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69燃烧弹火攻东京,水塘被蒸干,飞行员:烧焦的味道让我想吐|美军|轰炸机|战斗机

 命运无语 2023-10-31 发布于安徽

1945年,美国犹他州。

酷热的沙漠中,一片日本式建筑群刚刚完工,阳光照耀下,它们簇新的外墙显得格外耀眼。几十米外的空地上,十几辆消防车一字排开,几十名消防员正手持水带、严阵以待。

几分钟后,只听“轰轰”数声巨响,建筑群内爆燃起几个火柱,随后大火迅速在这片木质建筑群内蔓延。

伴随着刺耳的警笛声,早已准备多时的消防员们冲向烈火,十几条水龙喷向火海。但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水龙到处,火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猛烈。仅20分钟,整片建筑群就被烧得只剩骨架。

面对狼狈的现场,几名陆军军官兴奋地跑上前来,依次和消防员们握手,互相拥抱,以示庆祝。

为杀人而生

开篇是发生在美国陆军武器测试场的一幕。

陆军航空队雇佣了一名建筑师,请他搭建了这片纯正的日本式建筑,只为测试一种新武器——M69凝固汽油弹的实际作战效果。

这名叫瑞蒙德的建筑师曾在日本学习过18年,他非常熟悉日本建筑的特点。接到邀请后,他按军方要求,建起了尺寸和细节全都“原汁原味”的日本建筑群。接下来,陆军航空队的任务是用M69把这些房子烧掉。



测试中,M69的威力让军方非常震惊,它引起的大火不但来势猛烈,甚至连消防队都对其束手无策,只能任凭烈焰吞噬一切。

这种由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杜邦公司联合研制的燃烧弹里,装满了粘稠状半固态战斗部,水是无法浇灭的。它们会牢牢粘在目标表面,持续燃烧直到耗尽为止。

军方对M69的破坏力非常满意。很快,它就被大批运往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美军基地,数百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正在这里翘首以待,一轮毁灭日本城市的“超级攻击”即将开始。


M69,子母弹形式装填。投放后尾部有布条,保持下落状态稳定

从成都到塞班岛

1945年一月,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奉命离开成都,飞往太平洋马里亚纳,执掌第21轰炸机总队。

在中国时,李梅担任的是第20轰炸机总队司令官。他率领部下以成都为基地,对日军进行了五个月的轰炸。他们曾长途奔袭日本本土和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也曾多次轰炸东北鞍山的钢铁厂,以及台湾、暹罗等地的日军目标。

1944年12月,李梅首次用燃烧弹袭击了日军在汉口的补给基地,一共投下500吨燃烧弹,为第二年火攻日本做了先期验证。

按照当时的技术,轰炸不可能不伤及民众。在84架B29的轰炸下,武汉的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中国军民为抗日再一次作出惨烈的牺牲。

1945年1月10日,李梅飞抵关岛,接替汉瑟尔成为第21轰炸机总队司令官。一个月之后,在李梅的催促下,M69燃烧弹大批运抵马里亚纳。李梅要把火攻武汉的经验,移植到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中去。


苏联曾获得一架B29,仿制成功后命名为图-4

1945年2月25日,第21总队在李梅的指挥下,对东京进行了第一次燃烧弹攻击:229架B29密密麻麻飞向东京,每架只携带M69和少量M47型燃烧弹。

这是美军首次集中三个联队对日本进行空袭,也是首次“全燃烧弹”空袭。

这次轰炸,有172架准确轰炸了目标,美军自身损失3架。3月4日,美军再次出动192架B29,发起了第二次白昼高空轰炸。不过,这两次空袭的效果并不如预料的那么好,作为主要目标的中岛飞机工厂仅被摧毁了4%。更让美军意外的是,在1.4~1.5万米的高空,B29竟遭到了日本ki-102甲双发高空战斗机的攻击,而这本来应该是“绝对安全”的高度。

