的学生自由安排提交论文的方式。他们可以设定每篇论文的提交日期,也可以不设期限随时提交论文,只要一个学期完成三篇论文就行。所以,有一些学生选择提前定下截止日期,而另一些则没有。这就给了老师们一个把这两组学生做对比观察的机会。结果,他们发现,那些给自己设定了截止日期的学生,会在每个截止日期临近时,积极地去完成任务。而那些,没有给自己设定期限的学生,会更多地把任务都堆到最后,也更容易出现完不成的情况。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到,目标一旦量化,我们就会很重视,并争取实现这些确切的数字;它会拉着我们朝目标努力,让我们更容易监控进展;它会提醒你,什么时候应该加速,或者可以慢下来,随时进行调整。比如,你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睡眠,就不如定为每晚睡够8个小时,每晚睡够8个小时,又不如规定自己每天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目标越具体,越容易监督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量化目标是我们设定目标的核心环节。
说到这儿可以小结一下。作者认为,设定恰当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恰当的目标要满足三个要求:一、不能太空泛;二、要能调动你的行动热情,不会让你觉得它是一件苦差事;三、要可量化、可执行。这样的目标会激励你,在实现目标的路上一直保持振奋,同时根据任务的进度,随时做出努力和调整。
第二部分
好,有了恰当的目标,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保持迈向目标的动力。说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如何建立良好的习惯,如何制定奖罚规则等等,但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强调的不是这些,而是监控进展,也就是通过关注任务的进度,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关于这一点,作者有这样一个故事。本书作者年轻时是以色列公民,曾在军队服过两年义务兵役。而作为一名女性,她所从事的文职工作极其无聊,除了收发文件,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但又必须坐班在岗。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度假作为坚持工作的目标,把工作看作假期之间的间隔,每六个月为一个周期,通过数倒计时迎接假期的方式,来熬过那段沉闷的岁月。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提出,监控任务进展对于保持动力非常重要。就像她在军队服役时,盯着一个又一个的假期,每天数着倒计时来获得激励一样,当我们感觉在实现目标上有进展时,就会有动力坚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提到,要为自己的目标设定一个数字指标,这样便于掌握进展。
不仅如此,作者告诉我们,记录任务进展的方式,也就是记录一件事的完成量还是剩余量,也会影响完成目标的积极性。比如一本书读了四分之一,是把它看作已经读完25%还是有75%要读,会影响我们的阅读积极性。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通常人们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会比较积极。因为开始时能看到明显的收益,而结束时能看到成功的前景,能给人鼓舞。而在中间阶段,人的干劲和效率往往会降低。因为这时候,无论你将自己的行动和已经完成的任务相比,还是跟没有完成的剩余任务相比,都显得很微弱,所以容易出现心气下降、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作者介绍了一个方法,叫做“小区域原则”。也就是说,在追求目标的初始阶段——比如进度大约1/4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先停一下,回顾已经完成的任务,因为它是小区域,剩下的部分是大区域;而过了中间点之后,我们就应该看还差多少没有完成,因为完成的部分变成了大区域,剩下的部分是小区域。这样一来,我们的行动产生的影响就会显得更大。比如,你想读完7本《哈利·波特》,刚开始读完了两本,你就应该停一下,回头看看,告诉自己“真不错,已经读完两本了,再接着读两本吧”,而等到读完第4本之后,再去看看剩下的一小部分,跟自己说“只剩3本了,肯定能读完”,这样,你读书的积极性会更高。
那么“小区域原则”在实践中管用吗?我们来看作者参与设计的一个实验:纽约有一家卖寿司的韩国餐厅,曾经推出“买十赠一”的促销活动,它把优惠卡分为两种,一种是从0到10累计消费次数,一种是从10到0倒数消费次数,谁完成10次消费就送一次免费午餐。哪种优惠卡的效果更好呢?结果显示,这取决于顾客能得到免费午餐的进展。比如,有些顾客,拿到卡片之后,可能很快就来吃了好几顿,已经超过5顿了,那如果优惠卡在设计上,能让他们把视觉注意力放在还差几次上,他们就会更快回来消费。而还有一些顾客,拿到优惠卡之后,可能并不是经常来,两个月了才来了三次,那如果卡片在设计上,能把他们的视觉注意力引向他们为数不多的那几次光顾,他们就会更快回来消费。概括来说就是,在追求目标的开始阶段,要多去引导顾客注意他们已经来吃过的几顿;而在结束阶段,要多去引导顾客注意他们还没消费的那几顿,这样就能增加食客的回头消费率。这也说明,“小区域原则”是管用的。对于其他的任务,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激励自己,也可以用上这个原则——在没有到达任务中间点时,我们应该多回顾已经完成的进展,而过了中间点之后,就应该更多地向前看。
当然,对于完成目标而言,仅仅监控任务进展肯定不够,为了不断前行,我们还需要从成功和失败的行动中获取反馈。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推进一项任务时,如果获得的反馈是正面的,就会让人很振奋,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重复前面成功的方法。但是如果遇到了挫败,就会降低我们做这件事的积极性,不仅是因为情绪受了打击,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现在的做法有差错,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么,如何在遭遇挫败后保持追求目标的动力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点,比如保持心理距离,把自己的状况抽离出来,想象它发生在一个陌生人身上,客观冷静地看待失败;再比如把自己的失败当做一种经验,向那些有类似困难的人提供建议,从而增加自己做事的信心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一种强调学习的成长型思维。
