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思表达不真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天下小粮仓 2023-10-29 发布于福建

来源: 律霸小编整理 · 2022-07-21 · 555人看过

1、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民法通则》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的外在意志与其内在真实意志不一致的事实,具体反映了重大误解,威胁、胁迫虚假意思表示等,行为人与意思表示错误的相对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第一百四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以欺诈手段致使另一方违背其真实意思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欺诈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第一百五十条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胁迫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被胁迫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什么是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法人确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同于没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如善良,也称为友谊行为。例如,行为人在实施这些行为时,如邀请客人吃饭、在公共汽车站醒来等,与对方没有法律权利和义务,因此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三个要素,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意思表示、确定性和实现现实的客观目标。它与事实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即建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准法律行为,如劝诫、通知、宽恕。这种行为并没有在权利和义务之间建立新的关系,而只是对现有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理解或澄清。事实行为不以意图表达为构成要素。行为人无意建立、变更或消除民事法律关系。事实行为也可能导致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法律后果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事实行为的构成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农村人在他们的家园上盖了一所房子。这种解释行为是一种事实行为。将来,当这所房子的主人去世时,其继承人继承该房屋的行为将是一项民事法律行为。最新信息(民法将于2021 1月1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6条[虚假陈述和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和对方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的规定处理以虚假意图表示的隐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骗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被骗一方。上述情况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虚假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的外在意志与其内在真实意志不一致的事实,具体体现为重大误解、威胁、胁迫虚假意思表示等。如果需要法律帮助,读者可以去鲁巴。com进行咨询,以及luba。com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