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族人不吃猪肉,满族人不吃狗肉,那古代汉族人不吃啥肉?

 正义至上 2023-10-31 发布于河南

在世界各大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些独特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美食。

随着之后的民族融合,他们的饮食文化渐渐被人熟知。

比如回族人不吃猪肉,藏族人不吃鱼,满族人不吃狗肉等等,这是几乎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事情。

人们从原始社会发展以来,很多的动物已经沦为人的食材,但这些民族始终保持着他们的传统饮食习惯,而这些习惯都来源于他们的信仰。

古兰经箴言

我们时常能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标着“清真”的餐馆,这些有很多都是回族人开的,在他们的餐馆中,一般以清淡饮食为主,而且菜单里没有猪肉。

回族人不吃猪肉,这是现在普罗大众都知道的事实。

他们不吃猪肉,其实在《古兰经》中就曾给出了答案,回族人要禁食猪肉,这是主给他们的神圣指令。

回族其实是在元朝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公元7世纪,丝绸之路上出现了很多崭新的面孔,这些人就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他们擅长贸易,驮着商品穿梭在两国之间。

唐朝时,万国来朝,丝绸之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很多的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在中原获得了身份,也就开始定居在中原。

时间一久,他们就形成了最开始的回族人。

起初这些人规模并不多,只有少部分人,直到安史之乱时,大食国派兵援助,唐朝天子感念他们的功劳,便让大食国的士兵驻扎在中原,还为他们安排嫁娶事宜,这就是回族的祖先。

几百年后,蒙古人入侵中亚,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了避难逃到中原,最后在中原定居。

这些人最后,就发展成了中国的回族人民。

回族人虽然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但他们却没有完全融入汉族,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日历,也是根据伊斯兰教历来计算的。

他们不吃猪肉这一点,在他们的圣经中明文规定。《古兰经》的教义,来自于他们的先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规定的,回族人从不深究这个问题,只要去服从就好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东地区,因为缺水,他们那里是不适合养猪的,所以养猪的人家很少。

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养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他们的先知眼中,猪是不干净的,猪圈的环境,也经常是臭气熏天,而且猪很喜欢乱伦交配,这些在圣洁,爱干净的伊斯兰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猪喜欢水,吃杂食,当地无论是家猪还是野猪,都会破坏当地水资源,尤其是野猪,野猪不受约束,经常把附近的水资源弄脏,穆罕默德这才禁止人们养猪和吃猪肉。

而且他们的先知,当时并没有什么烹饪的手法,那时候人们只会简单的水煮或者烤,在没有什么佐料的情况下,猪肉的确不如牛羊肉好吃。

所以他们的先知,便把禁食猪肉写进了《古兰经》中,让世世代代都引以为戒。

在我们的印象中,回族人不吃猪肉,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他们认为猪是自己的祖先,吃猪肉是对祖宗不敬的表现。

但这种说法,就连回族人自己,都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美食界发展到今天,猪肉的做法早已经是多种做法,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觉得猪肉很香,但还是拒绝吃猪肉,因为信仰。

除此之外,回族人还不吃马、驴、骡、狗以及丑陋的飞禽走兽,自然死亡的动物,他们也是不吃的,就连这些动物,他们也不能亲自宰杀。

对于他们而言,即便不能吃猪肉,也还有其他的肉类可以吃,只要能够保障每天正常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犬类的宿命

1632年,皇太极颁布了“禁狗令”,从此之后,满族人不吃狗肉,就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饮食习惯。

在此之前,满族人并未有过什么明确规定不能吃狗肉。

在满族人还未进入中原时,他们的草原上,除了遍地的牛羊,还有猎犬。

女真族在早期时,也会因为食物匮乏,偶尔杀狗吃狗肉。不仅如此,在史书中还有明确的记载,他们还会把狗皮剥下来做成皮革。

贫民为了御寒,会将狗皮作为主要的皮革做成皮靴,既然用了皮,那么肉自然不能浪费,狗肉也就沦为了当时人们的口粮。

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他们会宰杀牛羊狗,然后欢度节日。

在人们的认知里,狗是一种通灵的动物,它的血可以祛除污秽,所以当有人身患重病无法救治时,他们就会杀狗,然后用狗血来除秽。

现在的满族人之所以不吃狗肉,很多人认为和努尔哈赤有关,这就是民间传说“努尔哈赤报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期,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明朝就派遣将领李成梁去剿灭努尔哈赤。

当时的努尔哈赤正年轻,但一路的逃亡也让他疲惫不堪,他躲在草丛里休息,却因为太过疲累而睡着了。

李成梁追寻不到努尔哈赤的踪迹,便让人一把火点燃了整个草丛,大火很快就烧到了努尔哈赤身边,而这时候的努尔哈赤,却因为太过困倦醒不过来。

眼看着火要烧到努尔哈赤的衣角,一直跟随的猎犬为了救他,便往返河边,将自己的毛发打湿来灭掉周围的大火。

因为大火的炙烤,努尔哈赤在一片火光中醒来,他看见自己深处一片火海中,而他驯养的狗正在奋力的救他。

猎犬身上的毛发和皮都已经被烧焦,全无往日的生气,正在奄奄一息的看着他。

努尔哈赤抱着狗,从刚才狗往返河边打湿的小路逃走,得救的努尔哈赤感念猎犬的功德,便将此狗厚葬,然后下令,所有人都不允许杀狗和吃狗肉。

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是为了给满族人不吃狗肉来渲染气氛的,这个看似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是假的,因为努尔哈赤当政期间,仍旧没有禁止吃狗肉。