李梅不得不对战术进行调整。

这时李梅已经意识到,日本列岛上空的恶劣气象条件,是轰炸失败的主要原因。

新战术:低空投弹

和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不同,海岛国家日本的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高空轰炸。在6000-9000米,经常有极其猛烈的对流空气,形成常年稳定的疾风,这正好是大多数情况下B29进行投弹的高度。

如果B29顺风投弹,风力会把飞机速度推至极高,这种大速度下,“诺顿”瞄准具根本不能正常工作;如果B29逆风投弹,会导致油耗急剧上升,甚至不能安全返回基地。天气,成了李梅最大的敌人。

不过,李梅还是得到了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硫磺岛已被美军占领。


硫磺岛机场

硫磺岛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恰好位于B29轰炸日本的航路中间,如果把这里当作飞行中转站,B29就在茫茫大海中有了一个落脚点,可以紧急降落、加油、维修。

虽然硫磺岛机场很小也很拥挤,而且塔台的定位设备不太可靠,恶劣天气降落没有安全保证,但这个中转机场的存在,仍然给飞行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被美军控制之后,战斗机可以驻扎在这里为B29提供全程护航。

因为3月4日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李梅和他的幕僚们进行了几天的磋商。3月9日下午,李梅终于拿出了全新的空袭模式,从目标到战术都做了重大调整。

战略目标: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其中东京为第一目标。
攻击方式:把白昼、高空、高爆弹轰炸,全部改为夜间、低空、燃烧弹攻击。

这一重大调整,反映了李梅对日本工业布局的深刻了解。

日本的工业区和居民区犬牙交错,并不像德国城市那样泾渭分明。而且,日本军工还有一个特点:给大型军工厂生产配件的是一些简易的零件作坊,这些半手工的作坊大都隐藏在居民区中。如果要完全摧毁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这些小型加工厂就必须全部摧毁。

李梅要做的,就是对日本进行无差别轰炸:军事目标和平民区全部“一勺烩”。


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

新型燃烧弹已经被证明,可以完美地摧毁日式木结构房屋。它不但可以烧毁建筑,还可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破坏市政系统。而且,大火带来的恐怖还可以给日本人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慑。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梅的目的全都达到了。

策略调整后,美军战术随之更改。首先是轰炸队形,从原来的大编队整体覆盖,改为单机纵队轮流投弹

每架飞机都有事先分配好的投弹区域,为了在轰炸时更加清晰明确,大部队出动前半小时,探路机会首先起飞。他们会把整个目标区用燃烧弹进行标示——在目标区域周边投弹,形成一个矩形的火框。后续机队只需要把燃烧弹投在这个范围内即可。

为了提高低空飞行速度,李梅命令把所有不必要的设备全部拆掉,包括机腹和两侧的自卫机枪,只保留一挺尾部机枪。精简后,除了武器设备每架飞机还可以撤掉三个机枪手。通过减重,B29的低空速度提升到了每小时586公里,可以更安全、更快速地执行低空投弹任务。

李梅的这份作战计划,却引起绝大部分参谋人员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B29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在安全的高空准确投弹,它的所有机上都为此而研制。如果放弃安全的高空,让飞行员进入密集的防空火网进行投弹,风险实在太大。

参谋们认为,既然已经有高空轰炸的能力,就没必要冒无谓的风险。如果孤注一掷,也许会给部队带来75%以上的损失率。

面对这些意见,李梅只是淡淡地回应: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造更多的飞机,培训更多的飞行员。


强悍的后勤保障,是美军取胜的关键

恐怖之夜

1945年3月9日下午6:00,在太平洋的美军基地上,334架B29整装待发。他们按照每15分钟一个中队的速度依次起飞,各中队升空后,严格遵守分配给自己的飞行高度,稳定好各自的队形,在黑暗中逼近东京,他们将在东京上空1500米的高炮火网中投弹。

东京即将迎来第一个恐怖之夜。

当时参加了轰炸的第878中队军官马歇尔在日志中这样写道:

