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各个名人突然离世的消息,像季美林、侯耀文、梁左等,他们突然因心脏病离世,让人猝不及防。这些社会精英、家庭支柱的离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多遗憾。 这些因心脏病猝死的例子中,大部分是由冠心病导致的,占了超过80%。冠心病是一种致命的心脏疾病,由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痉挛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坏死,进而导致心脏疾病。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指出,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爆发式增长,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新中国初期,由于生活条件欠佳,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不到40岁,心血管疾病很少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改善,人均寿命也显著增加。然而,这也伴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陈灏珠院士的研究团队对上海地区1948~1999年的心脏病病种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患者的住院病历比例从9.89%升至24.24%,冠心病的比例从6.78%逐渐上升至39.19%。90年代,冠心病的住院人数是50年代的20多倍,且近年来这一数据仍在不断上升。 得了冠心病,还能活多久? 得了冠心病,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有些患者在确诊后没几天就离世,而有些患者却能长寿如常人。 首先,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是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一般将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 隐匿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心电图和冠脉异常显示心肌缺血。 心绞痛型:发作时会有胸骨后疼痛,伴随着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塞型: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会出现心肌增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长期心肌缺血和纤维化导致。 猝死型:由原发性心脏骤停引起猝死。 从这些分类可以看出,猝死型冠心病最严重。但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属于稳定型冠心病。只要进行有效预防和规范治疗,不会对寿命造成明显影响。 冠心病患者做好4点,或能延长寿命 1、规范用药 冠心病治疗并无捷径,想要预防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患者应坚持药物治疗,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尿酸,避免这些高危因素。 2、健康饮食 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在饮食方面,应遵循一份适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食谱。主食的分量需严格控制,男性每天主食摄入量控制在6两以内,女性在4两以内。主食宜选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油脂摄入量每人每天应小于25克,多选用橄榄油或菜籽油。适量摄入鱼肉、蛋黄、脱脂牛奶,搭配蔬菜、水果和豆制品。 3、适当运动 在运动方面,可以采用“一三五七”的原则进行锻炼。即每天至少锻炼1次,每次时间最好能坚持30分钟以上,每周锻炼次数超过5次,运动时心率以能达到170以上为佳。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跳绳、跳健身舞等。 4、戒烟酒 吸烟和饮酒是冠心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戒烟和戒酒对于冠心病患者至关重要。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加重病情。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还会影响心脏的节律和功能,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 饮酒过量会升高血压、血脂和血糖,对心脏和血管造成直接损害,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戒烟戒酒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冠心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延长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