努尔哈赤进攻中原时,有很多城池的父母官为了保住一城百姓的性命,主动开城门投降,努尔哈赤为了奖励他们,还给他们赏赐了狗肉。

满族人不吃狗肉,是因为后来皇太极下的严令。

清军入关之后,皇太极坐镇紫禁城,清朝开始了他们的统治,当时中原百姓以养狗为乐,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有的还会养好几只。

某天晚上,皇太极正准备就寝,却被外面的狗叫声吵醒。

当时紫禁城的猎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到了夜间除非有动静才会狂吠不止,皇太极听到的狗叫声是从宫外传来的。

当时他住的宫殿距离宫城外很远,但是仍旧能到听到狗叫声,那一晚,全城的狗出奇一致的狂吠不止,声音之大,直达天听。

紧接着,紫禁城里经过训练的狗也跟着不受控制的狂吠,皇太极被吵得睡不着,便令人将全城的狗逮捕并杀死。

于是清军出动,整整闹了一夜。

第二天,很多大臣听闻此事,连忙上书,请求皇太极不要将狗赶尽杀绝,希望每家每户至少能够留一条狗,以防止有盗贼出没。

最后皇太极同意了大臣们的请求,在全城颁布了“禁狗令”,每家每户只能留一条狗,剩余的全部杀死,如果舍不得,就和狗一起搬到城外去住。

禁狗令施行以来,满城肉铺界张挂狗肉和狗皮,一片血腥景象。从此之后,民间的老百姓几乎都很少养狗,狗在民间成了稀缺物种。

因为民间的狗变少了,所以满族子弟豢养的猎犬,反而成了贵族们最喜欢的宠物之一,之后便演变出很多品种的宠物狗,有时候还会把狗当做礼物送人。

天聪五年,皇太极将驯养的宠物狗,送给了前来朝拜的喀喇沁部,此后,送狗就成了风气,狗也变得昂贵起来,地位也跟着提高。

因为狗变得昂贵,满族人便不再吃狗肉,而是将狗当做宠物来养,他们还下令,让手下的士兵也不允许吃狗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习惯。

汉族的饮食变迁

相比回族和满族人,现在的汉族人似乎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不仅如此,当代厨师还发明了很多的新型菜式,东西结合。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不懂做饭,为了充饥吃的都是生肉,后来学会了钻木取火,才开始用火来烤制食物。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学会了把食物放在器物里来加水烹煮,炊具和容器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美食。

从周朝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逐渐成型,但是还都是以谷物蔬菜为主,能吃的蔬菜品种也比较少。

因为粮食稀缺,所以在商周时期,五谷杂粮反而成了贵族才能吃得起的东西,老百姓则靠吃肉充饥。

但在古代,并不是什么肉都可以吃的,以前只有野生动物,之后人们有了饲养业,开始自己饲养牲口,但大多还是以打猎为主。

在古代,人们常以羊肉和狗肉作为主要的肉类,狗肉还一度被封为“八珍”之一。如果非得列举出一样古代人不吃的肉类,那就是牛肉。

古代牛肉昂贵的,因为官府不允许杀牛。

以前生产力低下,农民耕地全靠牛来帮忙,所以一头牛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他的肉。

西周时期,周天下子曾下令“诸侯无故不杀牛”。

秦汉时期更是规定,如果私自杀牛,可是要坐牢的。

到了唐朝时期,官府规定,无论牛是生是死,都不能宰杀,即便牛死了之后,也不能随意处置。

但这并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吃牛肉,除了唐朝、五代、宋朝等时期,在其他的朝代,一些牛在步入老年之后,不能干活,这时候就可以上报朝廷,由官府来决定是不是可以宰杀。

如果官府判定这头牛没有什么疾病,就可以将它解剥贩卖。

在清朝时期,有一个人杀害了别人家的牛肉,偷偷拿出来贩卖,最后被官府发现,官府判他赔偿牛主人的损失,还将他流放三千里。

可见牛的地位在古代是非常高的,不是人们想吃就能吃的。

不过那时候人们吃不到牛肉,对于牛肉也没有太大的需要,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牛肉是什么味道。

对于古代人来说,牛肉不是什么必要食材,他们完全可以享用其他的肉。以前人想要吃肉,除了自己外出打猎,就是前往屠肆买肉,很少会自己宰杀牲口。

而且以前人很会享受,如果懒得出门,还可以点外卖,让商贩把新鲜的肉送到自己家门口。

在先秦以前,人们以羊肉,鸡肉,狗肉为主。相传孔子就很喜欢吃肉,他广收弟子,如果贫寒的弟子交不起学费,交肉也是可以的。

秦汉时期,人们酷爱吃狗肉,羊肉,但很少有人爱吃猪肉。

但是人们普遍认为食草动物的肉质,要比杂食动物的肉质更加鲜美一些,所以猪肉在古代不受欢迎。

到了唐宋时期,餐桌上的肉仍旧是以羊肉为主,之后羊肉价格上涨,人们才开始考虑吃猪肉,到了宋朝,人们已经以猪肉作为主要食材了。

到了清朝末期,人们已经不再顾及什么“不得随意宰杀耕牛”这条法律,此后,牛肉就成了可以随意吃的肉类。

但因为以往的影响,牛、羊肉的价格始终比猪肉、鸡肉要昂贵得多。

中国地大物博,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极美味的佳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这才日新月异的今天,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各地方的文化差异,尊重他们的饮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