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螃蟹岬的历史

 零壹贰012 2023-10-29 发布于湖北
螃蟹岬,也叫“黄龙山”,位于武昌区昙华林与中山路(沙湖段)之间,山体东西长1800米,宽50至60米,面积0.10平方公里,海拔57米。螃蟹岬因其东端地势呈蟹钳形,故名。

公元229年,孙权登上皇帝宝座后,取东龙西凤之说,将今得胜桥以东山体定名为黄龙山,得胜桥以西的山体定名为凤凰山,以此作为吴国的龙脉所在。因此螃蟹岬也叫“黄龙山”。

朱元璋打下武昌后,刘伯温到此察看,认为武昌确有王气,而龙脉所在就是螃蟹岬。为防后患,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扩修武昌城时,北边城墙至螃蟹岬跨山而筑,将其一部切在城外,藉以斩断龙脉,破解武昌城的王气。因而民间流传螃蟹岬“城内九分,城外一分,龙头在外”之说。

到清朝中叶,螃蟹岬东边段曾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昙华林寺”,环境优美,香火旺盛。清同治三年,武昌府刘溱在《重游昙花林小记》中描述:一到昙华林寺,则“雾市绝尘,烟岚枕郭,鸟声破雾,云净天高,花香压衣,石细路古。去寺半里许,微闻斋鱼发声,铜鸟啸风,经声出幢,松阴帀地,早已尘氛顿释,道味默生矣”。
据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考证,“昙华林街”一名的就来源于昙华林寺。可惜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武昌城时,与其它道观、寺庙一道被太平军焚毁。

螃蟹岬山下,就是著名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这所学校发端于190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文普通中学堂。文普通中学堂的成立,是湖北教育从传统到近代的发端,开新式教育之先河。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清王朝随即倾覆,1912年,教育改良再次兴起,“文普通中学堂”易名“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后来享誉湖北的“省一中”便由此而来。

后来,“省一中”成为湖北省第一所公立中学,1955年更名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961年被确定为湖北省18所省属重点中学之一。


今天的螃蟹岬对于武昌来说,有点像循礼门之于汉口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友谊大道,中山路、公正路,都在这里汇合,地铁2号线、7号线也在这里交汇,可谓四通八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