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古迹知多少 民国《县志》里找一找‖之一:城台

 卜祥山 2021-06-25

斟灌城:在今县城东北四十五里。按《竹书纪年》,夏帝相二十六年寒促使其子浇率师灭斟灌,即此。《寰宇记》曰:斟灌城,亦名东寿光。盖古有东西二寿光,今之寿光城非古寿光之旧治也。

纪城:在今县城南二十五里,弥尧河之间。

益城:在今县城南七里。汉益县也。前汉属北海郡,后汉属乐安国。曹魏时改益为益都。

王胡城:在县城北十五里。古益都城也。《汉书》王子侯表,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胡为益都侯,即此。故俗相沿曰王胡城。

丰城:在今县城西二十五里。魏正始元年所置。南丰县治在此。命名之由,因司马宣王伐公孙渊移北辽东,丰人住于此。遂改名此城为南丰县。

牟城:寿光县故城也。在今县城东北二十里。俗曰牟城。

乐望城:在今县城东四十里。《齐乘》云,乐望城今为王望店。汉宣帝地节四年,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即此。

乐城:在县城正东十五里。刘宋侨乐城县即此。一作洛城。

盐城:亦名霜雪城。在今县城西北六十里,清水泊之侧。此城日久陷没于巨淀洼中,隐隐微露城阙。必待雾露之候,青蒙气罩之影小为大仡仡崇塘,始觉仿佛可睹。土人因以“霜雪城”名之。

七村营城:在今县城东南七里。今土人谓三官庙村,即故址。

纪台:在今县城南二十五里。《水经注》云,巨洋水迳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城之北有台,台西有方池,即此。

臧台:在今县城西三十里。分两级,上建佛殿,下植松柏。

过宋台:在今县城南十五里。命名之义无所考。台前数十武,相传古神人埋一巨釜于下,湮塞海眼。故宋台神釜为八景之一。

南皮台:即刘宋桥南皮县故城。在今县城东北四十里。台基甚广阔,高数仞。黄冠甃之以砖,绕以阿阁其中。殿宇参差,可百楹。

官台:在今县城北八十里。元初有盐官名官台场。大德十一年,台上建孔子庙,后废。清初时,官台盐场大使署在此。

凤凰台:在今县城西北三十五里。旧有宋碑,谓宋天圣间有风凰至此,因筑台。

熙熙台:在今治衙署后城垣上。盖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齐乘》云,不知创于何代。想其来远矣。

青邱台:在今县城东南三十五里。按,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邱,乃县城西北之清水泊也。土人呼此为青邱,未详何据。

斗鸡台:在城东二里。清乾隆时,邑人魏殿魁作斗鸡台。盖地势卑陋,夏秋瀦水,春涸生卤,农人以卤地不毛,掘上而培之,久则成台。

捍患台:在今县城东北三十五里丁家店侧。故无名,《旧志》亦不载。清咸丰辛酉,捻匪至,村人避难于上,得无恙,始有今名。

八角台:在今县城东三十五里王望店西门内。基其微,《旧志》未载。按,王望店为汉乐望县故城。此八角台。或为故城楼遗址也。

铁央台:在弥河下游,县城东北筏子口东南约十五里。台之东南,又有灰央台。

窝铺台:距海滨十余里,台有四,曰“袁家”,“朱家”,“王家”,“单家”。台高各丈余,广可亩许。皆昔年官督民修,为海上渔人避风潮处也,命名之意不可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