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益都的来历!

 渐华 2023-10-29 发布于山东

“漂移”的益都

李瑞之

青州市的前身称益都县,益都县的得名,以及历史上曾经的益都、益县、益都府、益都路等,都离不开一个人——伯益。

伯益是早期的东夷部落首领,其部落活动中心是今青州一带。

伯益,前?- 约前1973年,又名伯翳,也称大费,他是大业的长子、蟜极的曾孙(或元孙)、黄帝的六世孙,舜时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帝舜禅位于禹后,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因伯益治水有功,大禹原定将位禅让于他,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使了手段成了天下共主,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有人研究认为,“伯益成为夏王启的卿士,地位只在夏王启一人以下,直到夏启六年时,病死,享年一百多岁,时夏王朝给予其隆重的祭祀”。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些令人怀疑。

我认为,“启发动政变杀死伯益之说”是比较可靠的。

启阴谋杀死伯益之后,为了减小对自己的恶劣影响,没有进而杀掉伯益的儿子,而是对伯益的两个儿子都进行了加封。

然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加封让人看出了端倪。

伯益总共只有两个儿子,然而帝后启没有让伯益的其中一个儿子在东夷继承其职位,而是封其长子大廉于秦,后来成为廉姓的始祖;封其次子若木于徐国,成为徐氏始祖。这种封法,其实就是调虎离山,是为了削弱伯益及其后人对东夷部族的影响力,借以巩固自己的帝位,同时也是对伯益曾经被指任作接班人一事耿耿于怀。

在后来,东夷首领后羿专权摄夏政之时,没有关于伯益后人的任何记载或传说,也就足以说明,后羿之时,伯益后人早已经离开了东夷的中心——青州地带。

伯益的都邑究竟在何处,已成了历史的迷题,我们无法单从伯益的都邑上去了解益都的由来。

要想搞清楚益都、益县、益都县、益都府、益都路的的得名及其治所的变迁,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逄氏部落。

《孟子·离娄》:“逄蒙学射于弈”。

可见,逄蒙应该是当时东夷重要的首领之一,是后羿的将军之一,逄蒙在弥河流域建立了逄氏部落或者逄国。在殷商时期,逄国仍是青州一带的主要诸侯,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

夏商及其以前的方国和部族是经常迁徙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代夏摄政的后羿,是东夷部落“总长”,其部落必然居于当时土地最为肥沃的、青州至寿光之间的东西一带;而后羿的养子,即后来篡夏的寒浞,活动在寿光以东寒亭一带。那么,逄伯氏就可能活动在寿光以北地带了。

当时,淄河以西则是季荝氏的属地。

季荝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姓之一,早期居住在济水(今黄河下游),后迁徙到临淄和青州西部一带,在虞夏时期处于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殷商时期,逄伯陵一度以临朐为中心,往西侵占原季荝氏的部分地盘,至商朝末年才被周朝所败。金文有明确的记载:周武王东征时,“丰伯、蒲姑咸哉”。蒲姑氏,是活动于鲁北博兴地区的古老部族,有人说它属于莱夷的一支。这里的“哉”应该有伐灭的意思,但不是指种族全部灭绝。

活命的逄人被迫流亡,迁移到了山东省济阳。上世纪,在今山东省济阳县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逄国墓葬群,时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便是有力的证据。

“伯”是爵位,“陵”是祖先的意思,而“逄”就是古方国名。因此“逄伯陵”实则是对一代甚至是历代逄王的称呼。

“逄”字在古代金文中也作“逢”、“丰”、“夆”,秦汉以后演化为“逄”,这种同音假借的现象,在古书中十分普遍。

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记作: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涤荡也。晏谟曰:西去齐城五十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也。

今人多认为,“南丰城”就是今天的寿光市丰城村。但是,《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却说,“正始元年春二月乙丑,加侍中中书监刘放、侍中中书令孙资为左右光禄大夫。丙戌,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南丰县,以居流民”。

南丰县立于正始元年,也就是公元240年,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却是景初二年,即公元238年,同年,公孙渊及其儿子皆为魏军所斩杀。另外,新汶县,治所在今淄博市张店区一带,是从齐郡临淄与昌国(在今淄川区)之间地带析立的。按逻辑,南丰县,应该是由临淄和西安(注:西安也在今临淄区内)两县分离出来,其治所不应该在今寿光西的丰城村,而应该在今临淄的北部。