所谓成长型思维,是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概念。在她看来,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有些人相信人的智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发展的,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另一些人则认为智力是静态而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型思维”。不同的理解会影响人们对待负面反馈的态度。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大脑不是固化的,它在面对挑战时会不断学习和发展;重要的不是正确完成每一件事,而是通过学习获得成长;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通过它们取得进步,就是值得的。比如说,有人考英语托福失败了,但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有人参加实习生训练营被淘汰,但至少看清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人想换工作没有成功,但增加了面试求职的经验,如此等等。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我们的目标,就能降低失败的负面影响,把失败变成进步的阶梯。
关于如何培养和应用成长型思维,听书解读过一本书叫做《终身成长》,里边有详细介绍,推荐你去听一听,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这里要补充的是,我们对一件事的投入和积累的专业知识,也能降低负面反馈的影响。比如,有一位从业几十年的销售高手,在一次季度考核中排名垫底,他不会感到气馁。因为他对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优势有信心,他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波动。这种挫败不但不会击倒他,反而会激发他的斗志,让他更有动力重回巅峰。相反,如果是一位刚入行的新手,在销售排行榜上垫底,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或天赋,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从这个角度看,通过长期投入积累的专业优势,才是对抗失败的最有力屏障。
总之,设置一个适合自己的、具有强大驱动力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监控任务的进展来自我激励,保持成长型思维,让自己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第三部分
第三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目标之间的冲突。迄今为止,我们提到的原则和方法似乎都在默认,人只有一个目标,一切行动都围绕一个目标展开,但这是不太现实的。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目标,并且有些目标可能冲突。比如我们既追求财富又追求健康,但是工作加班和身心愉悦是冲突的;再比如说,我们既追求社会成就又追求家庭幸福,但它们有时也是冲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目标之间做权衡取舍,尽量实现更多以及更大的目标。
关于这一点,书中强调的第一个原则,是寻找目标的交集。打个比方,人既要追求财富,又要追求健康,还要追求良好的家庭关系,那么在这些目标产生交集的地方,就是我们采取行动的最佳选择。比如说在家里做饭吃,既省钱又健康,还能改善家庭关系;骑自行车上班,既能锻炼身体,又节省交通费用,还能支持环保,如此等等。像这样一举多得的行为,是我们实现目标最大化的首选。
但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一举多得的事情,更多的是左右为难。比如,做一个诚实的人,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但有时候诚实会影响人际关系。打个比方,你的上级把公司的项目搞砸了,或者说你的朋友最近身材越来越胖,如果你直言不讳地讲出来,虽然能证明你很诚实,但却可能破坏你升职的机会或损害你跟朋友的关系,这就是目标之间的冲突。
对于目标冲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折中,也就是在多个目标之间取得平衡,部分地满足所有目标,但没有一个目标能完全实现。第二种是优先,也就是重点考虑某个目标,牺牲其他目标来实现这个目标。比如有些人为了瘦身,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两餐,这就是折中。还有的人,为了身体健康把烟戒了,这就是注重健康目标的优先。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考虑优先策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折中策略呢?很遗憾,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个因素,可以作为我们决策的参考。
第一个因素是,你是否希望向外界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特点。如果是的话,你就应该更多地采用优先而不是折中的策略,因为折中会给人矛盾而模糊的信号。比如你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并且希望别人知道这一点,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买电动汽车,并且在生活中注意随手关灯等等。
