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水路较细、水路较粗、水路粗,分别是什么感觉?

 风在香 2023-10-30 发布于云南

所谓水路就是从茶入口开始,在口腔中停留,最后通过喉部咽下整个过程的感受。

由此很容易判断,水路细并不是水路细小的意思,而是水路细腻的意思。在口感上就应该是涩度低,口腔不会发涩发紧,因此茶水很顺滑地下喉。

因此苦涩度低,也就是多酚类物质较少的普洱茶比较容易感受到水路细腻的感觉。加上生津感强,甜度高,都会令舌面顺滑感强烈,因此茶汤的细腻感就更加明显了。

而茶汤多糖类果胶含量比较多的话,会增加茶汤的粘稠度,于是顺滑细腻的水路细感就是这么产生的。相对来说这类茶对于口腔刺激感不会太强,整体韵味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完全代表好坏。

以这个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就很容易把水路的其他感觉分析出来了:

①水路较细

显然汤质顺滑感还是有的,只是比较“水路细”而言,汤质细腻感差一些(这样对比喝才能感受出来)。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涩度比较明显,生津感来得比较迟,汤质粘稠度也有可能是茶汤入喉时稍带粘滞感,感觉汤水入喉犹如小雨细撒般。汤感虽然柔顺,但是在口舌部停留时间相对久一点,这就是水路较细的感觉。

②水路较粗

很显然,既然说水路较粗,那就是茶汤的涩度明显。这种情况下如果茶汤的胶质感更强的话,其茶汤的香气和甜感持久度会更高,喝茶的人会感觉茶汤入喉速度变慢了,犹如余音绕梁般,汤已入喉却犹如在口腔停留。但这种情况下生津感不见得减弱,反而可能加强,与涩度形成更强的反差。大家常说的“茶气足”就是类似的表现,也有说收敛度高的。

③水路粗

这个就更明显了,茶汤入口的强烈苦涩让整个口腔收敛起来,两颊发紧。这种情况有些茶虽然会生津,可是无法掩盖涩引起的收敛,整个舌面仍然保持茶汤入口时候的感觉,有人形容犹如一匹粗麻拖曳过人的皮肤。在舌头发涩发紧的同时茶汤的留存度增加,更容易感觉茶汤入喉的缓慢,于是水路粗的感觉就这么形成了。

最后想说,水路只是汤感的一部分,和其他感觉是一起发生的,很难单独列出来做分析,所以个人认为不能把水路粗细和茶的好坏划上等号。

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