晏谟之言,确实与以上两点有所出入。

说到这里,我们先看一下“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所在的前言和后语。

“巨洋水又东北迳晋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东,而东北流。墓侧有一坟,甚高大,时人咸谓之为马陵,而不知谁之丘垄也,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涤荡也。晏谟曰:西去齐城五十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也。又东北积而为潭,枝津出焉,谓之百尺沟,西北流迳北益都城也。”

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在钓鱼台村东入村口的北侧,弥河故道由此向东北方向流去。紧接着又交代说“巨洋水又东北迳益县故城东”,那么,“益县故城”只能在钓鱼台东北或者北偏东的位置上,不可能跑到今天的丰城这个“南丰城”,这个钓鱼台村北偏西45度方向36华里的地方。(注:钓鱼台村,元时已有村名,见于钦之《齐乘》)

那么,益县故城究竟在哪儿呢?

它就是现在的寿光市益城村。

益城村在钓鱼台村正北略微偏东的方向,距钓鱼台村9华里,村东500-600米就是弥河故道。弥河故道经过益城村东,向北经过南关。又东北积水成潭,然后又流向西北方向的古城村,又向西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关因地处弥河故道,而弥河又先后改道,因而南关先后又被叫做东堤、西堤。

这里的弥河故道,与郦道元的记载正好相符。

假如郦道元时代的弥河是流经“南丰城”(即现丰城)东,那么,它是从钓鱼台村的辟闾浑墓,向西北流而不是向东北流,在这么重要的流向上的改变,郦道元怎么会不作交代呢?

虽然,“南丰城”(即现丰城)距离临淄古都齐都村恰好50华里,但是,这只能说明晏谟说的很准确,不能说明郦道元引用的准确。因为,益城村,即益县古城,离古都临淄直线距离约67华里。

会不会是郦道元在记录里程数时出了差错呢?这倒不是太有可能,他说的距离不能比直线距离短。从他对其他地理位置及其里程数上来看,他记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那么,郦道元为什么说 “益县故城”就是“南丰城”呢?

这就只有一种可能了,郦道元时代,“益县故城”确实有一个别称——“南丰城”。

这样的话,这个“南丰城”的称谓,或许就与“丰伯氏”或者“逄蒙”有关了。

但是,相传,逄蒙墓在今昌乐县境内,在临朐县盘阳村东北方向40华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也不足为怪。

逄蒙帮助后羿的义子寒浞造反,并杀死了后羿,逄蒙死后葬在昌乐境内也属正常,更何况这究竟是不是逄蒙的墓还难说,也有可能只是传讹罢了。

据《金史·地理志》,“都昌,有逄萌冢”。

逄萌,即逢萌,《后汉书》有传,汉代高士,今昌邑都昌街道南逄社区人,周代齐国名将逄丑父后裔,家贫,为县亭长。一次县尉经过,逄萌前往迎候,萌扔掉手中盾牌叹曰:“大丈夫岂能为人驱使如此?”于是离家来到都城长安,学通了《春秋》。后外戚王莽杀己子宇,逄萌预见王莽必将为祸,遂将自己帽子脱下挂于城门之上,返回故乡,携家眷到辽东,避祸去了。光武帝刘秀即位,逄萌由辽东到崂山。北海太守久闻其高名,派官吏去拜谒,逄萌避而不见。后来朝廷下诏征请,欲任以高官,他坚辞不就,以寿终。

明隆庆二年(1568),邑人孙梦豸在都昌街道岩山社区倡建逄萌祠,山东提学使阳明学派著名学者邹善为撰《祠记》,并因之为“养志书院”,孙梦豸撰《吊汉逸民逄君赋》,友人兵部左侍郎葛缙以隶书题额,以小篆书丹,立碑于书院之内。

由此可知,传说中的“逄蒙冢”实为汉代逄萌之冢。

我曾经在《说丰城》一文中考证认为,最古的逄国氏族领地及其早期的都邑,应该在今丰城村一带。这,也正是战国时期臧台城阳邑得名的原委—地处古都丰城之阳。

在夏商时代,一国有两个都邑是常见的事,所以,隶属于古“丰国”(即逄国)的“益县故城”一带的都邑,被后人称作“南丰城”,也不足为怪。

那“北益都城”又是哪里呢?

从郦道元的记载和弥河故道的流向上可以判断,寿光市的古城村就是“北益都城”的所在。

经查证资料得知,古城村最早被称作王胡城,因“汉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而得名。

嘉庆《寿光县志》也是这样记载的:“王胡城在县城正北15里,古益都城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故俗相言曰'王胡城’。今称古城”。

那么,有“北益都城”,就应该有“南益都城”,“南益都城”又在哪里呢?

它,正如上面从古弥河的流向上所推知的,就是郦道元口中的“益县故城”。

益县是怎么来的呢?

