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茶记 | 在暖阳家喝茶

 风在香 2023-10-30 发布于云南

从民乐镇的酒店醒来,已过八点半,太阳已经晒开了。昨晚从山上下来,于树林间隙隐约看见起了云海。原打算今日早起观赏秧塔云海,不想昨晚查看秧塔资料,不知不觉睡得晚了。退房出来,已过了九点,就算有云海,早已不知所踪了。

我仍从原路返回秧塔,刚出民乐镇,路边即有连片的茶园。间种有多种果树,底下生长翠绿青草,该是一片有机茶园,几位妇女正在其中采摘鲜叶。再往山上行去,是漫山遍野的台地茶园,有的一直延伸到山顶,看不到尽头;茶树底下全是光秃秃的黄土,没有杂草,该是被农药化肥过度“关照”了。此前一直疑惑,为何景谷大白茶在网上价格差异那么大,看到这些茶园,心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到秧塔,昨日停车处被人占了,我往前停在一处稍宽敞的平地上。正好车旁立有一个广告牌,写着“八十二棵古树茶园”,并留有暖阳和小周两个电话。我心想,看这名字,这户人家定有八十二棵古树茶。

我拨打了暖阳的电话,是一个小女孩儿接听,我说了几句,她没明白,只听到她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在跑。一会儿,小女孩儿的妈妈接了电话,我说明来意,她说来接我。

片刻之后,从平地下方的小路走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子,正是刚刚接电话的暖阳。交谈得知,暖阳26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沿小路转过一个房角,便到了暖阳家的院子。

院子边建有一个玻璃晒棚,靠里则是萎凋间,安装有三个萎凋槽,都铺满了正在萎凋的鲜叶。有两位看穿着也是外地来的大叔正蹲在地上盯着一株从山里挖来的还没来得及栽种的兰草讨论。

我们径直走向饮茶间。在我看来,暖阳家的饮茶间极为“奢侈”。并不是说装潢多么豪华,茶器多么昂贵,实际上,只是简单的铁架和木板搭就。但栏杆之下就是自家古树茶园,抬头便与巍巍青山相对。饮茶此间,可观四季流转。此时任外头烈日炎炎,坐在这里便是无上清凉。

我们冲泡一款小树大白茶按普洱工艺制作的晒青毛茶,干茶最大的特色是毫特显。暖阳烧水事茶时,看兰花的一位大叔来到茶桌边坐下。大叔来自辽宁,今早从勐海来到秧塔。他说我很幸运,第一次来就找到了暖阳,而他摸了两三年才找到她家,从此就成为老主顾,每年都会来。辽宁大叔第一次来到秧塔是2014年,那时候我大学还没毕业。

小树大白茶汤色淡黄绿,清澈透亮。入口鲜爽,有苦涩,但能较快化开,回甘表现也十分不错。数泡过后,暖阳又抓来一款古树大白茶。相较小树,茶毫更显,条索更为壮硕。这款茶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苦涩瞬间化开,回甘生津迅猛,给我留下了惊艳的印象。

秧塔大白茶不是我们常见的按工艺分类的白茶,而是植物学上的一种白茶种,细分为秧塔绿芽大白茶和黄芽茶,都是白毛茶种,与福鼎白茶有显著不同。秧塔大白茶外形条索壮实,银毫密披,香气鲜浓,滋味醇厚。

在目前云南的所有大叶种茶类中,秧塔大白茶是已知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一种。主导茶汤口感的是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所占的比例。氨基酸主鲜、爽、甜味,所以秧塔大白茶制作的晒青毛茶或白茶在回甘方面要比其他茶区的更好。这是茶树种本身的原因。

我来之前以为秧塔的茶主要都做成白茶,事实是,那些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树茶大多按照普洱茶摊晾、杀青、揉捻、日晒的工艺做成晒青毛茶。只不过这里的人不会说这是普洱茶,他们说这是古树大白茶。他们以秧塔大白茶为豪,不让它附庸于任何茶类。

暖阳知我来意,我和辽宁大叔饮茶闲谈间隙,她去萎凋间抓来三款白茶,一款单芽白毫银针,两款一芽二三叶的月光白。单芽白毫银针和其中一款一芽二叶月光白是她家有机茶园制作的;另一款月光白则是古树大白茶制作的。

秧塔的有机茶园,大概要从一个叫唐望的人说起,我这次有幸偶遇了唐望,接下来会专门有文字聊聊他。暖阳家的有机茶园被茂密的林木包围,茶园从不施加农药和化肥,而是用的羊粪或由茶自然生长,是无污染、零农残的茶园。秧塔整个的生态都非常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无需人为过多营造,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有机茶园。

有机白毫和月光白从第二泡起就出淡黄澄澈的茶汤,饮后是直白的鲜、爽、甜和香,滋味醇厚回甘。古树月光白的汤色则出得更慢,一开始是淡淡的清甜,几泡过后则是浓郁的清鲜和迷人的香。我说我太喜欢这款古树了,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茶性,如老者一般;而有机月光白则像初涉世事的狂傲青年,一开始就努力表现自己张扬的个性。

暖阳双手捧着盖碗默闻茶香,她说她喜欢那种香味,像山蜜一样。并递给我说:“你闻闻是不是蜜香?”我闻后笑着说:“这是茶香,是秧塔大白茶才有的香。”

整个过程,我们并没有太多去细究一款茶的特征,三人大多时候都只是静静地品。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喝着如此香甜的大白茶,那些评茶书上刻板教条的评语会显得苍白甚至几分可笑,此刻无须在意它们。

人月圆·转山

2020年4月2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