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德树人:重在“树”而不是“塑”

 尔雅图书馆 2023-10-30 发布于山西

     早期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可塑的。于是,我们设计了各种方案,以使得孩子们在我们既定的模式中长大成“人”。然而,一个事与愿违的事实是:不少人没有能够像我们所设计的那样“成”人,或者说是如我们所愿成为理想的“人”,更让我们不可思议,或者说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些曾经被我们塑造得“很好的人”,最终却沦落为社会的败类,比如一些曾经的社会精英,他们曾经一路辉煌,但是却没有能够顺利、道德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大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首先,从人的生长特点来看,人与其它一些动物显著不同的是,一是生长成熟的过程较长,二是人生来其体能是最弱的,既不能走路也不能说话,人的一切都 是后天学来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人是可塑的,但就算如此,我们也必须明白,人的可塑性是指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模仿学习各种东西并进而改变自身,并非可由人为的完全主观塑造,甚至被机械的制造。            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理解。
      中国人认为,孩子是我们生出来的,他们就像我们生产的产品,可以任意由我们打造,于是,全中国的许多家长们基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天底下最优秀的人。他们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要么希望孩子像自己这样成功;要么像别人那样成功!评心而论,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我们如何理解优秀。特别是要思考:优秀是不是就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标识?比如学位,地位,荣誉或者财富之类的。
      古代的家长非常严格求孩子,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人上人,还是人吗?不少的人吃了苦中苦,却没有能够成为人上人,于是把怨气撒向社会,责怪家长,最终自暴自弃,怀着不良心态过完自己的人生。
     更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们在努力塑造孩子的同时,即忘记了自己的对人生的理解与境界的提升,我们在提醒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时,忘记了我们自己是否也应该起跑?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会因为孩子的失败而自认为人生的失败。
      西方人的认识则不同,他们认为:人是上帝造的,因此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按照我们自己的要求去塑造他们,所以他们的教师一开始地位就不高,早期西方的教师被称为“教仆”,也就是陪孩子读书的人,不像中国的教师,位列天地君亲之后。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哲学家卢梭在其所著的《爱弥尔》开篇中就说:人从造物主那里出来是好的,或是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化了,也有人说是变坏了。我宁愿相信卢梭说的是变化而不是变坏。福禄倍尔也认为按照上帝的精神和意志,人生来是完美的,可是因为人为的干预,因此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西方教育家认为应该让儿童自由、自然地生长与发展……图片     其次、树人重在“树”,“树”的成长规律重在适应环境,顺其“自然”。
     “树”与“塑”两者不一样,其间有着相当的区别。“塑”或者“塑造”强调的是外在的培养与训练,它的目标指向也是外在的,所依据的是现时社会中成人的标准与规范,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是有其内在身体与心理节律与自身内在的情感与需求。从外在塑造的角度来看,孩子们可能表面顺从甚至表现优秀,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在外在表现上总体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规范。但是,这种表面的顺从与优秀并不能充分反映甚至代替其内在的品德的成长与成熟。由于缺乏内在的品德发展动力的不断驱动,人的生长就可能被异化,他们可能达到的一个可怕的结果就是:这些孩子可能被塑造成缺乏内在热情与激情,同时也缺乏同情心的冷冰冰的生物甚至是缺乏人性的机器。我们前两年看到的医学院的研究生毒杀同学就是这样的例子。几十年来,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导向位移,已经使得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偏离了正当的轨道。对于曾经被塑造的反叛与自身观念的蜕化,导致了一个外表热闹却内心孤独的冷漠社会。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逐渐式微。   
      而“树”则不一样,这个树更多地用其自然之意,面对着大自然,我们不会去追求统一的样态,我们更愿意欣赏千姿百态,而不是整齐划一。用树人作比喻,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要象培育树苗一样,要按照树自身的本性去培养与呵护,强调的是人自身内在的生发。它强调的是对种子的呵护与树苗的生长。树能够长多大,能够长成什么样,全在于它内在的基因,对于人来说,就是指人的内在品质,这是外力所不能改变的,或者说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矮小灌木;无论是鲜花,还是小草;它们都能够体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它们无所谓贵贱,彰显的是它们的特色。它们向世界所展示的是其蓬勃的生机。如果离开了其内在的机理和发展特性,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努力可能带来的不是树自身的生长,反而会造成如福禄倍尔所说的生命力丧失,严重地更会导致树的死亡。
      按照现代哲学对人的理解,人是一种可能性,人是一种不确定性。这就更要求我们遵从儿童的特点,我们所做的可能只是建议与辅助,而不是包办,更不是代替……
    《易经》中说,天之大德曰生!让万事万物顺利生长,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道法自然,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道德。我们不要忘记了,人是社会的产物,但是他的本性却离不开自然,因此,塑造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更不能代替人自身的成长。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