我们跨海飞来,在离陆地还有30分钟的航程时,就已经能看到地平线上有一片橙色的亮光,那是先前飞机投弹引起的火光。

等878中队飞临东京上空时,看到的是一片恐怖景象:大火已经将目标区化为炼狱,火苗和发黑的碎片被热气带到了一、二千米的空中,在机舱内都能感到热气滚滚而来。

从空中俯视地面,马歇尔看到建筑物的窗户都在向外冒火,街道被大火烧得通红。更让他浑身不适的是弥漫在空气中的气味,在二千米高空都能闻到“令人作呕的尸体烧焦的味道”。

日本人的探照灯突然打开,几十道光柱对着天空扫描,高炮炮弹爆炸的火光开始在编队四周闪烁。


纵火者——B29

按照命令,马歇尔要等到前方飞机投弹之后,才能继续投弹。他紧盯自己前方绰号“红色小姐”的B29,焦急地等待。很快,“红色小姐”号的弹舱投出了炸弹,这些M69落地触发后的景象,就像一大捆火柴被“砰”的引燃,瞬间爆出一大片火光。

在马歇尔的飞机进入投弹产生的烟云前,他们一口气扔下了所有M69,炸弹落地后,可以覆盖长762米、宽152米的区域。投弹之后,飞机马上进入一股狂暴的热气流中,这是地面上猛烈燃烧的大火造成的,热气托着几十吨的飞机猛地向上抬升了1500多米,并且伴随着剧烈的抖动。

飞离目标区后,马歇尔望着被烧得通红的东京,默默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如果有地狱的话,那一定是东京今晚的样子。”


燃烧的东京之夜

3月9日,李梅策划的首次夜间轰炸,324架B29全部投弹成功,自身损失14架,损失率4.2%,这个数据远低于出发前估计的75%。

美国人用14架B29换来的战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酷的。

1667吨燃烧弹彻底烧毁了42.72平方公里的城区,约占目标区域总面积的85%,东京死亡8万人,受伤约20万人,100万人无家可归。李梅创造的“夜间低空燃烧弹”的战法,终于打破了对日战略轰炸的僵局,日本人的抵抗信心遭受到空前打击。

复仇之火

此后,李梅又发动了数次500架规模以上的空袭,他要用连续不断的大火烧光日本。此时东京城区已有50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成为人间炼狱:

“水塘被大火蒸干,金属被烧化,躲进防空洞的人被焖熟,前两次火攻后,日本人用了25天才大致清理了完死难者的遗体”。

继东京之后,名古屋、大阪、神户挨个遭到李梅火攻的点名,无一幸免。全日本都笼罩在B29的死亡攻击下。对美国轰炸机的恐惧,从此深深烙进日本人心中。多年后宫崎骏的动画片也对这一场景进行了重现。

燃烧弹,成为日本整整一代人的噩梦。



《萤火虫之墓》

果然如李梅预计的那样,持续不断地燃烧弹攻击,完全摧毁了日本的军事工业。在帝国主义国家中,日本完成工业化最晚,工业设施也相对薄弱。一个工厂被摧毁,全日本也许就找不到类似的第二个。

1944年11月之后,B29开始了高强度轰炸,目标主要是日本的工业城市。超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极大削减了日本的军事工业产能。到战争中后期,日本战斗机生产基本陷入停滞,成熟型号的产量大幅下降;高性能战斗机被迫停留在图纸阶段,日本的战时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大火散去,美军航拍实景

战略轰炸还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继续进行战争的决心。自从美国开始轰炸以来,日本国民健康水平大幅下跌,百姓营养不良、社会劳动力减少、工人劳动效率下降。政府面临着住房、医疗、交通、粮食供应等各种严重的困难,对美国轰炸机的畏惧已经深入国民意识。

轰炸后期,美国人只要投下警告传单,工人就会带着家属逃到乡下不再继续工作。即使从来没有遭受过轰炸的工厂,出勤率也不到从前的一半。日本政府和军方已经威信扫地。

虽然原子弹爆炸是踹倒日本的临门一脚,但在这之前,B29的火攻已经在事实上打垮了日本。支持侵略的普通日本人终于被战争反噬,体会到了正义之剑的惩罚,这是妄图奴役他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