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低期望

 龙眼世界 2023-10-29 发布于广西

降低期待

第六个本命年,我在表链的内侧缠绕了一条红丝带,外家舅子好奇问其故,我答记事符号。红绿灯标志红色最醒目,所以用它提醒行人车辆不要闯红灯,我便借助表链红丝带标志以警示遇事冷静稍安勿躁切忌动辄发火---也许心不诚则不灵吧。

最近在视频节目中获得两个心动的情绪管理理论和办法:一个叫《觉知》,另一个叫《降低期望》。真正的修行,关键是领悟和历练觉--知两个字。什么是觉?【觉而不迷】—你觉就不会迷;什么是知?【知而不随】—你知道,但你不跟随着它跑,你不被它带进去。要真正【觉知】你得感悟,你得历练。

比说,我们平时我们是没有觉的。你发脾气,有觉知到你在发脾气吗?你没有,你是发脾气之后,你才知道,哎呀!我怎么发脾气了。不应该,不应该,后悔了。可是已经晚了。对吧?所以真正的觉,是你起心动念那一刻,你马上察觉到:哎!我在起心动念了---我要发脾气了。然后就马上告诉自己—我不能跟着这个脾气跑!我觉了,才知道我要发脾气了。然后我知而不随,我不跟着这个脾气的习性往外跑,那我把就能把这个脾气降服住。

真正的修行要把你的要灵性提起来。认知到平时动不动发脾气,动不动贪婪,动不动傲慢,嫉妒别人,见不得别人比我们好,这都是要去除的兽性。修行就是在【觉知】上不遗余力下这么一点点的功夫。

《觉知》告诉我们: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个知行合一道理的重要性,以知为指导,行才能行之有效,如果脱离知,行则是盲动,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

由此可知,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认知是情绪管理的始末。高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把情绪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来运用—即情绪为我所用,他主宰情绪而不被情绪带动。而普通人则往往被情绪带偏到争对错论输赢解恨解气的叉道上,忘记了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才是目的---所以无知成为很多情绪的爆发或引起的导火线。

一个公式,《降低情绪》的道理便一目了然。

情绪结果期待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降低期望期是稳定情绪的砝码。一切情绪来源于期望期与现实结果的偏差。期望期越高,差距就越大,情绪也就越大。反之,降低期望期,结果持平或落差不大,情绪就越趋向平稳。

因此认知期望的实质非常重要。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高期望是促使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方法,而事实恰恰相反。田玉校长指出:家长的每一次期望都是在毁掉你的孩子。因为所有的期望都是变相的批评,把所有的期望变成当下的现实,就叫祝福比如一个小朋友要入队了,学校要求写一封小短信读给孩子听。有一个爸爸他写好之后,拿来让我看,开头是这样写的:爸爸希望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爸爸希望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爸爸希望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这都是期望其实都是批评。怎么修改这样写:儿子在爸爸的心目中,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把所有的期望都变成当下的现实,去祝福他。

比如说孩子进步了,妈妈表扬孩子:妈妈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获得更大的成就!表面看起来是表扬对吧,其实是期望,期望背后的一个暗示就是,你做的还不够好。所以,我们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尽量少说期望的话,表扬就是表扬,对他当下的行为给予肯定就行了。只要你一提期望,表扬和祝福的这种力量就又降低和削弱了。

必须明白,教育不是控制而是解放,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孩子的天赋。因此,降低期望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而且还会密切彼此关系和谐增强亲和力,促使孩子自觉进步和成长。

降低期望做到知行合一,必须将理论和方法,针对家庭的实际问题,化变为可操作性的规则才能执行,而只有在执行中获得美好或成功的感受,且不断叠加这种感受形成肌肉记忆,才能最终体现出效果来。

据此,反思我们家的家教,90%以上矛盾都是源自对孩子学习成绩和卫生规范的高期望两大核心问题。这种高期待的做法就是揪住问题和缺点,无视努力和结果,实质上是给孩子负面的强化暗示】或者【贴标签】,其结果就是扼杀孩子的自信和成长,无异于揠苗助长。

所以,除了威胁人身安全和触碰基本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再做【纠错教育】,而要做【扬善教育】。【扬善教育】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做好的事情上,忽略他做得不好的事情。

扬善教育】不是居高临下冷冰冰的三言两语的敷衍了事的评价,而是要有过程的仪式感和喜庆的氛围感。要发自内心的与孩子共情,分享喜悦,表达赞美,畅谈感受,还要回顾过程,再现情景,寻找诀窍,总结经验---让孩子感受到喜庆的氛围感,有成功的喜悦感,有做人的自豪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