青州城以东的22公里处,有一小山名叫香山,又名箕山,平地突兀而起。相传,在箕山之北,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地名叫“益邑”,归属齐国,秦汉时期,在益邑设立了益县。

这一传说虽不见于记载,却似乎可靠得很。

《孟子·万章上》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全国有很多地方,都在争抢“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中的“箕山”。但是,最为可靠的是,“箕山”就是青州市的“箕山”,今称香山。此山山体呈簸箕形,口向北张开。

试想,大禹想让伯益继承自己的君权,伯益执意避让,那他能待在朝堂之中吗?那他不是自招口舌,授人以柄吗?那他能去哪里呢?他只能去一个地方——自己族群的所在地,古青州的东夷腹地,香山以北这一片膏腴之地。那里就是后来相传的伯益的食邑——“益邑”。

但是,无心权位的伯益的这一举动,却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凶狠狡诈而又多疑的夏后启,唯恐伯益在自己的方国如鱼得水,蓄积力量推翻自己的统治,于是将伯益除掉,并封其儿子于外地,以剪除隐患。

《青州历史文化通览》的推测很有道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每郡设守、尉、监,分管一郡的行政、军事、监察。郡下设若干县,县有令、尉、丞,分管一县的政事、军事、司法。当时,古青州地域设有齐郡,治所在临淄。因秦代无地理志,齐郡下辖多少县,不得而知。但根据秦代县级的规模、齐国的邑以及汉代所置的县推断,今青州市境及周边当有广县、益县、剧县、东安平等县的设置。”

虽然,秦始皇很暴戾,但是,他仰慕伯益之高名,在原来伯益的氏族聚居地,以伯益之名设立一个县,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益县始置于西汉初年,也是不无道理的。

不管是谁所设置,益县治所当在今益城村,这已基本成为定论。

后来,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封菑川国懿王之子刘胡于益县地做侯,那叫什么侯呢?

《广韵》曰“天子所宫曰都”,《周礼·地官》说“四县为都,又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传·隐公元年·注》说“凡邑有先君之庙曰都”。

既然这里是古代伯益的部落所在地,就叫作称“益都侯”,也就是 “伯益之都邑的侯”吧。

那么,益都侯城,即古益都城,怎么跑到益城村这个古益县城治所以北12公里的古城村去了呢?

依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废除诸侯治其国的制度,改侯国为县治,县为诸侯的食邑,县令代诸侯管理封地。18年之后,菑川国懿王之子刘胡被汉武帝封于益县的时候,他已经不能住在益县城内,不得不另住他处了。

这就是郦道元把古城的益都城称作“北益都城”的根本原因。

而 “益县故城”被称为“南丰城”,可能还有下面的因素。

如今寿光城所在的位置,西汉时称益县,王莽篡位后改称探阳(也作探汤,而按照郦道元的说法,王莽曾把它改称涤荡),东汉时称谓为益侯国,三国魏复置益都县,晋改置利益县。

在这变化动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益县”、“探阳”、“益国”、“益都县”、“利益县”的治所,就曾经在“南丰城”设了一段时间,这样才最终导致了人们记忆中的混乱不堪。

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把益都县的治所,从寿光的益城村迁到了今天青州的东阳城内。从此益都城便一直成了青州(府)的政治中心,金朝在此设置益都府,元代设置益都路,明、清为青州府和益都县治所在地,民国和新中国为益都县。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置青州市,益都地名退出县级行政区建置行列。

2007年,青州市把原来的益都街道和东高镇合并,建立新的益都街道办事处,移驻地东高村。

经过许多年之后,恐怕东高村这一街道办事处所在的位置,就又会成了“益都”的所在了。

几千年沧桑巨变,益都的驻地飘忽不定,但是,伯益作为一代人杰,其声名和功绩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且还会传颂下去。

李瑞之,1967年生人,青州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任职青州市实验中学,对英语学法研究与指导,尤其是对词汇与短语的记忆有着独特的思考,青州市特级教师,爱好地方文史,尝试从前人从未有过的角度,依据史料的记载和传说,从文字起源、音、形、义、转,以及地形地势等方面,利用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对青齐大地上的部分史话风物地名进行解读,著述百余万字,已发表的有《亚丑部落之疑》《真真假假话营丘》《花将军与朱元璋三杀山东考》《漂移的益都》《寿光的由来》《白马院与北马栏的关系》《禅让、射日与奔月——你所不了解的“神话”》《弥河名称考》《民俗送盘缠》《女水考》《青州佛缘》等数十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