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手足痛,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为脾经之热,不知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

 北京润雨 2023-10-29 发布于辽宁
手足痛
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为脾经之热,不知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

方用逍遥散加栀子三钱,半夏、白芥子各二钱。水煎服,二剂,其痛如失。

盖肝木作祟,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平其肝气则脾气自舒矣。

清代《傅青主女科》载
加减逍遥散,由茯苓、白芍、甘草、柴胡、茵陈、陈皮、栀子组成,主治妇人怀抱抑郁、口干舌燥、呕吐吞酸而血下如崩者。


逍遥散加:炙甘草15克,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30克,,炒栀子15克,姜半夏、白芥子(打碎后入煎)各10克。9味。

2剂。


多以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为基础药,而灵活配伍。

宣郁通经汤,由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组成,主治妇人经水未来腹先痛。


湖畔经方书院:浅谈《逍遥散》

湖畔经方书院 经方临证苑 2022-11-24 10:24发表于河南

今天我们来学习逍遥散,逍遥散疏肝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逍遥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方,脱胎于张仲景四逆散、当归芍药散之法,后人广泛应用于内、妇、儿、男、五官各科病证。温平康等将其源流概括为渊源于汉代,成方于宋代,充实于明清,发展于现代。

组成:柴胡 15克;当归 15克;白芍 15克;白术 15克;茯苓 15克;生姜 15克;薄荷 6克;炙甘草6克,8味

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和营。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功效:

1、疏肝解郁

生活压力大、有抑郁症状的人常常表现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还表现有头晕乏力、胃脘不舒、胸闷气短等,部分人可能还有长期的失眠状况。逍遥散具有清心除烦、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帮助减轻症状,同时在治疗肝脾虚、血虚型失眠中起着重要作用。

2、养血健脾

逍遥散为养血健脾、调和肝脾的要方,脾统血、肝藏血,与月经有直接关系,故又为妇科调经的常见方剂之一,对于女性常出现的月经不调、月经提前、月经过多、痛经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出处:

1.渊源于汉代:《伤寒论》载四逆散由炙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四味组成,用于气郁而致厥逆之证,体现了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治法。《金匮要略》载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六味组成,主治妇人妊娠腹中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效。两方均为和解剂,皆有疏肝解郁之功。

2.成方于宋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载逍遥散,其组成为四逆散易枳实,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川芎,加薄荷、生姜组成,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八味。主治肝郁血虚所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

3.充实于明清:明代《审视瑶函》载柴胡参术汤,由柴胡、白术、甘草、人参、川芎、当归、熟地组成,主治怒伤元阴元阳导致的暴盲症。明代《寿世保元》载加味八珍汤,由黄芪、白术、甘草、防风、熟地、川芎、白芍、人参、知母、当归、山药、益智仁、升麻、黄柏组成,主治妇人曾经小产,今有孕,预先培补为妙。清代《傅青主女科》载加减逍遥散,由茯苓、白芍、甘草、柴胡、茵陈、陈皮、栀子组成,主治妇人怀抱抑郁、口干舌燥、呕吐吞酸而血下如崩者。又载宣郁通经汤,由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组成,主治妇人经水未来腹先痛。所举诸方,均在逍遥散基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来。

宣郁通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具有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之功效。主治妇人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经来多紫黑块。症见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有血块。临床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白芍(酒炒)五钱,当归(酒洗)五钱,丹皮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一钱,香附(酒炒)一钱,川郁金(醋炒)一钱,黄芩(酒炒)一钱,生甘草一钱。10味



4.发展于现代:由逍遥散化裁出了许多方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多以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为基础药,而灵活配伍。如归芍丸(《妇科病中医诊疗法》1959年版)在基础药上配伍川断、杜仲、萸肉等以疏肝健脾、补肾利湿。截郁合欢汤(《谦斋医学讲稿》1964年版)在基础药上配伍三七、合欢皮、柏子仁等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乳房胀痛方、乳房囊性增生方(《中医治法与方剂》1985年版)在基础药上着重配伍香附、青皮、牡蛎、王不留行、连翘、花粉等以疏肝通络、散结消肿。

归芍地黄丸,中药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具有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滋阴养血,柔肝补肾之功效。主治肝肾两虚,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临床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证属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型。

医案:

周某某,女性,50岁,2007年3月12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自诉1年来常出现胸闷、心烦、夜寐易醒多梦,汗多,情绪低落,喜叹息,一直未就诊。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觉紧张焦虑,疑患绝症,让其子带来求医。

主诉:胸闷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

刻诊:多言,自诉胸闷,时胸痛,游走不定,连胁涉腹,嗳气,叹气后舒,入睡困难,夜汗多,疲乏,心烦易怒,胃胀,纳差,大小便正常。近半年来月经紊乱。

体查:面色萎黄,忧郁面容,语声低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心率快时T波低平。胸片:心肺膈正常。经颅多谱勒:右侧颈动脉血流速度偏低。乳腺扫描:乳腺囊肿。胃镜检查提示胃息肉,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郁证。

辨证论治:初诊考虑为郁证,四诊合参,证属肝郁脾虚。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选逍遥散合归脾汤7剂加减,详如下:

  白芍10g、甘草6g、黄芪30g、当归15g、白术10g、党参30g、远志15g、柴胡10g、鸡血藤30g、砂仁10g(后下)、厚朴10g。

【随诊过程】

二诊:2007年3月19日

症状改善不明显,左胁疼,手指麻木,汗出后怕风恶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考虑有阳虚不固表之表现,本次以归脾汤加桂枝、附子以健脾温中,益气固表,养心安神。再予7剂,方详如下:白术10g、远志15g、桂枝15g、黄芪15g、茯苓10g、熟附子10g(先煎)、党参15g、炙甘草6g、木香10g(后下)、白芍10g、龙眼肉15、酸枣仁20g。

三诊:2007年3月26日

诉胸闷稍好转,出汗较前减少,本次诉身疼走窜,夜寐不安,胃脘不适,心情不佳,心烦,月经推迟、量少,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本次仍以归脾汤为主方,加当归、郁金等药,共14剂:白术10g、黄芪30g、茯苓10g、党参20g、远志10g、龙眼肉20g、当归15g、白芍10g、炙甘草6g、郁金15g、木香6g(后下)、酸枣仁20g、糯稻根30g。

  药后1月复诊,自诉胸闷症状消失,情绪较前稳定,睡眠改善。

注:妇女七七天癸绝,肝肾失养,冲任失调,故月经紊乱;肝肾不足,肝脉失养,肝气不舒,郁而乘脾,脾气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以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发为郁证,症见胸闷、胁痛、心烦少寐等;又汗为心液,心气虚固摄不利,心阴虚,虚火迫津,均可致汗多;汗出之后,气随汗泄,故见身凉畏寒,疲乏;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纳差、胃脘不适。本病总病机为肝郁脾虚,心失所养,阴阳失调。故以逍遥散合归脾汤主之,其后效果一般,继予附桂理中汤温阳实卫固表,有效后继而以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为法,以后天养先天,使木郁得达,气血冲和,郁病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