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鉴中国历史,自问为何读书人往往会选择隐忍?

 省愚杂谈 2023-10-30 发布于四川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7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2分钟)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千变化,总能得到你想要寻求的答案,这才是我们阅读历史的终极原因。下面分析,为何读书人往往会选择隐忍。
1.读书人从小阅读经典,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从而选择隐忍;没有读过书的人没有这样的烦恼。

2.读书人识大体,通过隐忍和委屈自己,进而求得集体的表象繁荣,在自己一个人受益与让更多人受益的选择节点上,读书人往往会选择后者所以选择隐忍自己;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会自私地选择前者并且毫无羞耻。

书中自有黄金屋

3.读书人不会选择同流合污,不会助纣为虐,更不愿意通过牺牲无辜人的方式让自己受益,这是学识本身给予一个人的基本修为,所以读书人选择隐忍自己;相反,没有读过书的人大多数时候会做出与读书人相反的选择。

4.读书人往往懂得怜悯弱者,通过了解弱者进而与弱者共情,本质上讲,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大部分读书人也没有一个强大的出身背景,这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节操,因此读书人更多选择在人生路上通过隐忍与压抑自己来演绎人生;相反,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体会不到这一切。

5.读书人见多识广,会更加坦然淡定的看待人生,不会计较眼前一丝一毫得失,这是学识赋予读书人的独特气质,也是因为不计较眼前得失的原因,读书人会在特殊的时候选择隐忍;相反,没有读过书的人则相对缺乏自信,会通过嚎叫去赢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成果,最终却落得一个小丑的结局,比如历史上的袁世凯。

笔者最喜欢引用的一句古诗,“花开花落花满天”,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一刻都有新的花儿诞生,也有旧的花朵凋零,凋零的花朵就真的消逝了吗?非也,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