第二个因素是,你所追求的目标价值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比如自己做饭吃,通常会更营养健康,但是不自己做饭也能解决吃饭问题,做饭不是一个必须坚持的选项,所以人们在业余时间还会安排其他的娱乐活动,这就是折中与平衡。相反,有些目标的价值是绝对的,比如考律师资格证书,只有达成目标后才能获得回报,半途而废跟没有去做区别不大。这样的目标就应该采取优先策略,把其他事情放在一边,把它们优先完成。
另外有意思的是,追求目标的顺序,也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有个笑话说,牧师不让人在祈祷时吸烟,但可以在吸烟时祈祷。这就是说,从次要目标转向重要目标,我们可以折中,但从重要目标转向次要目标,就不该折中。就像在冰激凌中加入水果,会被认为很明智,是一种平衡了健康和口味的甜点,但在水果中加入冰激凌,就显得是在放纵自己。
除了上面这些,对于不同目标采取折中或优先的考虑,更重要的一点是排除其他目标对优先目标的干扰。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应该每天按时起床,做早锻炼,吃完早餐去上班,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等等,这是优先目标。但实际上,很多人更想做的是刷手机、睡懒觉、暴饮暴食、不断拖延工作任务等等,并且常常因为这些行为,影响自己的健康和事业发展。这就是琐碎目标对优先目标的干扰。
作者把排除其他目标对优先目标的干扰,归结为提高自控能力、抵制本能诱惑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发现诱惑,第二步是对抗诱惑。发现诱惑很简单,当你意识到自己该做的事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却在做的时候,就是发现了诱惑,比如上面提到的刷手机、睡懒觉、暴饮暴食、拖延症等等。
那么怎么对抗这些诱惑呢?书中重点谈到了一种策略,叫做“预先承诺”,也就是在被诱惑之前,先消除诱惑发生的条件。比如,为了防止自己起床刷手机,可以把手机放在远离卧室的地方;为了不在感情问题上分心,可以对外宣布自己订婚的消息;为了结束一段恋爱关系,可以删掉前任的联系方式,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把钱存进退休储蓄账户,以免自己忍不住花掉;可以在工作中承诺一个比截止日期更早的时间,鼓励自己尽快完成任务,等等。总之,通过“预先承诺”的策略,我们能让自己不该做的事情难以发生,让自己该做的事难以避免,从而更有把握达成自己的目标。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抵制诱惑也可以说是一个戒除坏习惯、建立好习惯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听书解读过不少作品,比如《反惰性》《习惯的力量》《福格行为模型》等等,都探讨了如何突破习惯障碍,更好地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法,并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如果你有兴趣,推荐你去听一听,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结语
说到这儿,关于这本《内生动力》的解读就接近尾声了,我们来回顾一下。
在第一部分,我们介绍了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制定恰当目标的原则和方法。恰当的目标要满足三个要求:一、不能太空泛;二、要能调动你的行动热情,不会让你觉得它是一件苦差事;三、要可量化、可执行。这样的目标会激励你,在实现目标的路上一直保持振奋,同时根据任务的进度,随时做出努力和调整。
第二部分我们讲述了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强大的动力。一方面是监控任务的进展,运用“小区域原则”,在任务的前半段往回看,后半段往后看,获得更多的激励。另一方面是在任务过程中,对正面和负面结果做出反应,特别是对失败的结果,用强调学习的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把失败变成进步的阶梯,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第三部分我们探讨了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在多个目标之间做权衡和取舍。首先是尽量寻找目标的交集,用较少的行动达成较多的目标,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其次是运用折中或优先的方法,来处理目标之间的冲突,解决左右为难的问题;最后是通过“预先承诺”的策略,来对抗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排除琐碎目标对优先目标的干扰,从而实现自己的核心目标。
此外,在这本书的原著中,作者还谈到了如何利用社会及他人的帮助,来实现目标。不过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不是个人修炼和成长,而是处理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所以今天的解读没有涉及,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去做更多的学习。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解读。作者说,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借助动机科学的重要观点,帮我们引导和驾驭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受欲望的驱使,以更合理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应该就是从想到到做到的最高法则。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解读。你可以把它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钱言
转述:李璐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本文转自得到APP,更好的学习体验请下载得到APP
值得推荐
讲谈社世界史全集
怎样成为演讲的高手
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
高血压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