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尔茨海默病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23-10-30 发布于江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年龄增长、遗传、外周病变和环境因素都可能是诱发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个体行为偏差及认知障碍。

一项新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可能与疾病发病有关的理论,表明细菌多样性的变化与炎症和大脑中淀粉样斑块数量增加有关,而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之一。大量研究证明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能诱生大量的细菌性淀粉样肽。

图片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细菌种群与对照组相比,拟杆菌、放线菌、反刍球菌、变形杆菌、硒单胞菌等显著增加,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

脂多糖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并且是内毒素和重要群特异性抗原。正常情况下,脂多糖被肠壁阻隔在血流之外,如果脂多糖进入到血液,就会在动物体内诱发强烈的炎症反应。所以血液中的脂多糖水平不仅能够反应炎症水平,而且能反映肠道渗漏情况。脂多糖还能穿透血脑屏障,使促炎症化学物质对大脑发起攻击,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的平衡及多样性可以调节身体炎症的发生。多种有益细菌的健康水平限制着身体及大脑中炎症化学物质的生产

图片

阿尔茨海默病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阿尔茨海默病的前一阶段被称之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而从认知功能障碍发展至阿尔茨海默病过程中,肠道菌群失调逐渐加重。

环境因素(如饮食、抗生素和生活方式)都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甚至致其崩溃,进而导致肠漏和脑漏,引起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终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用饮食调整或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可延缓和改善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