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

 杏坛归客 2023-10-30 发布于山东

常 有

边塞诗的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诗经》的《秦风·无衣》和汉代乐府。文人边塞诗则始于曹植《白马篇》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等。到盛唐伴随七古和七绝的发皇,把边塞诗推到高峰,俨然成为表现一代唐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诗种,也成为反映边地现实生活风景风情的一面镜子,对后代影响极大。本文拟对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的产生、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谈点粗浅看法。

一、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历史长河的必然产物

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边塞文学。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从一定角度上讲,是一部中原农耕民族与边疆游牧民族之间争斗、兼并、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草原是游牧民族繁衍生存之地,反映社会形态的文学(包括诗歌),必然有所体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关、山、月,是边塞诗人眼中最典型的意象,既是秦时的,也是汉时的。难道不是唐宋的?不是元明清的?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是历史凝练出来的、千秋万代不朽的诗句。后来所谓"倚声填词"的"声",乃"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旧唐书·音乐志》)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新音乐﹣﹣燕乐。如果没有了草原气息,就不能称其为"边塞诗"了。

边疆战事也和草原季节有密切关系,牧草干枯、战马掉膘的季节一般不会有大规模战事。岑参诗云:"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可见,边事与草原有关,反映边事的边塞诗,必然与草原相关联。

二、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广袤壮丽山川孕育的结果

我们先读唐代两首七绝:"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再看:"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诗中出现一连串的地名:青海、雪山、玉门关、楼兰、金河、青冢、黄河、黑山、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还有:轮台、夜郎、天山、阴山、凉州、龟兹、安西、西碛、幽、辽、陇等。东至大海,西到天山,涵盖整个三北地区。从我们这个莜麦之乡,到青藏高原的青稞产地,划一个半弧形,形成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名山、长川、大漠、草原。孕育了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的地理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流传着许多各民族交往的动人故事,形成边塞诗创作的典型环境。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讴歌了大漠草原的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读历史,总要感叹,两宋的经济规模远远高于辽金西夏蒙古等,为什么在军事对峙中却处于劣势?有专家考证,原因之一就是南方草质养育不了优质战马,组织不起可御敌的精悍骑兵。草,关乎国势。

三、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边塞诗人诗情喷发的结晶

边疆地区的奇异雄浑壮丽风光,让诗人发现了大自然的另一种美。诗人受到马背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影响,形成雄浑高昂的诗风。

比如习惯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称边关为塞关。于是诗中就出现了胡天、胡月、胡风、胡马、胡笳,塞云、塞草等词汇。边塞常见的景物:大漠、长河、瀚海、雪山、风沙、秋月、孤城、烽烟、白草、枯蓬、雁飞、鹰扬:边塞战事中常见的器物:金鼓、旌旗、铁骑、羽书、戍楼、烽火,以及刀、枪、剑、戟等冷兵器;还有边塞中常见的音乐乐器:梅花落、关山月、杨柳曲、雨雪曲、出塞、入塞及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等。这些物象,在诗人眼中都转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意象,喷涌出如潮的诗情,从而创作出前无古人的诗作。

边塞诗较多的是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其次抒发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也有状写戍边将士的思乡思亲之情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不管哪种内容,都含有独特的草原风情草原味道。

四、唐代边塞诗中草原气息对后代诗词创作的影响

唐代边塞诗对后世影响颇深,各朝代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在体裁形式上扩展到词,以宋代范仲淹《渔家傲》为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我们每读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包括范词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不难发现宋代边塞诗少了唐代的昂扬,多了一些凄凉。不同的国势,必然影响诗人的心情和诗的风格,但爱国的主旋律和草原气息始终贯穿诗中。

明清一些诗人,甚至直接沿用了唐代边塞诗的标题。如明代李开先的《塞上曲》之一:"堂上张灯酒正豪,帐前骏马缩寒毛。忽闻羽檄传来急,上马酕醄弄宝刀。"又如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明明是山海关,偏说是玉门关;明明是满族,偏说是胡奴。但是人们会其意。说明这些诗仍然处在唐代边塞诗的延长线上。不但题目雷同,而且风格和味道近似,有的甚至有升华。如清代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直接化"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引得春风渡玉关",使得诗的意境更高了。我们再读戚继光的《盘山绝顶》:"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唐诗韵味,扑面而来。

后代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夸张手法,以突出草原气息。明初,唐愚士曾写过《忆吴越风景》组诗七首,其中一首写道:"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如果不是最后一句,或许会被误会成是在夸赞家乡,其实是将家乡的田园气息与边地的草原气息作对比。谈到对比夸张,不能不提及"马后桃花马前雪"的名句,该诗全文如下:"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这位诗人在《归化城杂咏》中更夸张了一回:"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真实的夸张,从中嗅到草原的气息。

总之,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自然地理历史的产物,更是诗人诗情喷涌的结果,也是之所以成为边塞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书目:

1.《唐诗一万首》

2.《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

3.俞陛云《诗境浅说》《两宋词境浅说》

4.周振甫《诗词例话》

常 有

边塞诗的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诗经》的《秦风·无衣》和汉代乐府。文人边塞诗则始于曹植《白马篇》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等。到盛唐伴随七古和七绝的发皇,把边塞诗推到高峰,俨然成为表现一代唐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诗种,也成为反映边地现实生活风景风情的一面镜子,对后代影响极大。本文拟对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的产生、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谈点粗浅看法。

一、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历史长河的必然产物

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边塞文学。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从一定角度上讲,是一部中原农耕民族与边疆游牧民族之间争斗、兼并、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草原是游牧民族繁衍生存之地,反映社会形态的文学(包括诗歌),必然有所体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关、山、月,是边塞诗人眼中最典型的意象,既是秦时的,也是汉时的。难道不是唐宋的?不是元明清的?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是历史凝练出来的、千秋万代不朽的诗句。后来所谓"倚声填词"的"声",乃"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旧唐书·音乐志》)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新音乐﹣﹣燕乐。如果没有了草原气息,就不能称其为"边塞诗"了。

边疆战事也和草原季节有密切关系,牧草干枯、战马掉膘的季节一般不会有大规模战事。岑参诗云:"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可见,边事与草原有关,反映边事的边塞诗,必然与草原相关联。

二、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广袤壮丽山川孕育的结果

我们先读唐代两首七绝:"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再看:"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诗中出现一连串的地名:青海、雪山、玉门关、楼兰、金河、青冢、黄河、黑山、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还有:轮台、夜郎、天山、阴山、凉州、龟兹、安西、西碛、幽、辽、陇等。东至大海,西到天山,涵盖整个三北地区。从我们这个莜麦之乡,到青藏高原的青稞产地,划一个半弧形,形成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名山、长川、大漠、草原。孕育了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的地理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流传着许多各民族交往的动人故事,形成边塞诗创作的典型环境。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讴歌了大漠草原的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读历史,总要感叹,两宋的经济规模远远高于辽金西夏蒙古等,为什么在军事对峙中却处于劣势?有专家考证,原因之一就是南方草质养育不了优质战马,组织不起可御敌的精悍骑兵。草,关乎国势。

三、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边塞诗人诗情喷发的结晶

边疆地区的奇异雄浑壮丽风光,让诗人发现了大自然的另一种美。诗人受到马背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影响,形成雄浑高昂的诗风。

比如习惯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称边关为塞关。于是诗中就出现了胡天、胡月、胡风、胡马、胡笳,塞云、塞草等词汇。边塞常见的景物:大漠、长河、瀚海、雪山、风沙、秋月、孤城、烽烟、白草、枯蓬、雁飞、鹰扬:边塞战事中常见的器物:金鼓、旌旗、铁骑、羽书、戍楼、烽火,以及刀、枪、剑、戟等冷兵器;还有边塞中常见的音乐乐器:梅花落、关山月、杨柳曲、雨雪曲、出塞、入塞及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等。这些物象,在诗人眼中都转化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意象,喷涌出如潮的诗情,从而创作出前无古人的诗作。

边塞诗较多的是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其次抒发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也有状写戍边将士的思乡思亲之情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不管哪种内容,都含有独特的草原风情草原味道。

四、唐代边塞诗中草原气息对后代诗词创作的影响

唐代边塞诗对后世影响颇深,各朝代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在体裁形式上扩展到词,以宋代范仲淹《渔家傲》为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我们每读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包括范词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不难发现宋代边塞诗少了唐代的昂扬,多了一些凄凉。不同的国势,必然影响诗人的心情和诗的风格,但爱国的主旋律和草原气息始终贯穿诗中。

明清一些诗人,甚至直接沿用了唐代边塞诗的标题。如明代李开先的《塞上曲》之一:"堂上张灯酒正豪,帐前骏马缩寒毛。忽闻羽檄传来急,上马酕醄弄宝刀。"又如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明明是山海关,偏说是玉门关;明明是满族,偏说是胡奴。但是人们会其意。说明这些诗仍然处在唐代边塞诗的延长线上。不但题目雷同,而且风格和味道近似,有的甚至有升华。如清代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直接化"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引得春风渡玉关",使得诗的意境更高了。我们再读戚继光的《盘山绝顶》:"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唐诗韵味,扑面而来。

后代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夸张手法,以突出草原气息。明初,唐愚士曾写过《忆吴越风景》组诗七首,其中一首写道:"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如果不是最后一句,或许会被误会成是在夸赞家乡,其实是将家乡的田园气息与边地的草原气息作对比。谈到对比夸张,不能不提及"马后桃花马前雪"的名句,该诗全文如下:"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这位诗人在《归化城杂咏》中更夸张了一回:"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真实的夸张,从中嗅到草原的气息。

总之,边塞诗中的草原气息,是自然地理历史的产物,更是诗人诗情喷涌的结果,也是之所以成为边塞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书目:

1.《唐诗一万首》

2.《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

3.俞陛云《诗境浅说》《两宋词境浅说》

4.周振甫《诗词例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